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繳稅22.3億元,中國對特斯拉「太友好」了?

2019-07-31     汽車公社

7月30日,特斯拉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最新季度申報文件,其中披露了該公司承諾每年將向中國支付22.3億元人民幣(摺合3.23億美元)稅款等重要信息。作為與上海政府簽訂租約協議的一部分,納稅條款將於2023年年底正式實施,如果沒有按時繳納,特斯拉則必須將上海工廠的土地歸還給上海政府。

上海工廠是特斯拉的第一家海外大型生產基地,當時啟動建設的初衷,是為了能在中國這一最大的汽車市場減免關稅,並維持更低的生產運營成本。根據租約,特斯拉還必須在未來五年向上海工廠投入140.8億元人民幣(摺合2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



特斯拉上周表示,其目標是能在未來12個月在上海工廠生產50萬輛汽車,但具體的進度將取決於產量增加的速度。「我們相信即使我們的實際車輛產量遠低於我們預測的數量,資本支出要求和稅收目標也是可以實現的。」特斯拉表示。由此可見,與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華的市場野心和回報期待相比,為了達成目標,以上的一系列巨額支出似乎並不值得一提。

其實每年22億人民幣對於特斯拉來說確實並不是什麼難事。如果按照每輛車35萬的平均價格來看,6,286輛的銷量營收就足夠支付一年的稅額。要知道在2016年上汽集團稅額就達到912億元,近幾年更是突破千億。作為年產50萬輛設計產能的上海工廠,這樣的稅額可以說是十分「優惠」了,況且在2023年之後才開始徵收,也就是說上海工廠越早投產,特斯拉獲得的利潤也就越高,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特斯拉工廠火箭一般的建造速度。

優惠的不僅僅是稅率,更是各方面的金融政策。

根據最新的季度申報文件,特斯拉已於2019年通過旗下的附屬公司,與中國的一家銀行訂立貸款協議,以獲得高達人民幣35億元(或以美元計算的等值金額)的無抵押貸款,用於上海工廠的生產,以及建築設備相關的資金投入,而利率只有央行公布基準利率的90%。



大肆進軍中國的背後是特斯拉提升利潤的關鍵,也是特斯拉未來發展的核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目前特斯拉在中國銷售的美國本土製造的特斯拉受到的關稅的負面影響。不僅如此,特斯拉在美國生產汽車的成本也受到來自中國的某些部件的進口關稅的影響。特斯拉在美國申請為中國產的車載電腦和中央螢幕等零部件豁免25%關稅,結果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無情拒絕。

如果特斯拉無法在中國和其他司法管轄區建立或延遲投產,儘量減少不利關稅或成本的影響,特斯拉將在這些地區失去競爭能力,這將使得特斯拉的經營業績,業務和前景將受到極大損害。

特別是中國,已經幾乎成為特斯拉的第二故鄉。



據了解特斯拉今年二季度交付量創下9.52萬輛的新高,各車型交付量均高於市場預期。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交付新車近2.2萬輛,銷售額14.69億美元,同比增長41.8%,占銷售總額的17%。目前,中國已成為特斯拉除北美主戰場外的第一大市場。馬斯克預期三季度將重返盈利,特斯拉股價谷底反彈超30%。

「我們計劃擴大在美國以外的製造能力,在美國,我們在經營工廠或管理相關監管,融資和其他挑戰方面經驗有限。例如,本地製造對我們在中國的擴張和銷售至關重要。」特斯拉表示。

在特斯拉看來,任何問題或延遲,預計時間表,成本和生產能力或為上海Gigafactory建設提供資金,或任何困難產生和維持當地生產的車輛的需求,都會對特斯拉全球的業務,前景,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都會對特斯拉產生不利影響。



在申報文件中,特斯拉還特別披露上海超級工廠的最新進展。目前一些製造設備開始進駐,為「量產的第一階段」做準備。特斯拉已經進入到建設上海Gigafactory的初始階段。但目前在上海Gigafactory開始Model 3生產的時間表受到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包括監管部門批准,某些製造許可證的接收和維護,供應鏈限制,雇用,培訓和留住合格員工以及安裝生產設備的速度。

特斯拉期望在2019年底開始生產Model 3的某些飾板,並且在第一階段達到15萬輛的產能。不僅如此,中國本土市場的Model 3將通過本地採購和製造逐步提高特斯拉的本地化水平,未來上海工廠還將投產Model Y車型,進一步提升其在華的銷量。


總的來看,特斯拉這條鲶魚來得比我們想像的都要快。對於這樣的稅率,我們是否會覺得對特斯拉太「友好」了?誠然作為全球目前最領先的電動車企業,在中國市場投產將大大提高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含金量,而通過上下游供應鏈以及製造本土化並且進一步促進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提升。但這樣優惠的政策,是否也意為著「保護」了多年的自主品牌新能源企業將面對巨大的挑戰?與其說特斯拉的進入是洗牌,淘汰,廝殺,其實還並沒有那麼誇張。

反觀整個新能源市場,還沒有固定的格局。在新能源市場初期,建設市場深度以及廣度比相互競爭來的更加重要。無論是蔚來、小鵬、威馬這樣的造車新勢力還是吉利新能源廣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這樣的傳統新造車勢力,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特斯拉的快速投產並不是一件壞事。市場做大了對於整個行業以及主機廠來說都是好事,誰能夠真正吃到份額,就看自己的整個體系能力。畢竟物競天擇,沒有誰能夠在被保護下成為強者。

文/林嘉浩、張潔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ve5wRmwB8g2yegND4Lqs.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