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違建,也不能想拆就拆!不合法的拆除行為,同樣要受到處罰

2020-01-08     宏詠華威法律諮詢

違法建築不是你想拆就拆,違法拆除需要進行賠償

前段時間有這樣一個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有位劉姓大叔過來諮詢,「家裡的房子被別人說是違建,通知自行拆除,然後沒幾天的功夫,拆遷方就過來拆房子了,去找他們理論,他們卻說違建的房子,已通知自行拆除,不拆就只能後果自負了,這樣真的合法嗎?」 說到這,必須得告訴大家,無論房子是不是違建,被拆遷人享有的法定權利都需要被保障。

現實中,像這種拆違式拆遷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非違建卻以違建的名義來拆除;二是直接拆除違建。第一種情況肯定是違法的;即使是第二種情況,也需要履行法律規定的程序,否則,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下面簡要介紹這兩種拆違式拆遷的損失賠償問題。

一、拆違式拆遷——非違建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被拆遷人可提出賠償損失的要求,具體參照合法建築拆除補償方法:一是被徵收房屋的價值補償;二是因此產生的搬遷、臨時安置補償;三是因此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四是獎勵和補助。切記,被拆遷人可依法提出申請,確認這種強拆行為是違法的以後,可進行行政賠償。

二、拆違式拆遷——違建

有相關法律規定,違法建築的拆遷不需補償,但大家要注意,這不等於違建可以隨便拆除,此前和大家講過有關違建的拆除程序,忘記了,各位可去公眾號查找。

下面將一下這種拆遷的兩種情況:

一是拆除程序合法的情況,若拆除後的建築材料還有利用價值,需要歸還給被拆遷人。換句話說,拆遷人不能任意處置這些材料,正常損耗的不計。如果拆遷方侵犯了這部分財產,是要承擔賠償責任的。對於房屋裡的財產,拆遷人有義務在強拆之前通知被拆遷人將其搬出,或者由其搬出並妥善保管,如果處理不當導致物品損壞,也要承擔賠償責任。

二是拆除程序違法的情況,可以通過法律程序確認其行為違法,在確認違法以後,再進行行政賠償申請。這裡還要多說一句,如果是違法建築的廠房,一般因拆違導致的停產停業損失、搬遷費用等是很少能被認定成正常的直接損失,是不能補償的,大家要提前做好準備。

最後,如果您的房子已經接到了限期拆除通知書,一定要依靠法律來保障自己的權利,制止發生強拆。如果難以確定房子的性質,一定要諮詢專業律師。記住,即使是違建,也需按法定程序進行拆除。

行政法;民法;提供知識交流與經驗分享。

需要了解更多,請點擊頭像旁邊的紅色「關注」按鈕,關注我們!有法律問題可以隨時通過私信聯繫我們!

宏詠華威法律諮詢服務帳號,每天為您推送各種相關法律知識文章,幫助您了解相關法律法規,也可以私信我們解決您的法律問題,維護您自身利益;避免做一個「法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tn-0h28BMH2_cNUgtQ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