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十強中國占六席,問界首次上榜

2024-07-22     汽車公社

由於德國、義大利、法國、瑞典和比利時等國新能源銷量的大幅走跌,5月作為全球新能源主要市場之一的歐洲新能源市場再次轉跌,跌幅為10%。

幸運的是,依靠中國和北美市場的持續增長,再加上部分其他體量較小的市場也有較為強勁的增長,比如巴西266%、墨西哥137%、新加坡136%和馬來西亞106%等等,5月全球新能源依舊保持著不錯的增幅。

EV-Volumes的統計數據顯示,5月全球新能源輕型車(包含乘用車和皮卡,占新能源市場絕大多數份額)共售出132.4萬輛,同比增長23%。伴隨著銷量的增長,全球輕型車市場中的新能言滲透率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0%,其中純電占比為13%。

今年前5個月,全球累計售出568.3萬輛新能源輕型車,同比增長超過20%,比去年同期增加112.5萬輛。參考以往的走勢,6月該細分領域的銷量至少會達到140萬輛以上,以此推算,上半年總銷量大機率會跨過700萬輛的門檻,全年則為1500萬輛左右。

01Model 3或將重回三強

具體到車型表現來看,在5月全球新能源暢銷車型中,中國車型依舊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此外特斯拉和大眾分別擁有兩個席位。

依次而言,雖然今年特斯拉Model Y已連續4個月同比為負,但5月仍以8.9萬輛繼續穩坐冠軍之位,在累計榜單中也憑藉著42.0萬輛遙遙領先身後的比亞迪宋和比亞迪秦PLUS。

5月宋和秦PLUS,分別攀升至6.3萬輛和4.9萬輛,這也是兩者連續第3個月同時占據單月和累計榜單亞軍和季軍頭銜。

至於特斯拉Model 3,在3月和4月同比連續走跌之後,5月憑藉著4.5萬輛終於重回增長軌道,創下今年內的最好成績。這背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5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推出限時金融置換政策,使得Model 3在該市場收穫1.5萬輛。

6月該優惠政策繼續實施,再加上季度末是特斯拉的交付高峰期,Model 3或許將再次達到6萬輛左右,從而超過秦PLUS。並且由於今年前5個月秦PLUS的總銷量只比Model 3多6,963輛,所以屆時後者也可能會再次躋身三強。

不僅是6月,今年下半年這兩者之間都會為單月和年度車型季軍之位展開激烈的爭奪戰,最終該頭銜究竟會花落誰家,現在還不能蓋棺定論。

回到5月的榜單,接下來四款車型都來自比亞迪,依次分別是海鷗、元PLUS、驅逐艦05和漢,這意味著5月十強中有比亞迪就占了6個席位,其中2款還都在前三。

5月十強的最後兩個席位分別屬於Aion Y和問界M9。在經歷4個月的低迷之後,得益於網約車市場的回暖,5月Aion Y終於回歸前十,可是因早前表現較差,它的累計銷量只有5.9萬輛,比去年同期少1.2萬輛。

隨著2月問界M9正式開啟大規模交付和產能的攀升,它的銷量接連創下新高,3月起就取代M7成為問界最走量的車型。因此,在前5個月的累計榜單中,問界M9已經以4.4萬輛成功占據末位,未來其名次應該還會繼續前進。

與此同時,問界M7則在累計榜單中打亂了比亞迪軍團的整齊隊形,只是如果後續銷量沒得到恢復,那麼它可能就會被驅逐艦05超越,海豚和漢也許會將它擠至第10。

在5月榜單的後半部分,還值得關注的是極氪001、理想L6和比亞迪海豹EV。

2月底中期改款車型上市之後,極氪001的勢頭就十分強勁,4月和5月連續刷新自身最高紀錄,並以此成為全球新能源的暢銷車型,只要繼續保持,它也將是年度榜單的有力爭奪者。

作為理想首款30萬元以內的車型,理想L6的到來迅速成為熱銷車型,在首個完整交付月銷量就達到1.3萬輛,並首次出現在單月榜單中,後續它大機率亦會成為其中的常客。

而比亞迪海豹EV,儘管在國內銷量基本只有千輛左右,但隨著出口量的不斷增加,5月終於再次回歸榜單,它也是目前比亞迪旗下為數不多海外銷量遠遠大於國內的產品之一。

02問界首次闖入十強

再從品牌榜單來看,比亞迪依舊以巨大的優勢占據著榜首之位,31.5萬輛幾乎相當於5月全球新能源輕型車市場四分之一的銷量。因此,今年前5個月比亞迪的累計銷量已經突破百萬輛,達到119.1萬輛。

5月,特斯拉從4月的9.9萬輛大幅提升至14.1萬輛,也扭轉了連續的負增長,但還是不到比亞迪的一半,累計銷量也只有62.6萬輛。

根據日前兩家公布的上半年全球數據,比亞迪同比增長35%至160.7萬輛,全年大致能達到350萬輛左右。而因美國、中國和歐洲等主要市場銷量均有所減少,今年特斯拉已連續兩個季度的下滑,上半年共計只售出83.8萬輛,同比下跌6.6%。

由此推算,6月特斯拉的銷量約為21.2萬輛,僅比去年同期增加0.1萬輛。是以,儘管6月特斯拉在中美兩大市場都推出了降價策略,銷量也有不小的回升,但實際上並沒有挽回它的頹勢。

那麼今年會成為特斯拉的首個負增長年份嗎?這就要看下半年它是否繼續推出優惠力度更大的政策刺激終端銷售。至少目前來看,7月特斯拉在中國推出的最長可享5年免息金融政策,效果似乎非常不錯,最終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在兩大巨頭的身後,5月品牌季軍頭銜依舊屬於寶馬,五菱和大眾也還是分別占據第4和第5。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ID.3和ID.4在歐洲市場銷量的恢復,5月大眾取得了今年內的最好成績,這也使得其在累計榜單中以15.7萬輛前進至第5。

上述5個品牌在單月榜單中的位次都沒有發生變化,緊接著的理想和問界則都是大步向前5躍進。

正如前文所說,5月理想L6的銷量非常亮眼,這推動著理想品牌今年第一次跨過3萬輛的門檻,並以此再次取得其在單月榜單中的最好名次——第6。

依靠問界M9的持續發力,5月問界銷量也再次達到3萬輛以上,創下3.3萬輛的歷史紀錄,也得以首次同時進入單月和累計品牌前十之列。接下來,隨著新問界M7和新問界M5的均開啟大規模交付,6月問界勢必會在榜單中獲得更好的名次。

有漲必有跌,理想和問界的前進,就意味著部分其他品牌名次下滑,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沃爾沃和奔馳。

其實,5月沃爾沃的銷量大致與4月持平,而奔馳也只環比減少1,600餘輛,可惜的是面對來勢洶洶的理想和問界,它們不得不向後「撤退」,其中奔馳直接被擠出前十。而沃爾沃雖然在單月榜單中下滑較少,但在累計榜單也已是十強的末席,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會跌入榜單後半部分。

此外,榜單中表現較好的自主品牌還有長安、蔚來、極氪和零跑。

5月仰仗著Lumin重回萬輛以上,長安銷量得以又一次超過2萬輛,排名直接從4月的第18前進至第13。在ES6和ET5系列的加持下,蔚來也收穫上市以來的最好成績2.1萬輛。同樣地,在極氪001的努力推動下,極氪亦創下1.9萬輛的新高,並以7.0萬輛首次出現在累計榜單中。

至於零跑,得益於C10、C11和T03三款走量車型的共同努力,今年內終於首度在榜單中露面,而且隨著6月C16的上市和交付,它應該也會成為全球新能源暢銷品牌席位的有力爭奪者。

總體而言,無論是單月榜單還是累計榜單,中國品牌在全球新能源品牌十強中均占據6個席位,同時在兩個榜單的後半部分也有越來越多自主品牌湧入,到年底時年度榜單里中國軍團的數量甚至有可能會首次超過10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e269fbfdbf4e73f53a54427ef26a364.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