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知識 佛教中的劫

2020-04-03     中華網佛教頻道



劫,是梵文的音略,意譯為分別時分、分別時節、長時、大時、時。就是形容不能用年數來計算的宏觀時間概念,後被用來解釋世界發展的周而復始的周期。佛教中關於劫的說法很多,有小劫、大劫、磐石劫等。《瓔珞經·佛母品》中舉了一個例子,如果用一件薄的天衣,每隔三年去拂拭一次方廣數十里的磐石,直到此石銷盡,謂一小劫。《法苑珠林》里說「八十小劫,名一大劫」。如果從初發心到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衹劫」,時間久遠無法想像。然而,《華嚴經·梵行品》又說:「不可說劫與一年平等。」表明再長的時間也可在一念之間就達到了。「劫」由時間概念後又引申到空間範疇,一大劫中包括了世界的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漢語中浩劫、劫難等,都是兼有時空雙重意義的。在佛教中,把劫產生的原因完全歸結於人類自身的道德修養的力量,因此佛教認為在人的惡業和善業下會產生不同的劫變。

總之,劫的時間悠長,算數難以計量。佛教常常以劫為基礎,來說明世界生成和毀滅的過程。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迴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脫

圖文皆來源於網絡,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WVvQXEBnkjnB-0z70D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