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兩千塊不夠花!」大一新生嫌生活費太少,張口就要4500

2019-09-07     陳青青說育兒

文|陳青青說育兒(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很多孩子變成了大學新生,大學生活和高中相比輕鬆了不少,自由時間更多,而且孩子們住校遠離父母,受到的束縛也少,孩子們可以盡情享受大學時光。但大學生雖然已經成人,經濟卻尚未獨立,需要父母承擔生活費,有的孩子嘗試給父母減負,自己打工賺錢或者省吃儉用,但有的孩子卻變本加厲,不斷向父母索取。

最近一某大學新生管媽媽要生活費的消息飽受爭議,本來只是母女之間的談話,卻引發了大家的討論。原本媽媽每個月給女兒2000元生活費,女兒卻表示「媽,兩千塊不夠花!」要求媽媽每月給4500,媽媽拒絕以後,女兒非常不理解媽媽的行為,覺得女孩本來花錢就多,而且同宿舍的室友都很有錢,用的都是好東西,而媽媽卻不能滿足自己。這件事引發了網友熱議,有網友懟這位大一女生:「畢業後能賺到這些嗎?」

大學生大多都已經成年,可以到校外做兼職賺錢,父母並不一定要給予兒女生活費,大學生應該有獨立自主的意識,父母都是愛孩子的,肯定會給孩子創造最好的生活條件,不會對孩子吝嗇,所以2000塊生活費肯定是在經過慎重思考後決定的。而女兒向父母要生活費一點都不覺得羞恥,反而認為父母給是理所應當的。在斥責孩子不夠懂事、不夠獨立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正確的金錢教育。

讓孩子了解家庭經濟狀況。

很多家長都不告訴孩子家庭經濟情況,或者沒有這個意識,所以孩子對父母的收入情況並不了解,而父母還一直滿足他們各種各樣的請求,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認為父母有很多錢,在和父母要錢的時候也不會覺得有任何不妥。

適度拒絕孩子不合理請求。

孩子對金錢的認識比較弱,他們可能會和父母提出不合理要求,購買比較昂貴的東西,家長不要滿足孩子,遇到不合理請求一定要學會拒絕,要告訴孩子並不是所有東西父母都能夠負擔,有些超出承受範圍的東西不能隨便買,要讓孩子知道掙錢是不容易的。

不要讓孩子和其他人攀比。

家長還要讓孩子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不要有攀比的心理,尤其在吃穿方面,家長要告訴孩子,不要過度看重外表,不能追求奢侈的生活,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而不是最貴的。交朋友時也不要用外貌來評價一個人的好壞。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對金錢產生好奇,家長要讓孩子認識錢,並告訴孩子努力才能獲得金錢,讓孩子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這樣等孩子長大,他們就會理解父母,不會向父母提出不合理要求。

您是如何對孩子開展金錢教育的呢?您家孩子會提出不合理要求嗎?

------------------------------

青青專注於育兒經驗的乾貨分享和觀點碰撞,關注【陳青青說育兒】,為您帶來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幫您解決在帶娃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問,讓您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期待您收藏、轉發和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Y69D20BJleJMoPMgi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