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如何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2023-09-17     人民康養融媒體

原標題:中西醫結合如何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中西醫結合可以更好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嗎?北京安定醫院主任醫師,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精神衛生研究所副所長賈竑曉在接受人民康養專訪時表示,阿爾茨海默病到了重度階段,目前基本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和有效的化藥,但可嘗試用中醫改善病人的生存質量、改善病人的軀體症狀。

中西醫結合干預治療阿爾茨海默病(AD)的過程中,中醫整體觀發揮了哪些作用?中醫的身心一體的「整體觀」與西醫治療模式有哪些不同?

賈竑曉:整體來說阿爾茨海默病主要包括記憶障礙、語言、空間認知、執行功能等認知損害,也包括一些精神行為問題。AD的病理機制包括Aβ的沉積假說、Tau蛋白的磷酸化、自由基的神經毒性、炎症假說、神經營養因子水平的下降等,中醫的整體治療包括健脾補腎、益氣養血、活血化瘀、豁痰開竅、清心疏肝、清肝瀉火等治法,無論是對AD的症狀還是病理機制都有整體治療作用。

中醫健脾補腎、益氣活血化痰的方法既可以改善記憶、言語、空間認知等認知功能,同時對於神經營養因子的下降、自由基的神經毒性、神經元的丟失、相關神經遞質水平的下降等都有改善作用。例如活血豁痰開竅法,一方面可以改善認知功能,同時可以改善老年痴呆伴發的一些抑鬱焦慮情緒。此外清肝瀉火法也可以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為問題,例如激越興奮等幼稚行為,甚至妄想等。同時這些療法還可以改善老年痴呆的一些病理表現,臨床和基礎研究顯示健脾補腎法減少Aβ的生成,幫助Aβ的清除,同時促進神經營養因子水平的提高,改善神經細胞的可塑性,還可以降低氧化應激神經毒性作用,因此無論是AD的臨床表現還是病理機制,都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中西醫在治療AD方面有哪些不同之處?

賈竑曉:從西醫角度來說,AD的病理機制及假說主要包括Aβ沉積、Tau蛋白的磷酸化、神經遞質系統異常、氧化應激、炎症等等一系列假說,但是目前西醫治療AD最主要是針對神經遞質系統異常的假說,例如針對乙醯膽鹼和谷氨酸系統的異常來開發抗痴呆藥物,但這個假說並不是AD的核心病理假說,因此這種治療可能對認知有一定的改善,但對病理學核心的病理特徵沒有改善作用,所以也不能真正延緩 AD的進程,其治療作用目前僅是對症治療。西醫目前對其核心的病理假說——Aβ的沉積假說,仍然沒有成功的藥物開發上市。

中醫是從多靶點、多系統整體調節出發,針對AD的症狀以及各種病理假說可能都有一定的整體調節作用。例如健脾補腎、益氣養血、豁痰活血開竅、清心疏肝等整體治療,對於患者的認知症狀、精神行為症狀以及各種病理環節都有一定的整體調節作用,中醫治療是一個多靶點、多系統、整體調節的過程,但是針對某些特定的靶點,中醫的治療作用,可能沒有針對已有特定靶點的西藥化合物強。雖然中醫對於認知障礙症狀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與化合藥物相比,還是要弱一些,這也是中醫需要優化治法、優化處方的原因。對於有潛力的天然藥物、化合物等,都需要優化化學結構,從而提高治療的效價。

輕度、中度和重度等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的患者,在選擇中西醫治療方法上,該如何選擇?哪種療法更具優勢?

賈竑曉:目前還沒有證據支持如何選擇更合適。

目前,西醫對AD的藥物治療僅針對輕中度認知障礙患者,重度患者基本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或者說西藥對輕中度的認知功能損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對於重度患者可能改善的程度較弱。中醫對AD的治療可以從病程出發,針對AD的前期如MCI階段、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階段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無法比較兩種療法哪一個更優,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循證證據。

阿爾茨海默病到了重度階段,目前基本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和有效的化藥,但可嘗試用中醫改善病人的生存質量、改善病人的軀體症狀。

認知障礙類疾病與人體臟腑有什麼關係,哪些臟腑對認知功能的影響較大?

賈竑曉:從整體來說,西醫腦科學認為大腦主管人類的思維、情感、意志行為活動等精神活動,但中醫將精神活動分屬於五個藏象模塊,中醫所說的五臟跟西醫的五臟是不一樣的,例如中醫的心有可能包括人體的各個部分,是一個綜合的功能系統單元,所以二者不能等同。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主血,藏神,主喜;肺主氣,藏魄,主悲;腎藏精,主恐,主志;脾藏營,藏意,主思;肝藏血,藏魂,主怒。人的精神活動分為神魂魄意志五種認知成分以及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分屬於心肝肺脾腎五個臟腑,即中醫的五個藏象系統。從這個角度來講,例如腎藏志是與認知活動里的執行功能、長期記憶、智能有關係;脾藏意跟決策能力、短期記憶、工作記憶有關。認知障礙包括記憶、詞語、言語、執行功能、空間認知等的損害,從這個角度來說,腎主志與長期的記憶有關,此外也與執行功能、詞語識認有關。脾藏意與工作記憶、短期記憶、決策能力有關。從整體上看與認知障礙關係最密切的臟腑是脾和腎,所以中醫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最主要的治法是健脾補腎。

認知健康與飲食有怎樣的關係?

賈竑曉:首先從一定角度來講,一些不健康的飲食會損害或加重認知障礙。不健康的飲食,第一種是高脂飲食很容易導致血管硬化,使大腦供血減少,從而損傷認知功能。第二種是高糖飲食,維持高糖飲食日久之後,血管會產生糖基化反應和一系列炎症反應,從而損害認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臨床一些糖尿病的病人,往往會伴隨注意、記憶等認知功能的損害,尤其是中晚期的糖尿病的病人。第三種是煙酒等。酒對記憶和認知功能的損傷是毋庸置疑的。臨床可以看到一些飲酒的病人,疾病後期大腦白質損傷,大腦灰質、腦結構發生改變,並且有明顯的記憶損害,因此飲酒損害大腦和認知功能。另外抽煙也對老年認知功能有害。第四種是精加工食品和一些重金屬。一些研究得出結論,精加工食品對認知功能也是有害的。還有一些含有重金屬比較多的食物,例如含鋁離子多的食物,以及經常用含鋁的器皿烹制食物也會損害大腦認知,鋁離子、鐵離子都是目前認為對認知功能有損傷的金屬離子。綜上,我們要避免高糖高脂,酗酒,有害金屬等對認知造成損害。

相反,有些食物可以改善認知。首先是含不飽和脂肪酸多的食物,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增加人體細胞膜的流動性,像三文魚等深海魚類、亞麻籽油、橄欖油、堅果類等,都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第二類是抗氧化應激食物,例如蔬菜、水果、堅果等。這些食物能夠很好的抗氧化應激。例如目前相關研究比較多,並且有循證醫學證據支持的藍莓、綠茶等。藍莓含有豐富的花青素,綠茶抗氧化能力也比較強。有許多研究認為經常喝綠茶可以改善認知或者減少患認知障礙疾病的風險。還有一些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食物如雞蛋等,也可以改善認知。可能有些人會擔心吃雞蛋會導致攝入膽固醇含量增加,但是對於正常人來說,一天吃一個雞蛋,膽固醇不會明顯增加。血脂異常的病人,一周吃三個雞蛋,也是沒有問題的。

目前臨床上,有沒有年輕的認知障礙類疾病患者?認知障礙疾病的預防在哪個年齡段就需要提上日程?需要從飲食或者哪些方面重視起來?

賈竑曉:實際上年輕時就需要重視預防認知障礙疾病。美國大學有一項研究發現我們的認知功能從22歲達到高峰後,27歲開始,一些認知功能如推理能力、思考速度和空間可視化能力就開始逐漸下降,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功能是一個逐漸下降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想保護認知功能,在年輕時就需要開始行動了,千萬不要等到六十多歲已經出現認知功能障礙了才意識到要去改善,那時已經為時已晚。因為那個時候出現的認知功能障礙往往是伴隨著大腦神經細胞的丟失,例如大腦灰質神經細胞的丟失,甚至腦結構已經發生改變,到了這個時候,就只能延緩進程,想改善是比較困難的。但年輕時神經細胞的可塑性非常強,如果能夠堅持合理飲食、規律生活,對於減緩認知功能下降是非常有幫助的。年輕人23歲以後就需要關注預防認知障礙。

您對年輕人尤其是腦力工作者,在飲食和生活方式方面有哪些建議?

賈竑曉:年輕人需要健腦的話,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個是飲食方面,年輕人也需要攝入足夠的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的主要來源有深海魚類、亞麻籽油、橄欖油、堅果等,這些都是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建議一周至少吃三次深海魚類。

第二個就是要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比如說每天一個雞蛋是必要的,因為雞蛋不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黃里還含有卵磷脂,都對大腦有益,可以滿足一天工作中大腦神經細胞活動的需要。

第三個還是要吃一些富含抗氧化應激的天然食物,例如各種顏色的蔬菜以及堅果類,它們都含著比較豐富的花青素、黃酮等抗氧化應激成分。藍莓、菠菜等花青素的含量較高,一些堅果類的食物也很好。辦公室工作的白領可以常備一些堅果。比如國外一些研究發現核桃可以改善各個年齡段的認知功能,同時也具有抗氧化應激的作用,此外堅果里的杏仁也是很好的健腦食物。還有一些果乾如藍莓干、紅莓乾等也是很好的抗氧化應激食物。

第四個要保持充足睡眠。睡眠可以修復大腦的認知功能,充足睡眠對於大腦功能修復非常重要。睡眠時,大腦會排出一些腦內廢物,其中就含有對老年痴呆有重要影響的物質——Aβ,它就需要機體通過晚上的睡眠來代謝,排出到腦脊液里。因此睡眠非常重要。

此外,有氧運動對延緩認知功能損害,改善大腦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氧運動首先可以增加大腦保護氧的攝入,也就是活性氧的攝入。大腦雖然占人體體重的比例不高,但其用氧量反而很大,會耗費人體大量的活性氧,因此有氧運動非常重要。其次有氧運動可以幫助機體清除一些自由基代謝產物,還可以增加機體大腦血供,此外,有氧運動還可以幫助機體緩解情緒、緩解壓力。綜上來講,有氧運動對於年輕人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就要少吃不健康的食物。第一個就是精加工食品,那些好吃的零食其實都是精加工食物,會損害大腦認知功能。第二個就是要遠離高脂高糖的食物,要儘可能的減少食用外賣的頻率。第三個要避免抽煙喝酒,煙酒也會損害大腦認知功能。

有專家指出,長期睡眠低於7小時的人群患癌症的幾率會大大增加,那熬夜是否會導致記憶力下降呢?年輕人以及老年人,每天至少要維持多長的睡眠時間才對認知健康有益?

賈竑曉:睡眠對認知功能,對大腦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首先睡眠可以幫助機體排出一些大腦代謝廢物,例如與阿爾茨海默病密切相關的Aβ就是通過睡眠從大腦排出進入腦脊液的。其次睡眠有助於人體對白天認知信息再加工從而形成記憶鞏固。另外睡眠也有助於人體體力的恢復。綜上所述,睡眠質量低會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至於說睡眠需要多少個小時才算合格,可能不同年齡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可能睡眠時間會減少了,但至少需要維持六個小時,最好有七到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對於年輕人來說,理想狀態下應該要維持7個半到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青少年的年齡越小,可能需要的睡眠時間會適當的增多,年齡段不同,標準也不一樣。但是現代人由於生活節奏快,尤其是城市的白領,可能沒有充裕的睡眠時間,但要儘可能維持7個小時。

晚上10:30~11:00開始睡眠是最好的。有兩方面理論依據。首先從西醫的角度來說,從 10:30~11:00,第一期的慢波睡眠逐漸開始,然後到深睡眠,再到快動眼睡眠。所以建議這個時間段睡眠,第一個是容易入睡,第二個是我們需要在7點左右起床去上學工作前,可以更好的保持一個完整的8小時睡眠周期,睡眠的效率也更高。

那麼從中醫角度來講,中醫認為睡眠與機體臟腑功能有關,與陰陽運行有關係。中醫認為晚11點到凌晨1點這個時間段——大概是子時——陽更容易入陰,這時候機體的睡眠也就開始了,因此我們理想的睡眠應該是從晚上10:30左右就開始。

記者:李賢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15f18427432225262303432d85013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