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暴漲」,基金終於要解套了

2023-11-28     市界

原標題:北交所「暴漲」,基金終於要解套了

上漲了一個多月,累計漲幅逼近6成的北證50指數,僅在11月27日就漲了11.41%,北交所也創下個股全線上漲、全天成交超300億的紀錄。

不過,多家券商和不少業內人士均提醒道,投資北交所有較高的資金、交易經驗以及相關知識儲備的門檻要求,且短期內漲幅過大,一些個股股價已泡沫化,投資者需要更加謹慎。

「北交所行情剛啟動時,是有點性價比優勢的。700點時,12月滾動市盈率只有20倍。但現在漲到1100點,市盈率已經升到31,創業板現在才28。」11月28日早間,國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市場分析師蔣亦凡如此提醒道。

重新定義「北向資金」

「A股現在都去炒北交所了。」11月27日早間,一私募基金經理在其粉絲群寫道。

他如此感嘆的背景是,27日開盤,北證50指數走高,一度漲超12%,大漲近120點。而截至當日收盤,北證50指數累計漲11.41%,所有北交所個股全線上漲,全天成交超300億,創歷史天量。而據財信證券數據,今年前11個月,北交所的日均成交額僅 11.37 億元。

實際上,北證50指數在過去一個月的漲幅,已經超過了它上線一年多的表現。Wind數據顯示,今年10月23日,北證50指數達到了2022年11月21日問世以來的最低點702.546。

但自隔天的24日起,北證50便一路扶搖直上,至11月27日收盤,短短一個多月,該指數已累計上漲56.83%。

(最近1年北證50指數走勢圖。圖源/Wind)

也難怪不少業內人都調侃,北證50在最近一個月的走勢,是重新定義了「北向資金」。

(不少業內人對北證50上漲發出感嘆)

那麼北證50指數是什麼?它有什麼魔力,為何在過去一個月的表現如此「兇猛」?

公開資料顯示,為了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2021年9月3日北交所註冊成立。和上交所、深交所相比,北交所的特點可以概括為「更早、更小、更新」,即企業的生命周期處在更早的時期、企業的規模與市值相比之下更小、企業的業務與產品更創新。

而北證50指數,就是打包了北交所上市的200多隻股票里,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的那50隻。類似於上證50指數之於上交所、深證50之於深交所的地位。

據海通證券統計,北證50平均市值只有27.8億元,是以小微股票著稱的中證2000平均總市值的一半。此外,北證50的成分股中,有53%屬於「專精特新」企業,這些公司大多來自於電力設備(新能源)、醫藥、計算機、電子等新興行業。

搞清楚了北證50是什麼,我們再來看它為何突然暴漲?

這個問題可以大致歸結為:政策紅利和資金入場。

「政策預期與市場風格共振催化,使得北證50指數大幅回升,其成交量與市場關注度均大幅提升。」中信建投研報指出,9月1日「北交所深改19條」文件發布後,一系列著眼於豐富產品體系、完善市場基礎功能的改革舉措密集落地,推進速度和力度均超市場預期。

特別是《北交所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第7號—轉板》,「北交所的公司一旦轉板到科創板、創業板,身價和估值就會有大幅提升,而最可能實現轉板的,大機率是北交所的龍頭公司,所以轉板制度發布,北證50受益。」海通證券指出。

此外,中基協發布《公募基金行業支持北京證券交易所高質量建設倡議書》,倡導積極參與北交所市場投資。北證50本來市值小、流通盤更小,資金如果流入,帶動的漲幅可不小。一些中證指數自12月起,也將納入北交所公司。

「前者提升了北證50的估值、後兩者為資金進入北證50鋪了路。」海通證券總結道。

莫盲目入場

北交所持續暴漲,27日滿屏的30CM漲停板,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炒作。果不其然,北交所出手了。

11月27日午間,北交所首次在盤中公開交易監管公告:11月20日-24日,對涉及盤中拉抬打壓、以漲停價格大額申報或連續申報等異常交易行為,北交所共採取口頭警示、監管關注、出具警示函等自律監管措施93人次;並對近期漲幅異常的「凱華材料」「志晟信息」「華陽變速」等進行重點監控。

當日晚間,共有17家公司提示股票交易風險;同時,被重點監控的「凱華材料」「志晟信息」,還相繼發布股票異常波動暨停牌核查公告。

凱華材料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股票於2023年11月15日-17日、20日-21日、22日-23日的收盤價漲幅偏離值分別達到40.78%、55.05%、63.42%,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形,因此申請自11月28日起停牌。

緊隨其後,志晟信息也稱自11月21日起累計出現異常波動2次,收盤價漲幅偏離值分別為55.489%、65.223%,故而申請股票停牌。

「持股5%以上股東權益變動達到1%。」志晟信息還公告稱:公司股東自11月23日-27日,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票1002333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

截至27日收盤,凱華材料漲10.22%,收報27.40元;志晟信息漲16.59%,收報13.42元。

此前,還有不少業內人士提醒:「自11月23日開始,兩年前發行的北證定開2年封閉基金開始開放,這批基金投資者,基本都被套了2年,今年10月底時還虧損30%,而到現在(23日)基本只虧損5%了,如果再漲基本就可以回本,那麼會不會引發大規模的贖回?有待觀察。」

(經過一個多月的上漲後,8隻主題基金成立以來仍全部虧損。數據/Wind)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贖回期只有5-20個工作日,隨後會再次封閉2年。「也就是說,下次開放的時候,不一定是什麼情況了。」有業內人士指出:「短期漲幅如此之大,是極不正常的現象,就如同擊鼓傳花,鼓聲可能隨時停止。」

北交所投資之所以風險較大,是因為直接投資有較高的資金、交易經驗以及相關知識儲備的門檻要求,而且股價會受到包括後續開戶活躍度、股票納入中證指數的具體進度等多重因素影響。

因此,天風證券提醒道:「在首批北交所主題基金解禁之時,投資者應謹慎評估相關風險,通過價值投資的邏輯去投資北交所的股票。同時,對於短期因流動性改善而呈現股價泡沫化的北證個股,需要更加謹慎。」

「由於很多公司還處於發展的比較初期的階段,盈利還不穩定,有的還沒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因此,從投資風險來看,波動是相對比較大的。」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建議道,投資者不要盲目跟風追捧,還是要關注基本面,關注長期的布局機會。

作者 | 路春鋒

編輯 | 韓忠強

運營 | 劉 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9c84815a2a97b6487f28db307a53e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