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廠工人找回傳家畫卷,鑑定是真品免費上交,專家:價值超十億

2022-03-14     李藝南

原標題:水電廠工人找回傳家畫卷,鑑定是真品免費上交,專家:價值超十億

引言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與諸子登峴山》一詩。世間的事情因為時間的流逝一直處於不斷地更替變化之中,而這些流逝的時間就成為了歷史。在此期間人們不但得到了前人留下的文物,又以自己的時光為原本的文物賦予了新的故事。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便有一位名叫馮義信的水電廠工人,為丟在糞筐里15年,舅老爺留下的傳家畫卷賦予了新的故事和意義,在被鑑定是真品後,馮義信將其免費上交給了國家。如今,據專家估計這個傳家畫卷價值已經超過10億元人民幣。

01

現任我國吉林化工學院機電工程系主任的邵澤波教授,曾於1983年被派遣到大慶油田水電管理廠擔任廠長,負責管理日常工作。當時他找來了廠里的所有工人,挨個了解情況以便儘快投入接下來的工作。在了解情況時邵澤波發現水電廠這些工人裡面有一個特別奇怪的人,這個人就是已經在廠里工作了十五年的馮義信。

大慶油田照片

對於這位工作了15年的老員工,廠里的其他人居然一點都不了解,馮義信平時幾乎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寡言少語的他並不怎麼跟工友接觸,所以也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歷。邵澤波對這個特立獨行的人心生好奇,於是將他請到了辦公室,打算單獨溝通交流一下。誰知馮義信一進辦公室便緊張地問道:「廠長,啥時候把東西還我?」——這讓邵澤波完全摸不著頭腦,追問之下他才解開了一段埋藏了多年的秘密。

大慶油田工人繪畫

02

原來馮義信之所以在十幾年前來到廠里工作,是因為想找回他口中的舅老爺留下來的傳家畫卷。這讓邵澤波十分震驚,廠里怎麼會有別人的傳家寶?不過在馮義信祈求的目光下,他還是決定幫他找一找。沒過多久兩人便在廠里的雜物間裡找到了一個木盒子,它被放在一個破木櫃頂上的糞筐里,遍布的灰塵表明這個盒子已經在這裡存放了很長一段時間,但馮義信還是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傳家寶。

舊木盒子照片

邵澤波將盒子打開,取出了裡面存放著的兩卷髮黃的畫卷。將長卷展開後,兩幅精美的畫作隨即呈現在他面前。邵澤波認為如果兩幅畫是真跡,那定然是來歷非凡,便沒有隨意將其交給馮義信,直到馮義信說出了這兩幅傳家寶的來歷。

《蠶織圖》局部

03

時值1932年,溥儀在日本人的操縱下於吉林省長春市登基,成為了偽滿洲國的皇帝,然後從當地徵召了一批中醫進宮作為御醫,這其中就包括了馮義信的舅老爺。而偽滿洲國覆滅後,皇宮裡的人瓜分了皇家寶藏紛紛開始逃命。在逃亡的路上,舅老爺看見一人正要將兩幅畫用來燒火取暖,他感覺實在暴殄天物,便出5塊大洋買下來帶回了家。

溥儀處理政務蠟像

這兩幅古畫在舅老爺臨死之前傳給了馮義信的父親,並反覆叮囑他好好保存,所以當「破四舊」開始之時,馮義信的父親連忙把畫砌進了自家牆壁之中藏了起來。但是馮義信並沒有頂住壓力,交待問題時不得已將這件事情和盤托出。因此這兩幅畫當即被搜走,放在了水電廠。後來的馮義信悔恨不已,心中暗自決定必須要找回舅老爺留下的傳家寶。經過多方打聽,他聽說當時被搜起來的「四舊」都存放在水電廠里,就進入廠里成為了工人,目的就是有一天能夠找回這兩幅傳家寶。

《瑤池醉歸圖》

邵澤波聽完這段陳年往事後,當即找來專家對馮義信口中的傳家畫卷進行了鑑定,後經確認這兩幅畫屬於真跡,分別是南宋紹興年間的《蠶織圖》和元代的《瑤池醉歸圖》。據專家介紹《蠶織圖》上不僅有宋高宗吳皇后的題字,還有乾隆皇帝硃批,而《瑤池醉歸圖》則蓋滿了清朝歷代皇帝的印章,這兩幅畫都堪稱「國寶」,價值連城!

黑龍江省博物館照片

馮義信也是直到此時才知道了自己這兩幅傳家畫卷的真正價值,而令邵澤波頗感意外的是,這個在廠里工作十幾年只為找回傳家寶的馮義信,在找回了這兩幅《蠶織圖》和《瑤池醉歸圖》之後,竟然真的聽從了專家的建議,將之無償上捐給了國家!如今,這兩幅由馮義信捐獻的畫作都被收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有專家對它們進行過價值評估,初步認定其總價值如今超過10億人民幣!

結語

或許在質樸的馮義信心中,如此貴重的寶貝本來就是屬於整個國家和民族的,而他的所作所為,只不過如明朝小說家凌濛初在《初刻拍案驚奇》中所寫的那樣:「物歸舊主,豈非天意?

參考資料:

《與諸子登峴山》

《初刻拍案驚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8fec3631bf29581043b042e11a5d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