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畢業已經一年,英語專業,換了不下十份工作。剛出來實習那會兒把自己的職業發展路線計劃得明明白白,想著先掙錢,等攢夠了資金在創業。
結合自身性格、經驗等綜合因素進行分析,覺得自己適合做銷售,於是選擇了國內某大型銷售公司。
然而,由於自我認知以及對工作性質的了解不夠完善;工作期間常被客戶套路,業績達不到心中預期,壓力過大,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小陳毅然決定離職。
俗話說,離職只有零次和無數次。顯然,小陳屬於後者。在經歷第一次離職之後小陳陷入了死循環,每去到一家公司做了不到三個月便會離職。踏入社會已經兩年,不但沒有朝著自己最初制定的職業規劃路線去走,其次,兩年的時間下來沒有存下任何的錢,能力也沒得到提升。
像小陳這樣的年輕人,應該怎樣做才能擺脫「死循環」現象?
一、趁早行動
1、設立一個可為之奮鬥的目標。
小陳剛開始的認知很清晰,「創業」即目標,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當下他要選擇的銷售工作確實是能幫他達到此目標的。一個清晰的目標不僅能夠讓你的職業路線圍繞著這一個方向去積累經驗,同時能夠形成你與其他人在某個崗位上的核心競爭力。
2、設立專業定位,樹立自身的品牌形象。
小陳之所以會選擇辭職,和其面對困難的退縮心理息息相關。想要在某個行業內站穩腳跟就必須要讓自己成為業內不可或缺的人。
企業想要持續經營就必須結合實時情況,建立自身品牌並不斷提升其形象;同樣,作為職員,只有你成為了企業內缺一不可的人才,才不會面臨失業的風險。讓自己的名字成為品牌,就需要你持續不斷地去經營,從專業能力上想行業內的頂尖人才看齊。
二、練就職場心態
1、在其位謀其職,培養職業化精神。
有時候在職場,職業素養比你的能力本身更為重要。只要你尚在這崗位上工作,就理應把相應的工作做好。而不是覺得這份工作不是自己想做的,給別人做事沒必要那麼認真的心態去工作。
2、能力隨著工作的時常而積累
一個工作一年和工作三年的人,如果在能力上沒有太大的差別,便會使得他們在職場晉升時受到阻力。一個職場新人無論其自身能力再強,如果沒有時間、事件得以印證他的能力也不會有獲得升職的機會。
試想想,一個工作一年和三年的人去競爭行政經理的崗位,老闆更願意把機會讓給誰?同時,隨著工作時間的積累,一個人的能力也應該得到相應的提升。
三、規劃好工作
1、學會分割任務
將工作中分配到的任務分割為可操作、執行的小塊,能使你在工作中的時間管理變得更加簡單,而你要做的便是是每個小任務順利完成。
比如說,領到今天給你安排了一個針對上個月的營銷情況製作PPT講解內容,兩個小時後給她。當然,在沒有拿到任何資料上手去做時你會毫無頭緒,兩個小時很難完成。而如果你將這個任務拆分為搜集資料30min,規劃好思路3min,製作PPT40min,審查15min,在最後五分鐘內提交給領導。這樣做至少你能夠在每個時間點知道你的進度應該在哪。
2、5分鐘原則
如果一件事能夠在5分鐘以內完成,那就立刻去處理。一旦所有的小事堆積到一起,你的大腦並不會提醒你去做、而當你的大腦下意識地想去消除這些意識時,反而會讓你花費更多的精力讓自己不去處理這些事情。
四、提升軟技能能力
1、專注於某件事
在多重任務的壓力之下,很多人會認為每件事同時完成到某個進度會讓自己感覺做起來節奏更快,然而現實是這樣做只會浪費更多的時間。
當你的思緒從上一份工作調出來轉進下一份工作時你的大腦會有一段時間是用來將注意力轉移,而你專注於將某件事先做完再去做接下來的工作會幫你省去不必要浪費的注意力轉移時間。
2、利用工具輔助記憶
所有事情沒必要全都記到腦子裡,手機、電腦都能夠幫助你記憶,將信息保存到一些電子設備中,從而減輕你大腦的記憶負擔。
五、規劃好生活
1、堅持學習
你讀的書越多,見識越廣,你的視野便會更加開闊,思想層次便會更高;而這也是你擺脫當下生活狀態的最佳途徑。
2、堅持運動
常言道,凡事都以健康為主。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凡事也就失去了意義。運動有益身心健康,所以讓你保持心情愉悅的最佳方式便是堅持運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e1daab00cf15c29d5ebd3a0cc9e4d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