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只有通過跳槽才能加薪,老實待在一個公司沒前途嗎?

2022-04-22     勇叔話房

原標題:為什麼感覺只有通過跳槽才能加薪,老實待在一個公司沒前途嗎?

相信很多職場人都有一種疑問,就是那些老老實實長時間待在一個公司的員工,為什麼薪資漲幅永遠沒有通過跳槽來得更快。同樣的經歷,為什麼一些員工通過跳槽能將自己的薪資快速提升?於是,這樣很容易讓很多人感覺只有通過跳槽才能加薪,老實待在一個公司沒什麼前途,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有人說,在原來的公司學習鍛鍊充實完善自已,你心中有數,有機會你就跳,段子不常說離職的理由:翅膀硬了,但關鍵你這翅膀硬了沒有,能飛多高,如果你真的達到一定的水平,老闆也看重你,就好好乾,不然的話你就跳吧,選擇其實也很重要,正確的方向合適的環境,往往會讓人有更快更廣闊的空間,良禽擇木而棲,自古依然。

網友:這個也不一定是這樣的也有少數特別的情況。我有一個朋友A她一畢業剛來上海進去了一家創業型公司,那時候剛進公司5500但是她工作努力,第二年老闆給漲到9000第三年的時候老闆給他漲到了16000因為第三年公司融到資了。還有個朋友B也是同一年來上海的剛進公司的時候7000然後第二年希望老闆漲到9000老闆不願意,後來他跳槽漲到了11000但是這家公司也不漲薪,沒辦法只能繼續跳槽,經朋友內推漲到17000。同樣三年有些人不需要跳槽,有些人只能通過跳槽,跳槽也是需要成本費,要熟悉新的環境,放棄上一家的年終獎。這些都是要權衡的,如果能在一家公司幹下去,薪水跟外面行情差不,我想應該沒有人願意選擇跳槽吧。

網友:現在通過跳槽加薪是常態,很多人在一個公司工作多年,薪水卻沒有什麼變化。長時間的呆下去如果沒有什麼希望,就等於浪費時間。人的能力隨著工作年限是不斷增長的。但是在一個公司老實做下去想要升職加薪,需要經過嚴格的考核制度,層層考驗,才會漲那麼一點。大多數漲工資都是跟不上通貨膨脹,跳槽也是無奈之舉。很多公司有嚴格的薪酬制度,漲薪資,意味著增加公司成本,漲起來容易降下來就困難了,不會輕易去考慮。經濟形勢不樂觀,公司想盡一切辦法降低成本,漲工資 除非你特別突出的能力才有希望。很多新員工都比老員工工資高,這是公司發展到一定地步,招攬人才吸引人才的手段。公司人員流動在正常情況下,是允許的,流動太頻繁人才儲備不夠,就沒有很好的發展,不流動企業也沒有創造力。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對員工的要求更高。很多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迫使員工跳槽,員工呆不下去,不得已而為之。講到薪資老闆與員工總是對立面。一方想著節約成本,一方總覺得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在博弈中,員工對薪資不滿意就會,想到跳槽。當你的能力達到一定的地步,就可以有自己的選擇。良禽擇木而棲,選擇更好的對自己更有利的,是不會錯的。

網友: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啊。長期呆在一家公司,如果長期在一個崗位上工作,職位沒有調整,那說明工作能力、為公司做的貢獻,就是那個水準。這時候薪資就很難提高。因為如果一個表現常規的工作人員,莫名其妙的提高工資,意味著整個體系都要集體提高工資,這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一年要多支出相當多的薪金。壓力還是蠻大的。首先,長期在一家公司工作,要提高薪水,也有多種渠道。一個是公司不斷發展壯大,隊伍越來越大,營收越來越多,利潤越來越高,這時候能夠為公司做出的貢獻也越來越大,薪資自然水漲船高。其次是,因為工作能力突出,表現比較優秀,得到公司管理層的認同,職位不斷提高,比如從技術員,到技術經歷,到技術總監,到技術副總等等,這樣伴隨能力的提高、職位的上升,當然薪資也越來越高。還有一種是,就是專門的技術人員,但為公司的技術進步,做出巨大貢獻,或者是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能夠給公司帶來越來越多的進步,這時候雖然職位沒有提高,到老闆會願意為這樣的優秀員工提高薪資的。而跳槽之後,才能加薪,是一位內新的公司,恰好需要這樣的人才,他們會根據員工的職業能力做出一定的薪資調整,也就是必然比原來的工作單位高一些。不然就很難招聘到一個成熟的熟練工。

網友:跳槽是新公司買你原公司的資源和你在原公司積累的行業經驗,所以新公司給的是你原公司培養你的費用。而對於原公司來說,你的價值是在公司階段成長的,並沒有擴展出新的東西,所以原公司的工資漲幅會小。同時你會發現一個情況,跳槽的人,在新的公司特別難融入。我身邊有很多跳槽的朋友,好像他多賺錢了,但是還是很難受,因為新公司的人事融入不進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1e5d6de5b95cffc9156f66df78944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