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前,她嫁給一醫生,總覺得「不對勁」,30年後才知他真實身份

2022-03-03     李藝南

原標題:76年前,她嫁給一醫生,總覺得「不對勁」,30年後才知他真實身份

日本人的罪惡行徑,成為了中國人難以癒合的創傷,多年的抗戰生涯更是讓本就搖搖欲墜的中國變得更加的千瘡百孔。所到之處全是斷壁殘垣,目之所及全是心酸血淚。

中國人對日本人的恨是深入骨髓,是流入血液的。但不是所有日本人都如此的殘暴,也有一心同情中國人的遭遇,而留在中國為日本的罪惡行徑贖罪的人。

《雪讒詩贈友人》中曾說:「擢髮贖罪,罪乃孔多。」贖罪,這個詞所代表的意義太過沉重了,對於醫生山崎宏也是如此。

從獸醫到逃兵

1937年,侵華戰爭全面爆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讓剛經歷了戰爭的中國措手不及。為了徹底侵略中國,日本帝國主義的野心昭然若揭,政府在國內開始大量招兵買馬,並且還出了明文規定,每家人必須有一名男子參軍。

29歲的山崎宏就是在這樣的政策下被騙入軍隊的,原本應該是哥哥當兵,但是由於哥哥已經成家立業,山崎宏確實不能忍受哥哥一家的分別,加之戰場上刀劍無眼,這一去很有可能有去無回。

無疑,無兒無女的山崎宏比哥哥更適合去參軍,就這樣,山崎宏跟隨日軍,成為了為軍馬治病的獸醫,服役於步兵第10聯隊聯隊長赤柴八重藏大佐的部隊中。

原本以為自己只是個獸醫,誰知跟隨部隊到了北京才發現,一切都是騙局。

在戰場上,沒有後勤兵種之分,只有精兵和弱兵的分別。也就是說,山崎宏雖然是醫生,但同樣需要拿起武器,對準中國人。

山崎宏是學醫的,懸壺救世的醫生,哪裡會願意拿起屠刀殺人呢?

加之,在參軍的第六個月,他就看到了日軍的一系列暴行,慘無人道的屠殺,讓他終於下定決心離開軍隊,他不願和日本軍人一樣成為殺人如麻的劊子手。因為他明白,當他拿起屠刀的那一刻,良心就再也不存在了,他過不了心中的那一關。

這天晚上,下定決心的他趁著所有人都在沉睡的時候,逃離了部隊,混進了中國人的隊伍中,他做了日本的逃兵。但中國地廣人多,哪裡才會是他的家呢?中國人會收留他嗎?

中國人的善良,讓他良心不安

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國動盪不安,無數難民在炮火連天的土地上穿梭。生活困難,居無定所,如浮萍在亂世飄蕩,這成為了大多數中國人的現狀。

然而,儘管生活如此艱難,中國百姓在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時,還是會伸出援助之手,而所有接受幫助的人中,就有山崎宏的身影。

原本在逃離部隊後,他就想回到日本,回到曾經生活平靜的地方,然而華夏大地,哪裡都是戰亂頻發,他身無分文加之交通工具的缺乏,都讓他不得不逗留在中國。

回國終究成為了一種奢望,一路走來,他不知道哪裡才是他的家,他也更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就這樣一路走著,很快飢餓就找上了他,不得已他只能向中國百姓乞討。

看著眼前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的中國人,一次次地向他提供幫助,他是寢食難安,良心受到了極大的譴責。

這樣的善良是日軍所沒有的,戰亂之後是病魔的折磨,看著因戰爭所飽受傷害的中國人,他做出一個決定:留在中國,幫助中國人,也代替日軍向中國人贖罪,向中國人懺悔。

就這樣,他將畢生所學的醫術都用在了中國人身上。他深知,除了醫術自己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回報中國的方式。

於是,他在當地開了一家小診所,每天就替人看病,同時也混個溫飽。診所收費很低,甚至在看到確實沒錢看病的人家時,他還會大方地減免醫療費用,哪怕他自己也不富裕。

一直以來,因為戰爭的關係,他都如亂世浮萍般遊蕩著。老天不會辜負任何一個善良的人,在濟南,他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摯愛,一位漂亮的中國姑娘。1945年,他們走進了婚姻殿堂,也孕育了兒女,日子過得是有聲有色。

闊別多年的平靜生活,終於在中國重新開啟。不過,即便是再幸福,他也從未忘記自己是日本人的身份,他怕周邊的人在知曉他的身份後,引起麻煩。

真相大白之後的感恩

1956年的社會主義改造中,他開的診所就被當成了聯合診所,性質也從私立醫生變為了公立醫院的醫生。而後幾十年他都兢兢業業的工作著,懷著對醫學的熱愛,對中國人的愧疚和感恩,他踏實的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每當有人生病時,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不論是出診、抓藥的時間再晚,他從不抱怨。幾十年的醫生生涯,並沒有給他的生活帶來多麼富足的改變。並不是因為他的工資不夠高,而是他的慈善。

在中國生活的這幾十年,他從未透露過自己日本士兵的身份,也更不曾透露其實自己是日本人。不過,日本人的習俗終究還是不同於中國,哪怕山崎宏掩飾得再好,他的妻子也能覺察到不對勁。

結婚30多年後,妻子終於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不過,幾十年的中國生活早已讓他成為了中國的一分子。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他就捐獻了自己所有的存款4000元,這也是他所能捐助的極限了。

對於日本的家鄉,他是想念的,終於到了1976年,中日重新建交,他終於回到了故土,去看看自己的家人,看看自己曾經生活的地方。他的出現讓所有人驚喜,家人都以為他命喪戰場。為了留住他,家人給他找了一份很是體面的醫生工作,讓他留在日本。

不過他都拒絕了,於是快要70歲的山崎宏再次踏上了「回家」的征程,中國才是他最後的歸屬。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14英寸的彩電,以及日文科技圖書和心電圖儀以捐給了濟南的圖書館和醫院。他帶來的不僅僅只是物品,還是中國重要的醫學研究對象。

他的故事曝光之後,中國政府也很是欽佩他的為人。後來,日本和中國的關係越來越融洽,加之在他的牽線下,1983這一年,日本和中國的歌山市、濟南市建立了友好的關係。

2010年,102歲的山崎宏去世,這一年也是他在中國生活的第73年。

最後,他還將自己遺體捐獻給了山東,他是第一位在山東捐獻遺體的外國人。他是日本人,卻有一顆中國心。直到生命的盡頭,他的辦公桌玻璃底下都還壓著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最高的美德」。

總結

我們敬佩山崎宏的同時,也為中國人的善良點贊。與其說山崎宏是因為對中國人愧疚而留在中國,倒不如說是因為中國人曾經在他最艱難的時候給予了他幫助,而後他進行報恩的行為。正如《增廣賢文·朱子家訓》中說的:「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而在山崎宏的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惡人。總有那麼一些例外,無疑山崎宏的出現拯救了不少受到病痛折磨的中國人。這份付出我們深受感動,也為他點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1729418f50a04ca08135d77a56692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