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依然遠方

2019-06-23     中財論壇

多年後,我依然記得那個清晨。

我坐在院內,院欄外是細細的水流。店家把一隻竹籃系上麻繩,籃中放幾瓶啤酒,隔欄沉入河水中,碧綠水草在籃旁一直搖盪。

水從雪山上來,流淌略為急促,流動中盪出的波紋,陽光未曾照耀,也透著明凈光亮。

陽光在院落里,院中油菜花正開,有了新嫩葉片的柳條不與它們爭搶陽光,只在微風中柔和擺動。

我坐在柳樹下,身前小小圓木桌上放一盞茶,我不喝,任它在風中慢慢變涼。

菜粉蝶會迷了路,停歇到木桌上,一會兒又飛走,依然去菜花間翩躚。如若聽到鈴鐺清脆叮噹,是有馬走過河側的石板路。

那個清晨,我知道有什麼安安靜靜地浸潤進了內心。

回家後,記下這樣的句子:「就這樣坐著,任時光流走,安靜又溫柔,所有的一切,已如潺潺水流,潔凈明透。」

此後,每去到那個地方,必要去那個院落看一看,它是否無恙。流水一直在,柳樹也在,就是木桌上方的那把灰布傘,也撐了許多年,雖然店家,換了又換。

後來,在關於束河的文章中,我再一次寫到那個清晨:「那天坐在風中,什麼也不想,又好像想了許多。不想,只是想的結果是沒有結果;想,也只是信馬由韁地任思緒飛揚。」

這些年間,去束河的次數不多,也不少。但我沒能夠再有那樣閒散的清晨和午後,獨自坐在布傘下,看陽光移動。

每次從那個院落前走過,都有莫名的憂傷,日子一天天過去,我依舊在路上奔忙。

很多日子了,我走在路上,不願意回望。雖然我知道,有個地方,它一直存在。它那輕快明麗如水彩般的色澤,有著某種誘惑。

我把它放在角落,任蜘蛛結網,好像這樣就可以讓自己忘卻。

但我真的要把它忘卻嗎?並不,它的存在讓我安心,因為知道,有一天,或許我會去到那個地方,不過這只是一個念想,在尋常的日子裡,可以不去碰觸,不去驚擾。

我與它,在各自的世界裡,相安無事。

「我停留的世界,那些不想要的浮華……」,歌唱到這裡時,莫名的,突然有淚意湧上來。又想到那個清晨,那個微風習習,流水潺潺,我獨自依欄而坐的清晨。

許多年裡,因為我對這樣一個尋常清晨莫名的懷想,常常會有猝不及防的憂傷襲來。

那個清晨的場景,我以為已落塵,不想再次拾撿時,原本單薄的淺描輕塗,在這些年月里,經由我一筆一筆重複描繪,已有了厚重的質地。

柳條的拂動、菜花的搖晃,凝固在那一個瞬間。此生再不會相忘。

這是不明所以的。更美的景色,已看過;更遠的地方,已去過。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對那個小小的庭院如斯掛懷,又每每想起那樣一個獨處的清晨時,心懷憂傷。

好像那裡是我所嚮往的彼岸。

我翻找照片,試圖找出端倪。因每一次路過那裡,都會拍一張照片存念,我以為只是太喜歡那個清晨,它的風和,它的日麗。

其實,後來我專程帶了女兒,一同去到那裡,閒坐一個午後,我們不說話,各自看書。

這個畫面分明更溫馨,但每每回想起來,還是我獨自一人坐在那裡看時光流走的畫面。

我細細回想,那個早晨,我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然後,有什麼撞擊到了我。

歌中唱道:「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不久前,我剛剛知道了這幾句話的含義:去呀,去呀,走過所有的道路去彼岸呀。

彼岸在哪裡?我一直以為是無法抵達的遠方,所以從不嚮往。這一剎明白,彼岸近在咫尺,它就是我自己。

那個早晨,我坐在那裡,什麼都想了,又什麼都沒有想的時候,其實只是,我看到了自己。原來,與自己相遇,是這樣一件歡喜的事,也是這樣一件憂傷的事。

我種種的懷想,種種的難以忘懷,只不過因為,那一個時刻,不是書本,不是文字,只是我與自己,在風中,在陽光里,靜默以對。

「閉上雙眼,沒有畫面。我尋找的世界依然夢一樣的遙遠,若隱若現……」

文/雨夜曇花;歡迎關注中財論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PHyGWwBmyVoG_1ZaAT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