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時,唯獨漏掉了他,不料多年後2個兒子神秘死亡

2022-03-22     李藝南

原標題: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時,唯獨漏掉了他,不料多年後2個兒子神秘死亡

我國自古以來,各大王朝都有一段艱苦的建國史,朱元璋起於微末,驅逐北元,鏖戰陳友諒,最後才建立大明。李淵太原起兵,平定各路藩王,終成盛世大唐。唯獨北宋開國君主趙匡胤,黃袍加身陳橋兵變,輕而易舉當上了開國皇帝。當然在他登基之後,對手下的武將也非常忌憚,就怕他們有模學樣,因此發生了杯酒釋兵權。

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北伐幽燕,四十二天之內連收三關三城十七縣,打得遼國刺史開城投降。眼看柴榮就要收復燕雲,誰料突發疾病,無奈之下周世宗只能撤兵回到開封。同年六月,一代英主周世宗柴榮病逝於開封,死前他任命自己的心腹趙匡胤接任殿前都點檢,讓他輔佐自己的幼子柴宗訓為帝。

公元960年正月,契丹和北漢得知柴榮死訊,聯合大軍一舉南侵。宰相范質得知後趕忙催促趙匡胤悲傷抵抗契丹,誰知道趙匡胤前腳剛走沒多久,就被手下將領推舉為皇帝。距離開封府二十公里外的陳橋驛,在趙匡胤弟弟張光義和心腹趙普的授意下,將士們把事先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的身上,擁護他為皇帝。

眼見如此,趙匡胤只能一臉被迫的接受,隨後班師回朝。此時駐守開封的都是趙匡胤的結拜兄弟,禁軍首領石守信率先打開城門迎接趙匡胤,很快趙匡胤就接管了開封城。公元960年正月初四,趙匡胤改國號為宋,改封柴宗訓為鄭王,賜以丹書鐵券。從此北宋代替了後周,正式活躍於中國歷史的舞台。

趙匡胤深知自己得位不正,對手下將領自然也疑心重重,就算他們沒有篡位的心思,保不准他們的親信沒有這些想法。為了一絕永逸,同時不傷害兄弟情分,趙匡胤不得不杯酒釋兵權。公元961年,趙匡胤將石守信等人召集宮內飲酒,喝到高興時他卻唉聲嘆氣,對一眾兄弟說出了自己的疑慮。嚇得石守信等人連忙跪地不起,最後趙匡胤才委婉的對他們說出放權一事,結果第二天石守信等人紛紛上表解除兵權,從此大宋也開啟了重文輕武的政策。

趙匡胤雖然成功奪取了手下將士的兵權,卻漏掉了一個人,正是這個人後來奪走了他的大宋江山,那就是趙光義。趙光義原名趙匡義,是宋太祖的親弟弟,也是宋朝第二個皇帝。但是史書對趙光義的正統地位卻產生了懷疑,很多人認為他得位不正。

公元976年,趙匡胤召弟弟入宮飲酒,夜晚趙光義與兄長同宿。結果第二天趙匡胤就被發現死於萬歲殿中,因此很多人都懷疑是趙光義下的黑手,還衍生出了「燭光斧影」的故事。而趙光義能夠繼承皇位,還是源於「金匱之盟」。

據說趙匡胤的母親去世前,讓趙匡胤切莫學後周,立幼子為帝。並且讓趙匡胤許諾日後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匡胤也含淚答應。但是這種說法卻只有丞相趙普一人見證,而趙普又和趙光義穿一條褲子,所以世人並不認可「金匱之盟」。畢竟趙匡胤死時,他的兒子趙德韶已經25歲,早已不是什麼「幼子」。

其實趙光義之所以能夠繼承皇位,和他手中的兵權不無關係,當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卻忘了他,還封他為「東都留守」。因此趙光義手中有兵權,地位在宰相之上,這樣才能夠在趙匡胤離奇身亡後火速掌管開封,順理成章的登基為帝。

可憐趙匡胤辛苦半輩子,最後卻被弟弟給摘了果子,就連自己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也在趙光義的登基後離奇去世。而北宋皇帝至此都出於趙光義一脈,直到1127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宋高宗趙構在臨安建立南宋政權,卻因為膝下無子不得不將皇位傳給趙伯琮,從此大宋皇位才重回趙匡胤一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c7ccd58a3aac7bae6fe183030db5d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