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工信部新車:又是一波帶「7」的新面孔

2024-07-16     汽車公社

如今,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不斷攀升,新車型的推出速度也不斷加快,也讓產品選擇變得更加豐富。而本期新車名單中值得關注的新車型,全部都是新能源汽車。並且有意思的是,這次又有很多名字帶「7」的新車型登場,仿佛一場「廝殺」已經悄然拉開帷幕。

01智界 R7:Model Y的最強挑戰者

產品概況:此前,鴻蒙智行已經發布了智界R7的官圖,這次出現在工信部名單中,預示著新車離正式上市也更近了一步。從信息來看,智界R7長寬高為4956/1981/1634毫米,軸距為2,950毫米,定位為中大型轎跑SUV。R7採用了和智界S7相同的家族化設計理念,車頭部分依舊是全封閉式設計,貫穿式日行燈搭配飽滿的LED大燈。車尾部分,後風擋下部有一個小尾翼,貫穿式的尾燈造型也和智界S7較為相似。

市場分析:智界R7是目前鴻蒙智行家族陣營里的首款轎跑SUV,這款車誕生的意義顯然在於要向目前純電SUV市場中銷量最高的特斯拉Model Y發起挑戰。從紙面數據來看,智界R7的尺寸和空間比Model Y都要大,並且還將搭載華為最新的智駕系統,這些都是智界R7的優勢。根據已曝光信息可知,全系標配800V碳化矽高壓平台,支持超快充,擁有單電機版本和雙電機版本,也將成為純電SUV市場的一個優秀產品。

點評預測:自從特斯拉Model Y在純電SUV市場「一統天下」,無數車企試圖以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將其「拉下神壇」。例如小鵬G6、智界LS6、蔚來ES6以及EC6等都將Model Y視作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但事實情況是,這些車型單月銷量的總和都無法和Model Y一款車相提並論。現在,隨著智界R7的加入,無論在尺寸還是在配置方面都表現出極強的產品力,因而也能稱之為Model Y的最強挑戰者。這款車究竟能否打破特斯拉的神話,恐怕最關鍵的還是價格,考慮到智界S7和特斯拉Model Y的起步價分別為24.98萬元和24.99萬元,智界R7該如何定價,才是目前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02吉利 星願:在純電小車市場分一杯羹

產品概況:吉利的一款全新五門五座純電小車登場,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135/1805/1570毫米,軸距為2,650毫米。在設計方面,吉利星願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造型犀利的大燈組下方設計有雙C字形的導流槽,讓車頭看起來十分靈動。此外,整車線條也比較流暢,懸浮式車頂設計也營造出不錯的視覺效果。性能方面,新車搭載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並且將推出兩個動力版本,均為單電機布局,最大功率分別為58千瓦和85千瓦。

市場分析:吉利星願作為一款純電小型轎車,無論是車型定位還是外觀設計都採用了一種萌動可愛的風格,也是瞄準了比亞迪海豚、五菱繽果等車型作為直接競品。一直以來,純電A級轎車在市場中的認可度都比較高,尤其是海豚曾經連續多月的銷量都保持在2萬輛以上,可見這個市場的需求量還是比較可觀。並且,由於可供選擇的車型並不算多,吉利也是找准了目標,以此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點評預測:零售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小型電動車銷量前三的車型分別為海鷗、五菱繽果和海豚,銷量分別為 16.79 萬輛、6.79 萬輛和 6.75 萬輛。吉利星願這款全新的純電小車是基於吉利全新的純電平台打造,因此在內部的乘坐舒適性以及續航方面預計都會有著不俗的表現。考慮到海豚和繽果這兩款小車在上市之後的火爆程度,吉利星願只要有一個合適的價格,市場表現肯定不會差,月銷八千到一萬輛恐怕只是起點,如果能把握住市場先機,它恐怕還能獲得更好的成績。

03小鵬 P7+:設計是真大膽

產品概況:雖然多了個尾標,但小鵬P7+和P7在設計上採用了更具科技感的設計風格,新車的車身更為修長,且線條要顯得硬朗一些。最獨具一格的是,這款新車尾部則採用了「兩段式」設計,整個車頂與擾流板融為一體。從尺寸來看,新車車長超過了5米,這也是「+」的含義,軸距為3米整,在內部空間方面的表現比P7更為出色。動力方面,此次申報的車型為單電機版,最大功率為 180千瓦和230千瓦兩種。

市場分析:如今在20萬-30萬級的純電轎車市場,可謂是「神仙打架」一般,各款新車型都身懷絕技,每一個都看起來非常不好惹。包括像極氪007和001、蔚來ET5和ET5T、智己LS6和LS7、吉利銀河E8以及小米SU7,再加上傳統豪強特斯拉和比亞迪等品牌,可選擇的車型非常多,相比之下已經推出四年多的小鵬P7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雖然小鵬推出了中期改款版本P7i,但受制於平台的限制,在產品端仍稍顯劣勢。隨著全新P7+的登場,將大幅提升小鵬在純電轎車市場的競爭實力,重新梳理市場格局。

點評預測:內部代號為F57的這款新車終於定名為了P7+,並未像之前傳聞的那樣將會命名為P6或者P8,預示著這款新車型的地位非常重要。值得一提的是,P7+在智駕方面將不會使用任何雷射雷達,而是首次轉向類似於特斯拉 FSD 的純視覺智駕解決方案,因此在成本上可以大幅降低,也將讓這款車的價格更令人期待。並且,有消息稱P7+在價格方面將會比P7更便宜,這將會大幅提升這款車的市場競爭力,或許將為小鵬帶來更多的銷量提升,這也是這家造車新勢力迫切需要的鎮心丸。

04極氪 7X:極氪逐漸站穩腳跟

產品概況:極氪首款家用SUV定名為7X,新車依然基於 SEA 浩瀚架構,號稱「集極氪式體驗之大成」,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825/1930/1656(1666)毫米,軸距為2,925毫米,定位為中大型SUV。在外觀上,極氪7X採用了和007相似的Hidden Energy原創豪華理念,包括「一體式智慧燈幕」和「懸浮流光尾燈」等設計都有體現,而從車頭頂端搭載的雷射雷達不難猜測,新車在智駕方面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

市場分析:極氪第一款SUV車型極氪X並沒有打開局面,市場表現較為一般。考慮到如今001和007已經逐漸獲得市場的認可,極氪需要一款更面向主流消費人群的SUV車型來為自己擴大市場基盤,極氪7X就是帶著這樣的使命而來的。極氪7X也表現出品牌新的命名體系,「X」即為SUV系列,「7」則代表級別定位,代表基於SEA浩瀚架構打造。新車將採用大五座的布局,考慮到這種極具科技感的設計,預計將會受到不少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點評預測:從市場銷量來看,極氪001最近3個月的單月銷量都在1萬輛以上,極氪007也一直保持在4千輛左右的水平,兩台轎車以組合拳的形式持續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由此可見,作為一個新誕生的新能源品牌,極氪在市場中已經逐步站穩了腳跟。現在,極氪7X也即將登場,在熱度更高的SUV市場也將開啟新的征途,結合極氪007的售價,這款新車的價格估計同樣會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月銷5千輛或許根本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考慮到SUV在中國市場更受歡迎,這款新車將會給極氪帶來非常可觀的銷量增量,這也是這款車的意義所在。

05比亞迪 宋Pro & 海獅05:奏響市場最強音

產品概況:新款宋Pro來了,在外觀上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呈現出更加簡潔和現代的風格。車身側面的設計變動不大,但加入了一些黑化設計元素,並配備了全新樣式的輪圈。尺寸方面,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735/1860/1710毫米,軸距為2,712毫米,保持了良好的乘坐空間和舒適性。同時登場的還有海洋網的全新車型海獅05,和宋Pro基於同平台打造,二者的軸距保持一致,只是長寬高略有不同,兩款車型都將搭載比亞迪DM 5.0系統,在燃油經濟性方面將有著出色的表現。

市場分析:有了秦L和海豹06兩款車型的成功上市,說明比亞迪的「雙車戰略」很好地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喜好,可以有更多不同的選擇。現在,新款宋Pro和海獅05也採用了相同的思路,同時登台同時亮相,宋Pro的設計更偏向穩重,海獅05則表現得更為動感,為消費者帶來了不同的風格。考慮到如今新能源SUV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這兩款車型的推出,必將再次度點燃這一市場的熱情,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具實力的優秀產品,並且在售價方面可能也會再度讓人驚訝。

點評預測:今年上半年,宋Pro DM-i共賣出120,721輛,在插電式混動SUV市場中排名第一,平均月銷量達2萬輛。隨著新款宋Pro DM-i的推出,勢必會以加量不加價的姿態,獲得更多的市場關注,當新車上市後隨著產能的爬坡逐漸完成,月銷2萬輛或許只是基礎,恐怕還會衝擊更高的目標。另一邊,作為「姊妹車型」的海獅05,產品競爭力同樣不容小噓,因此其銷量表現也不會太差,預計也會有一個非常驚人的成績。兩款車型都會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並且隨著這兩款車型的推出,也將會為比亞迪全年銷量目標的實現貢獻不小的力量,進一步推動比亞迪品牌發展邁向新台階。

06燁 S7:本田電動化的新篇章

產品概況:全新純電動品牌「燁」是在秉承本田多年造車理念的基礎上,經過不斷打磨升級而開發的新一代電動車品牌,首先在今年將推出燁S7和燁P7。從申報信息來看,即將登場的S7長寬高分別為4750/1930/1625毫米,軸距為2,930毫米,定位為純電中型SUV。在設計上,燁S7採用全新設計風格,整體看上去科技感較強。動力方面,新車採用雙電機四驅系統,並配備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

市場分析:本田如今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進程實在是有些讓人擔憂,全新推出的e:N系列未能打開局面,廣本和東本的四款車型在銷量上的表現都有些不盡人意。因此,「燁」品牌也展現出本田對於電動化轉型的決心,更專注中國客戶的需求,並試圖在純電市場取得進一步的突破。根據規劃,本田到2027年將推出6款「燁」品牌相關車型,為每一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煥發明亮的光芒。

點評預測:從產品信息來看,燁S7採用雙電機動力系統的布局,並且配備了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這意味著這款車的定位並不低。而且從申報圖中可以看出,新車還採用了電子後視鏡,車型配置較高,因此這款車在價格方面恐怕會有較高的門檻。考慮到如今價格戰的影響還在持續,燁S7如果無法進行成本的有效壓縮從而制定出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價格,那麼這款車的市場壓力可想而知,對於本田來說,如何平衡銷量和利潤才是品牌在發展過程中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84b957ff4cd8457cbe447b6930e9398.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