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
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與其僅「一門之隔」的加拿大也不容樂觀。3月11日,加拿大衛生部長帕蒂·哈杜表示,政府正為疫情的最壞情況做準備。截至3月30日,加拿大累計感染6320例,死亡64例。專家預測,加拿大即將進入疫情暴發臨界點。
早在1月中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加拿大政府並未採取「斷然措施」。不少人認為,「也就是個流感」,並採取相信政府的態度,而政府雖然逐步加強防疫措施,但在國際上仍屬於偏「寬鬆」的類型。2月下旬,疫情出現國際化趨勢,許多國家紛紛出台緊急應對措施,但加拿大仍按兵不動,甚至相當長一段時間未在幾大國際機場出入關口為往來旅客測體溫。
不過,隨著疫情不斷蔓延,2月25日,加拿大聯邦首席公共衛生官譚詠詩呼籲:「應為疫情可能在加拿大蔓延做準備。」2月27日,加拿大聯邦、省兩級衛生部門宣布,一旦現有監查隔離措施未能制止疫情在加拿大擴散,不得不採取「B計劃」,如取消大型公共活動、學校停課、普通患者出院以騰出床位和資源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此後,溫哥華、多倫多等地學校陸續發出通知,稱「如果家長自願,學生可不來上課」。有疑似感染症狀者,可撥打衛生部門熱線或登錄當地政府官網進行評估;通過評估後,接聽人員會告知患者前往最近檢測中心檢測。為防止輸入型病例,3月16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宣布,自3月18日起,關閉所有邊境口岸,只允許加拿大公民及其直系親屬、永久居民、美國公民、乘務人員和外交官入境;禁止任何出現症狀人員登機、入境;所有入境人員均需接受健康問詢、檢測,且入境後須自我隔離14天。
在疫情的步步緊逼下,3月18日,特魯多宣布,政府將投入820億加元(約合人民幣4100億元)保障民生和經濟穩定。而且,加拿大與美國已達成協議,關閉兩國邊境,限制不必要的旅行人流,但不限制物流。特魯多表示,加拿大政府正在考慮引用《緊急狀態法》,該法可在緊急狀態下賦予聯邦政府全權控制境內人員和貨物流動。因疫情而關閉的加拿大國會將很快短暫復會,審議通過應對疫情的相關法律。
加拿大各地區也紛紛加入戰疫行列。3月12日,人口最多的安大略省宣布,所有公立學校從3月14日至4月5日停課;為擴大篩查範圍,減輕醫院急診部門壓力,將在一些檢測量顯著增長的區域增設專門的檢測中心。卑詩省衛生官員呼籲民眾,不要進行不必要的出境旅行,並取消所有250人以上的聚會。阿爾伯塔省衛生部門也要求叫停250人以上的活動,或涉及國際人士、老年人等高風險人群的50人以上的活動。魁北克省要求,即日起從境外返回,或出現類似流感症狀的人員須強制隔離14天。省長勒戈說,該省現在必須進入緊急狀態。蒙特婁的圖書館、天文館等市屬公共設施無限期暫停活動。
為了提高大家的防疫意識,加拿大中小學甚至幼兒園都開設了「緊急避險」課程,孩子們都準備了「應急包」,包括手電筒、乾電池、換洗衣服和耐久貯的食物。但不少民眾反應過度,導致幾個大城市的主要倉儲式超市的糧食、果蔬、肉類,甚至木炭都被搶購一空。好在加拿大是農業大國,補貨迅速,加上政府迅速澄清,這種情況很快得以緩解。但另一個問題接踵而至,加拿大許多超市實行「無理由免費退貨」,不少衝動搶購的顧客開始扎堆退貨,一些被退回的食物只能銷毀處理,造成了巨大浪費。
在公共衛生機構的干預下,3月28日,譚詠詩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加拿大的疫情增勢開始放緩。她同時宣布,在加拿大迄今所完成的18.4萬人的檢測中,半數以上都是社區傳播所致。在確診人員中,只有6%需要住院,需要重症監護的為2.6%,死亡率僅為1%。這樣的結果顯示,各級政府和醫療部門的措施已經起效。加拿大副首席醫療官霍華德·恩佐強調,要真正解除疫情的威脅還需要幾個月,加拿大的疫情處於上升階段,尚未到達峰頂,所以不能放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