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安即是家

2020-04-19     中財論壇

文/梁正虎;歡迎關注中財論壇

兒子做了兩次手術,病情還未徹底根治,雖然可以上學,但不能住校。我們就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成為兒子的陪讀。

我們租的房子在一戶人家的院子裡,土平房,六成新。房主人到城裡上了樓。我們選擇了其中的兩間,房子是里外兩間。

外間有灶台,自來水,一個碗櫃,一個小地桌;裡間有一張雙人床,還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盛行的面櫃、衣櫃,這些都是主人的家具。

我本想把床和櫃重新調換一下位置,進行合理的布置,把本來不大的空間充分地利用起來。可妻說,不要動了吧,這些都是人家的東西,弄不好,人家會說不是的。

再說,我們是租房子住的,誰知道能住多久,將就將就吧。我也贊成妻的看法。

源自今日頭條正版圖庫,圖文無關

房子的頂棚是報紙糊的,陳舊了,有些泛黃。從報紙上標著的年月看,已有四五年光景了。頂棚上開了許多小洞,這些小洞顯然是那可惡的老鼠咬的。

冬天快到了,這些小洞會漏風的,我不自覺地找來報紙,重新在上面糊了一層。頂棚亮堂多了,小屋也變得暖和多了。

牆壁上,原來貼著幾幅畫,畫的內容是餐館裡常貼的那種——各種水果,飲料瓶,盤子裡香噴噴的飯食。原來主人把這間房子當作吃飯的地方,我住下後,覺得這幾幅畫有些俗氣,顯不出精神來。

我有一位朋友是書法愛好者,在縣內小有名氣,他給我送來寫著「厚德載物」的字畫,我如獲至寶,掛在牆上,頓覺新穎、雅氣、氣勢不凡。

妻也被我的這種熱情打動了,不再抱將就將就的態度了,而是做出要長久住下去的樣子。

她先是徹徹底底擦掉家具上的陳年老垢,使家具呈現出原來的底色,煥然一新,窗戶上的玻璃里里外外擦了一遍,換下了原來那塊髒兮兮的窗簾,掛上了她新做的窗簾。

窗簾的顏色是橙色的,一片溫馨的感覺,即使到了冬天,窗外正在飛雪,窗內卻一片火紅。

我掃院子的時候,不只是掃掃我們居住的房子門口,而是整個院子。每天掃一掃,灑點水,院子看上去就鮮活了,給人的感覺是:噢,這兒有人住。

文/梁正虎;歡迎關注中財論壇

我們在小鎮上做點小買賣,一學期結束了,本應該可以回我們自己的家了,可是,臨近臘月,俗話說,「臘月里的涼水貴三分」,我們繼續住在租來的房子裡做買賣,以期多點收入。

這時,女兒也從河南上大學回來了,我們又在小屋裡加了一條小床,把小屋塞得滿滿當當。直到臘月二十七,我們才收拾回家。

我想,我們在回家前,應該在租來的房子上貼上春聯,可有人說,這是人家的房子,你不用貼,他們自己貼。我們可不這樣想,人家的房子,我在住。

於是,我寫了這樣的對聯;「擇福地今冬如春滿院吐秀,居旺宅生財有道陋室增輝。」橫批:「安居樂業。」雖然拙劣,雖然漂泊在外,我們同樣嚮往美好的幸福生活。

看著火紅的春聯貼上了,兒子噼里啪啦放了一串鞭炮,小院顯得更加祥和溫馨。

房子是租來的,可人生是我們自己的。

春節過後,開學的日子到了,我和妻又帶著兒子來到租下的房子裡,我們做買賣,兒子上學。妻興致勃勃地從街上抓來十幾隻毛茸茸的小雞。

這些略帶黃色,撅著屁股的小雞,憨態可愛,嘰嘰,嘰嘰地叫著,兒子放學回來,總愛逗上一陣。而窗台上,兩盆新買的花正在開放,滿室花香,淡雅悠遠。

房子是租來的,我們肯定不會長久住下去,兒子今年初二,明年中考,我們至多再住一年就足夠了,然而,雖然就住了這短短的一年,總感到這兒就是我們的家。

出門的時候,總記著鎖好院門,回過頭來再看一眼,想想什麼擱好了,什麼沒有擱好。

我們勞累了一天,兒子學習了一天,下午,我們回到家裡,妻用心為家人做飯,用愛滋潤每個日子,換回一點點健康幸福。

在燈下,我們談論著今天生意的好壞,數著掙來的幾個毛票。兒子談論著今天學校里發生的趣事,某一門課目的難易。我們誘導鼓勵兒子健康成長。就這樣,或高興,或愁苦,總覺得小屋一片溫馨。

小屋,風來為我們擋風,雨來為我們避雨,寒來為我們禦寒。租來的小屋,成為我們漫漫人生路上的一處溫馨港灣。

熄燈了,我們休息了,我聽見妻和兒子輕微的鼾聲,我不禁想:哦,心安處,即是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s0RClHEBfwtFQPkdppr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