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中國汽車供應鏈崛起:從世界排名到業務含金量

2024-06-25     汽車公社

北京時間6月23日,《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對外公布了2024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與往年一樣,榜單根據上一年在汽車行業配套市場的營業收入/銷售額,對零部件供應商進行了排名。

從2005年第一屆榜單開始,迄今已經是《美國經濟新聞》第19屆零部件百強榜單揭曉。儘管在數據準確性和可得性方面還存在不完美之處,部分參考的營收數據來自預估值,但此份報告仍然是全球目前最權威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排行榜。

Top5穩坐江山

從排行榜單可以看出,對比上一年,羅伯特·博世、采埃孚和麥格納、寧德時代與電裝均進入Top5。雖然寧德時代與電裝的位置有細微變化,但整體來看,百強榜排名前五的公司依舊強者恆強,穩坐江山。

一是,博世作為全球零部件當之無愧的「巨無霸」,今年依舊位居百強榜榜首。時代在變,排名第一的「老大哥」也在轉型中重塑自我。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汽車產業的轉型,博世集團在年初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重組調整。夯實了博世智能出行業務,推動戰略技術的跨部門協同,並計劃在2024財年啟動約30個電動汽車相關的生產項目。

二是,寧德時代自去年首次上榜之後,今年依舊進入Top5,且排名較上一年前進了一位。

去年,來自中國的電池企業寧德時代首次上榜,讓業界眼前一亮,且擠掉愛信精機,躋身第五位。不過,寧德時代之所以去年才首次上榜,是因為該公司此前一直未向《美國汽車新聞》提供前裝配套業績,所以一直到2023年,寧德時代才被統計到榜單里。

這份最新的2024年榜單,寧德時代擠掉日本電裝,排名第四,這也是中國企業在零部件百強榜的最佳成績。值得一提的是,電裝也是榜單Top5里唯一營收下滑的企業,2023年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該公司都位居榜單第二名。

中國軍團,歷史最佳

過去十年,是中國汽車由弱變強的關鍵十年,也是中國零部件企業強勢崛起的黃金十年。觀察最近幾年的零部件百強榜,中國軍團的成績幾乎每一年都在進步,這種向好的態勢,不僅表現在上榜中國企業的總數,也體現在整體排名的提升。

2023年的榜單,中國企業共有14家上榜,今年則累計上榜15家,再次創下歷史最佳。

- 表現最好的當屬第四名的寧德時代,但作為第15位的延鋒也可圈可點,較上一年前進了兩名。說到延鋒,這家企業已是百強榜單的常客,在寧德時代納入統計之前,延鋒也是中國企業排名最高的零部件玩家。

- 均勝電子今年第二次上榜,且排名在40名,和2023年沒有變化。過去幾年,均勝電子前後收購了安全技術供應商KSS和日本高田的優質資產,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

均勝電子激進的收購策略,彼時並不被業界理解。但是,伴隨著業務規模的迅速擴大,以及智能化業務的加速,均勝電子的「第二成長曲線」也開始扮演重要角色。

- 今年新上榜的中國軍團,有國軒高科與三花汽零(浙江三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對於國軒高科,業界並不陌生,三花汽零則是是上市公司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汽車產業單元,主要致力於汽車熱管理系統的零部件研發、生產及銷售。

- 中信電子和北京海納川,也進入前50位。這兩家公司也是百強榜的「常客」了,屬於較早進入榜單的中國企業。

- 其它入圍百強榜的中國公司,還有寧波華翔電子(第70位)、德昌電機(第72位)、德賽西威(第74位)、敏實集團(第77位)、諾博汽車系統(第80位)以及寧波拓普(第81位)等。

榜單亮點:不只是排名

今年是《美國經濟新聞》第19屆零部件百強榜單揭曉,把時間軸拉長,中國讀者對該榜單的關注重點,也從供應商位次高低和排名變化,切換到更多維的觀察角度。

首先,是中國領軍者的實力與潛力。

以排名第四的寧德時代為例,中國能有企業躋身Top 5已屬不易,寧德時代營收業績之強勁,已無需贅述。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寧德時代近些年加速開拓海外市場、以及保持全球市場份額持續領先的長遠優勢。

目前,寧德時代依舊是全球唯一一家市場份額超30%的電池供應商,斷崖式領先的背後,是歐洲和北美等關鍵市場份額的迅速增長。在電動化時代,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中國軍團潛力巨大,且長遠看,含金量很高。

今年國軒高科和三花零件新進榜單,其業務主營範圍又聚焦於電動化最為重要的「三電」領域,當燃油車黃金時代已成歷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

其次,老牌巨頭,實力不容小覷。

2024年的最新榜單,15家中國企業上榜,排名前五十名的累計有5家,數量和名次厚度都勝過往年。

我們看到中國軍團的進步,新四化時代中國供應商的機遇,但這並不意味著,歐美日韓老牌零部件玩家「日薄西山」,或是故步自封潛力有限。

博世(德國)、采埃孚(德國)、麥格納國際(加拿大)、電裝(日本)、現代摩比斯(韓國)、愛信精機(日本)、佛瑞亞(法國)、大陸(德國)、李爾(美國)等昔日的「巨無霸」,最近幾年雖然排序略有變化,但Top20、甚至top10的位置依舊無法撼動。

這些燃油時代務必強勢的零部件公司,新四化時期或許面臨「大象轉身難」的問題,但絕不意味著,它們缺乏創新的動因和潛質。實際上,頂級的、或是第一梯隊的供應商依舊集中在歐美日韓,且大家的營收實力都在進步(除了電裝有下滑)。

最後,是車晶片的崛起。

今年的百強榜單,英飛凌首次上榜,且排名第33位。2023年財報顯示,英飛凌銷售額同比增長15%,為163億歐元,刷新公司歷史最高紀錄;利潤超過43億歐元,增長了30%。

英飛凌在零部件百強榜的表現,是車晶片近幾年崛起的一個縮影。過去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帶給該公司巨大的增長機遇,汽車電子業務也占公司總營收超一半的份額。其中,MCU業務營收同比增長高達44%,占全球市場近30%份額,也是在去年,英飛凌首次斬獲全球汽車MCU份額冠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4f725ba53bd1f1784a8851c169fd4c7.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