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莫裝B,裝B莫喝酒

2022-05-08     紅酒俱樂部

原標題:喝酒莫裝B,裝B莫喝酒

千萬不要被葡萄酒綁架了

是人在品酒?還是酒在品人?這是個問題!

近些年來隨著葡萄酒文化在國內迅速傳播,葡萄酒知識也越來越普及,日常生活中接觸和消費葡萄酒也是越來越多,國內葡萄酒市場整體的銷量一直在穩步上升,中國如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葡萄酒消費大國,懂酒的國人也越來越多了。

隨著網際網路越來越發達,葡萄酒愛好者能夠非常方便的學習到一些關於葡萄酒的基礎認知,比如說最常見的持杯方式,品酒步驟,品酒禮儀等,但有很多的消費者或者酒商在學習了一些簡單的諸如此類的品酒知識後往往對這一套過於糾結,或者說過於看重一些表面的形式所帶來的儀式感,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生搬硬套,在任何情況下都硬往上搬,並且對別人不遵守這套理論表現出嗤之以鼻的輕蔑態度。

當然在一些特定場合,專業知識和禮儀所帶來的儀式感確實會給整場活動帶來提升,那麼:

儀式感很重要,但是否不可或缺呢?

我們都知道正確的持杯方式是要用手指握住杯柄或杯座,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手掌的溫度影響到酒的溫度,也不會在酒杯上留下指紋以免影響視線以及美觀。這是大家通常接觸到的基礎知識點,如圖所示:

那麼我們再來看下圖:

上圖中只有藍圈標識的是正確的持杯方式,經常在朋友圈看到很多同行拿諸如此類的照片來嘲笑某某的持杯方式不正確,特別是每次有名人明星,或者是影視劇中有不是那麼正確的持杯方式的時候(包括近期一些熱門影視劇中關於葡萄酒小知識點的吐槽),各路大神就像吃了興奮劑一樣紛紛對此口誅筆伐,也不知這個H點究竟在哪?可能是以此來彰顯自己的專業吧,畢竟比名人還懂酒噢,如果是個普通人搞錯了,那麼很明顯就沒有這種對比效果了,也就不值得一罵。回到問題本身,難道女王和總統都不懂品酒禮儀嗎?其實並非如此(這套東西恰恰來自西方),只是在一些較為輕鬆的場合沒必要過於死板的遵循理論,把自己弄得很拘束,他們也有在很多場合的持杯方式是符合持杯標準的,肯定懂基本的葡萄酒禮儀,真的沒必要在任何場合都利用理論弄一套儀式感來烘托品位和彰顯自己淵博的專業知識。

不是說任何人任何時候都是要品鑑非常名貴的名莊酒,品鑑名莊在許多時候儀式感當然很重要;也不是什麼場合都要品鑑出一個三六九等來,要打多少多少分,那是專業品鑑家的事,所以說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大部分的時候,葡萄酒就是用來佐餐或者解憂的而已,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手掌哪怕碰到了杯肚,留下了指紋,又能怎樣呢? 這杯酒就不能喝了?手掌的溫度會高到讓這款酒的口感降低幾個等級?指紋會遮擋住視線讓你看不清杯中酒?恐怕不至於那麼嚴重吧,如果你練了金庸小說里的「九陽神功」手掌內力能使酒液瞬間沸騰那或許有可能,這是玩笑話。 當然了,在品鑑活動中專業的品鑑方法能夠使你更好的做出判斷,商務場合中這些方法帶來的儀式感會更加正式,儘量做到得體大方就行,其他日常生活中,喝酒能夠給你帶來快樂就好了,不要被束縛了!

(題外話: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如果酒的溫度會過低,其實是可以選擇故意用手心捧住杯肚,這樣稍微的給葡萄酒提升一點點溫度,這種方式在品鑑威士忌和白蘭地時也經常會用到。額,這又是個知識點,下次不要再笑別人了,有可能是這種情況就尷尬了)

諸如此類的例子有很多,有些人在品酒的時候,不管是一款什麼酒,不管它有沒有陳年能力,是否過了適飲期?酒質如何?也不管是在什麼場合,總之就是要醒酒至少半小時以上,不然就顯得好像特別沒品位不專業一樣,然後開始標準化作業「觀色搖杯聞香品嘗回味」再加上「吐酒」一整套就齊活了,有些人熱衷於在酒桌上炫耀此套花半小時就可以學會的理論,一招打天下,而往往忽視了自己內心裡最真實的想法,也不管自己是否是真正喜歡這款酒的口感,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了酒桌開始就在那裡不停的搖晃著手中的紅酒杯,好像隨時隨地都自帶BGM「旋轉、跳躍、我閉著眼」,然後就自我陶醉了,哪怕是一瓶口感並不怎麼好的劣質酒。 往往此時老九心裡很想上前拍一拍他的肩膀,對他充滿關懷的說上一句「大兄弟,你累嗎?」, 我們來試想一下此情此景,在某個盛夏的街邊大排檔,一毛腿粗漢子,光著膀子吆五喝六的帶著幾位朋友去吃夜宵,在拼夕夕買了一支9塊9特價促銷還包郵的紅酒,這位可愛的漢子非得交待兄弟把酒提前開了瓶醒,然後他要回家拿水晶杯和醒酒器(因為大排檔沒有啊),拿來之後開始醒酒,然後在昏暗的燈光下就著烤串教大家觀色搖杯聞香,並期盼同伴們投來讚許的目光、、、 「大兄弟,你真的不累嗎?」

當然這個是戲說,有些誇張演繹成分,但不得不說現實中肯定有類似的現象,老九這裡想要說的是現在往往有很多人把「葡萄酒」這個東西看的有點過於「高大上」了,賦予了一些原本不應該屬於它的優越感,這就很容易讓大家想當然的要給予其儀式感,這樣才能與之對稱嘛。這些錯覺有些是消費者自身的感覺,有些是酒商故意使然,做為賣方當然想營造一種他的產品「高大上」的理論,換個角度想想其實這樣反而不好,容易讓一部分消費者敬而遠之,把葡萄酒平民化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在盛產葡萄酒的西方國家,比如法國西班牙義大利,除了那些金字塔尖的名莊酒之外,絕大部分葡萄酒本來就是給普通民眾日常飲用的,這玩意兒本來就是一農產品嘛,從鄉下農村田間地頭生產出來的,當然首先酒農們是非常喜歡喝的呀,那麼酒農們日常在葡萄酒辛苦勞作,喝點酒解解乏也要「一觀二聞三品嘗」嗎?估計任性的酒農會摔杯子,就算是朋友聚會或者在家佐餐,喝點小酒真的不需要這麼「累」。(那些絕世佳釀另當別論)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是那麼高大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品酒師,也不是說所有的人都要做品酒師才能喝酒,更不是說必須要有儀式才能喝酒,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心態,沒必要在任何的品酒場合都弄的跟一場盲品比賽或者名媛舞會一樣,為了彰顯自己專業或者贏得旁人的崇拜目光,做足了儀式然後再品嘗,那些你自己從來都沒有切身感受過的華麗麗的辭藻隨時脫口而出,出口成章,這樣可有點累,哥們兒,你自己在家一個人喝酒也非得整成這樣不可嗎?再舉個例子: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大街小巷,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會有茶葉,現在絕大多數餐飲行業裡面上菜之前都有一壺茶水供人飲用,你見過哪個茶藝師去小飯館吃個飯還要對裡面的茶水引經據典品頭論足一番嗎?需要回家沐浴更衣,焚香撫琴再品茗嗎?真的不需要這樣,想喝就喝嘛,再說了還有人拿它涮碗筷呢,你要不要去教育一番?大家都很忙,沒空聽你瞎嗶嗶,等著上菜呢、、、、所以,沒必要太端著。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相信很多葡萄酒愛好者看過一部叫《杯酒人生》的電影,影片中男主人公邁爾斯是位葡萄酒品鑑專家,裡面有講到很多知名酒莊,邁爾珍藏了一支自己最喜歡的Chateau Cheval Blanc,結尾邁爾斯心中五味雜陳,感慨萬千,匆匆回家找到這瓶酒,然後在漢堡王獨自一人打開了那支1961年的白馬,用的是漢堡王里的可樂杯(上圖)。 英國女王,美國總統也有舉杯拿杯肚的時候, 你能說他們不懂酒嗎? 即使是再專業的品酒師在夜深人靜或者心情低落時保不齊也會有一口悶的時候、、、、誠然,儀式感很重要,但沒必要把所有的都儀式化,它並非不可或缺的。

有人就會問了,說了這麼多那是不是說我們以前學的那些都是錯的呢? 可是老師以前都是這麼教的啊,以往紅酒俱樂部的文章里也是這麼寫的啊,但老九你現在這麼說好像也挺有道理的,那我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學習這些專業的品酒知識了呢,反正儀式感也並不是不可或缺的,按照自己習慣來就行了唄,自己喜歡就好? 當然不是,你可以被別人說LOW,但LOW也請要做到高級LOW,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一個不恰當的比方:儀式感這個東西就像內褲,你要有,但不要逢人就證明你有,況且還有些時候你也可以不穿的!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老九有時候在想我們在傳播葡萄酒文化的過程中目前有些方式方法是不是跑偏了,導致國人會有這樣的一些錯誤認知或者說書呆子式的認知,就好像現如今所謂的「填鴨式教育」一般,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有點走的太快太急了。所以我把咱們紅酒俱樂部的宗旨定位在:要做葡萄酒文化領域「醉」接地氣的靠譜自媒體,傳播紅酒文化,分享紅酒知識,懂酒,品酒,愛上紅酒。接地氣,把它拉下「神壇」,不忘初心,始終在路上、、、

最後想要說的是大家在品酒過程中千萬不要被葡萄酒給綁架了,不要被一些表面形式所束縛,是人在品酒,而不是由酒在品人,品酒無對錯,喝酒隨心走。跟著你自己的內心走就好了,這也是我們這篇文章的出發點,千萬不要覺得別人說什麼好就是什麼好,因為葡萄酒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感性的東西,自己喜歡的才是真的好,之於酒,之於人,也包括對事。同理你也可以覺得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你就是要在任何時候都要做足儀式才有感覺,要符合所有的品酒禮儀,哪怕是你一個人在家喝、在燒烤攤喝,哪怕身邊只有一瓶超市特價促銷的普通餐酒,哪怕是你哭的稀里嘩啦的時候都要裝模作樣的「一觀二聞三品嘗」慢慢品嘗這杯佳釀,只要你自己覺得有必要並且會使自己感到愉悅又不會影響他人就好,千萬不要既委屈了自己又難受了別人、、、

做人也好,做學問也罷,《道德經》中的一句話老九覺得很受用「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延伸到對葡萄酒的態度,同樣適用、、、、、、

最後老九奉勸大家一句,在酒圈,品酒有風險,裝B需謹慎,一不小心裝過頭了可不好,因為裝B失敗真的很尷尬,噁心了自己,膈應了別人,我們提倡葡萄酒要平民化,要「去裝B化」。大家平常有沒有遇到或者聽到過一些類似讓你難忘的,讓人蜜汁尷尬,渾身起雞皮疙瘩的裝B失敗案例呢?,如果有,快在文章底下留言吧,分享給大家一起尷尬一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最後總結一句,喝酒莫裝B,裝B莫喝酒

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紅酒俱樂部李燊(老九)

紅酒俱樂部公眾微信號:wineclub199

END

千萬不要被葡萄酒綁架了

扒一扒那些不靠譜鑑別假酒法

山寨無下限

五大名莊華山論劍

無關風月

搖滾老炮與最佳適飲期

品酒不用玄之又玄

喝酒莫裝B

看完記得右上設星標右下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290af58aef03c2e6fece360c71949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