飲茶有哪些健康功效?《茶經》和唐詩中這樣記載

2024-06-22     人民康養融媒體

茶的功效,因人而異,故先要搞清楚,什麼樣的人適宜喝茶。

陸羽《茶經·一之源》說:「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中醫講食物與藥物之五性,即寒、涼、溫、熱、平。性寒之物,又分微寒、寒、極寒等程度性描述,而陸羽認為茶作為飲品,其味「至寒」,乃寒性程度極高的飲食。

因茶性寒,故能對性熱相關的一切生理不適,能給予調和,而使人處於通體舒泰的狀態。故《茶經》接著說茶之功效:「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如果幹熱口渴、胸悶、頭疼、眼睛乾澀、四肢疲勞、關節不暢,喝上四五口茶,便能明顯好轉,與飲品中的醍醐、甘露功效相當。

醍醐為奶酪之至純至正至美之味,甘露為天降之至醇之飲,陸羽將茶飲與之相提並論,可見對茶之推崇備至。

《茶經·七之事》引《本草·木部》的記載:「茗:苦茶,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瘺瘡,利小便,去痰渴熱,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氣消食。」《本草》說茶味道是甘苦合一的,性微寒,無毒,和陸羽說的「性至寒」有點不一致。

《本草》說茶的功效包括:主治瘺瘡,利尿,祛痰,解渴,解熱,還提神,容易讓人興奮而睡不著覺。秋天采的茶味苦,能通氣,幫助消化。

關於如何治療瘺病,《茶經·七之事》還找到了一劑偏方,《枕中方》說:「療積年瘺,苦荼、蜈蚣並炙,令香熟,等分,搗篩,煮甘草湯洗,以敷之。」

《枕中方》是孫思邈寫的,他給出的治療多年瘺疾的方法是,用苦茶和蜈蚣一起炙烤,等到烤熟香味溢出後,分成兩份,搗碎篩末,一份加甘草煮水,將患處擦洗乾淨,然後將另一份藥粉外敷上去。

茶能提神的功效,在《茶經》中多次提到。

如《茶經·六之飲》說:「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酒;盪昏寐,飲之以茶。」解口渴,靠喝水;澆憂愁,靠喝酒;而提精神解瞌睡,就得靠喝茶了。

關於茶能解乏、振奮精神的功效,其他典籍也多有涉及,如《七之事》引《神農食經》的說法:「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長期飲茶,使人精力充沛,心情愉悅。《七之事》又引《廣雅》所云:「其飲醒酒,令人不眠。」喝茶可解酒,不犯困。《七之事》又引《桐君錄》所說:「又巴東別有真茗茶,煎飲令人不眠。」

給曹操治過病的三國名醫華佗,進一步說到,既然茶能清醒頭腦,自然促進腦部的活動,能增強思維能力,這就是《七之事》所引華佗《食論》所說:「苦荼久食,益意思。」

茶能解悃、清神的功效,唐詩中屢見描寫。胡嶠《飛龍澗飲茶》詩稱:「沾牙舊姓余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余甘氏的稱謂和不夜侯封號,都指的是茶,說的是茶的回甘特點和醒腦作用。

溫庭筠詩中也說:「嵐翠暗來空覺潤,澗茶餘爽不成眠。」白居易詩中說:「午茶能散睡,卯酒善銷愁。」其《贈東鄰王十三》亦云:

攜手池邊月,開襟竹下風。

驅愁知酒力,破睡見茶功。

居處東西接,年顏老少同。

能來為伴否,伊上作漁翁。

關於飲茶能提振精神,杜荀鶴有詩《題德玄上人院》:?

刳得心來忙處閒,閒中方寸闊於天。

浮生自是無空性,長壽何曾有百年。

罷定磬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雖未似師披衲,此理同師悟瞭然。

柳宗元茶詩《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云: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

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

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

呼兒爨金鼎,餘馥延幽遐。

滌慮發真照,還源盪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詩中的「滌慮發真照,還源盪昏邪」,指的是飲茶能排除私心雜念,回歸真如佛性,在去除昏昧不明時還原初心。

晉朝時的劉琨(271—318年),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我們知道祖逖「聞雞起舞」,在這個典故中,劉琨是和祖逖一同起舞的配角。擅長音樂的劉琨還留下了胡笳退敵的故事,憑藉一曲《胡笳五弄》,劉琨讓南侵的胡人軍隊心懷故鄉,竟然撤圍而去。

《茶經·七之事》引用了劉琨《與兄子南兗州史演書》,他給侄子的信中說:「吾體中憒悶,常仰真茶,汝可致之。」

劉琨是文武全才,故生活挺講究。在戰亂頻仍的年代,劉琨不忘寫信給侄子要點特產。時時處於徵戰中的劉琨,心情之煩悶可想而知,而一壺好茶,剛好可一澆胸中塊壘。劉琨致信求茶的故事,剛好驗證了茶可寬心的功效。

皎然《飲茶歌送鄭容》詩云:

丹丘羽人輕玉食,採茶飲之生羽翼。

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雲宮人不識。

雲山童子調金鐺,楚人茶經虛得名。

霜天半夜芳草折,爛漫緗花啜又生。

賞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盪憂栗。

日上香爐情未畢,醉踏虎溪雲,高歌送君出。

皎然此詩中提到飲茶有減肥(「生羽翼」)、去病(「祛我疾」)、解憂(「盪憂栗」)的功效。

韋應物《喜園中茶生》詩云:

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餘,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

韋應物詩中也寫到了飲茶能蕩滌煩惱,正合《茶經》說茶能去「四支煩」之意。詩中說高潔之性不可玷污,以茶為飲可以蕩滌塵世中的煩惱。

韋應物稱茶實為天地靈物,本來生長在山嶺之上,自己在擔任刺史治理州郡之時,不假思索地把茶樹種植在園子裡。

很高興看到茶樹和園中的草木一起長大,自己也能把心中的喜悅分享給山林幽隱的高士。

施肩吾也在詩中說:「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

雖說「心寬體胖」,但喝茶後心可寬,卻不會帶來體胖之虞。恰恰相反,喝茶是減肥妙招之一。《茶經·七之事》引壺居士《食忌》云:「苦荼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壺居士就是壺公,東漢時期的賣藥翁。

據說他在市肆中懸掛一壺,賣完藥,便跳入壺中,「懸壺濟世」的主角便是他。壺公說了,長期飲茶,能身輕如燕,羽化登仙。

不過,如果與韭菜同食,就讓人四肢沉重。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上清派宗師陶弘景,所著的《雜錄》也說:「苦荼,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

丹丘子、黃山君修煉仙道,離不了喝茶,應該也是因為喝茶可減輕體重,登仙時更顯體態飄逸吧。皎然詩《飲茶歌送鄭容》中即說到:「丹丘羽人輕玉食,採茶飲之生羽翼。」

陸羽《茶經》中所引列仙,不僅體態輕盈,還多長壽。茶能抗氧化,故飲之有延年益壽之效。

李白傳世茶詩二首,其一為《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序中說荊州玉泉寺附近清溪山的山洞裡多鐘乳石,洞窟中有流泉,白蝙蝠棲止洞中,因飲鍾乳泉而長壽。

「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枝葉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飲之,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洞窟前的泉水邊,茶樹隨處可見,枝繁葉茂,色如碧玉。

玉泉寺真和尚經常採茶煮飲,面色燦若桃李。這裡的茶清香宜人,口感爽滑,有返老還童、延年益壽的功效。

李白詩序中的「還童振枯,扶人壽」,說的是飲茶長壽。詩中「采服潤肌骨」,說的是喝茶能美容。

李華,字遐叔,唐玄宗開元進士,官監察御史、右補闕、檢校吏部員外郎,與蕭穎士齊名。其詩《雲母泉詩》中寫道:「澤藥滋畦茂,氣染茶甌馨。飲液盡眉壽,餐和皆體平。 瓊漿駐容發,甘露瑩心靈。」詩中亦寫茶有長壽養顏之效。

宋人錢易所撰《南部新書》記唐宣宗時事:

大中三年,東都進一僧,年一百二十歲。宣皇問:「服何藥而至此?」僧對曰:「臣少也賤,素不知藥性。本好茶,至處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餘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因賜茶五十斤,令居保壽寺。

這位洛陽僧人因喜歡喝茶,而高壽一百二十歲,得到了唐宣宗賜茶之恩。

《茶經·七之事》還引述了《孺子方》的一則偏方:「療小兒無故驚蹶,以苦茶、蔥須煮服之。」小兒驚厥時神經紊亂,呈突然抽搐症狀,治療這種急症,可以用苦茶和蔥須一起煎水服用。看來,茶葉還是治療一些疑難雜症的對症配料。

古代醫方中涉及飲茶功能的還可列舉如後:

《爾雅·釋木》「苦荼」條注云∶

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 ,蜀人名之苦荼,生山南漢中山谷。

唐代孟詵撰《食療本草》:

茗:茗葉:利大腸,去熱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又,茶主下氣,除好睡,消宿食,當日成者良。蒸、搗經宿,用陳故者,即動風發氣。市人有用槐、柳初生嫩芽葉雜之。

唐蘇敬編撰《新修本草》卷第十三「茗、苦荼」條:

茗,味甘、苦,微寒,無毒。主 瘡,利小便,去痰、熱渴,令人少睡,秋采之。苦荼,主下氣,消宿食,作飲加茱萸、蔥、姜等,良。

唐陳藏器撰《本草拾遺》:

茗,苦,寒,破熱氣,除瘴氣,利大小腸,食宜熱,冷即聚痰,是茗嫩葉,搗成餅,並得火良,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不睡。

唐藥王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茗葉:味苦咸酸冷,無毒。可久食,令人有力,悅志,微動氣。黃帝云:不可共韭食,令人身重。

孫思邈《千金翼方》:

茗苦茶茗: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瘺瘡,利小便,去痰熱渴,令人少睡。

苦茶:主下氣,消宿食,作飲加茱萸蔥姜等良。

唐代中藥學家陳藏器撰有《本草拾遺》十卷,稱:「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陳藏器提出「本草茶療」概念,唐玄宗賜其「茶療鼻祖」。

說到茶的功效,盧仝那首著名茶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所敘可謂精彩絕倫:「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作者:李勇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5c3d33760c88adc3afecc352edfad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