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著名數學家祖沖之的量車輪是怎麼形成的?

2020-02-26     牛老師的歷史閒談

祖沖之是誰?就連所有的小學生都知道,他是數學家,他用最原始的算籌方法,早於外國人一千多年,就把圓周率計算在了小數點後七位數,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是的,就是那個"π"。今天我們是要說的是他的量車輪。

祖沖之的祖父是個做建築的工匠。祖沖之小時候常隨祖父去建築工地,晚上,祖父經常給祖沖之講一些科學家的故事,其中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故事深深打動了祖沖之幼小的心靈。

祖沖之不喜歡讀古書,喜歡讀有關數學和天文的書。一天,老師說:"圓周是直徑的3倍。"晚上,祖沖之躺在床上,想著老師白天講的,覺得老師說的好像不準確。第二天早上,他就拿了一段繩子,跑到村頭的路旁,等待過往的車輛。過了一會兒,來了一輛馬車,祖沖之對駕車的老人說:"讓我用繩子量量您的車輪,行嗎?"老人同意了。

祖沖之用繩子量了一下車輪,又把繩子折成同樣長的3段,再去量車輪的直徑。量來量去,他總覺得車輪的直徑沒有三分之一的圓周長。祖沖之一連量了好幾輛馬車車輪的直徑和周長,得出的結論相同。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他決心要解開這個謎。

後來,祖沖之研究了劉徽的"割圓術"。什麼是"割圓術"呢?就是在圓內畫一個正六邊形,其邊長正好和半徑相等,再分正12邊形,用勾股定理求出每邊的長,然後再分正24邊形、正48邊形,一直分下去,所得多邊形各邊長之和就是圓的周長。

祖沖之非常佩服劉徽能想出這個科學方法,但劉徽的圓周率只算到正96邊形,得出3.14的結果後就沒有再算下去,祖沖之決心按劉徽開創的路子繼續走下去,一步一步計算出正192邊形、正384邊形……以求得更精確的結果。

祖沖之的兒子也來幫著父親一起工作,他們計算正96邊形時,結果比劉徽的少0.000002丈。兒子認為是劉徽錯了。祖沖之卻搖搖頭說:"要推翻他一定要有科學根據。"於是,父子倆又重新計算了一遍,證明劉徽是對的。祖沖之為避免再出誤差,以後每一步都至少重複計算兩遍,直到結果完全相同才罷休。

祖沖之從12288邊形算到24576邊形,兩者相差僅0.0000001。祖沖之知道無法再計算下去了,只好停止,從而得出圓周率必然大於3.1415926,而小於3.1415927。之後,祖沖之又進一步得出圓周率的密率是

直到1000多年後,德國數學家鄂圖才得出相同的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PPjyhHABgx9BqZZI308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