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幫娃建立的觀念:不為外界評價困擾,產生自給自足的幸福

2019-09-16     陳青青說育兒

文|陳青青說育兒(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8歲的楊楊學習鋼琴已經有四年了,這四年來楊楊無數次向爸爸媽媽表達過自己不喜歡學鋼琴的想法,可媽媽卻總是認為楊楊只是覺得彈琴太枯燥,等到時間長了他就會真正愛上鋼琴。終於有那麼一天楊楊實在忍不住了,哭著對媽媽說,他一點都不喜歡彈鋼琴,他喜歡踢足球,但是媽媽卻覺得踢球會浪費練琴的時間,所以總不讓他去。媽媽看著孩子委屈的樣子心裡五味雜陳,最終決定尊重孩子的意見,給孩子報了一個足球班,但是對於鋼琴也捨不得讓孩子半途而廢,於是減少了練琴的時間。可沒想到的是,孩子自從開始踢足球後,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不但被教練誇獎學得又快又好,而且鋼琴老師也誇獎他最近進步很大。楊楊媽媽也驚喜地發現孩子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每天都過得十分開心,整個人變得樂觀且積極向上起來。

許多家長都像楊楊媽媽一樣,不顧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導致孩子不僅無法發展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而且變得越來越不快樂,這樣對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會讓他們更加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但若是家長能夠客觀一點,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那麼這份興趣很有可能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讓孩子擁有自給自足的幸福感,而其心境也會更加強大。那麼,作為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興趣呢?

一、如何幫娃找到自己的興趣?

1. 多觀察孩子

父母要從孩子小時候起就開始細心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了解孩子的喜好與偏愛,要知道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都能體現出孩子獨特的個性與興趣所在。有的孩子喜動,將來可以培養一些體育愛好,而有的孩子喜靜,則可以培養如音樂美術等特長。

2. 重視孩子的思想

爸爸媽媽們切不可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強迫孩子去學習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而要重視孩子內心的想法,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孩子心思單純,喜歡的東西都寫在臉上,所以選擇的必定是自己喜歡又感興趣的,因此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3. 多引導孩子進行嘗試

也有很多孩子好奇心很重,對什麼東西都感興趣,這時就需要爸爸媽媽們多花時間陪伴孩子並進行引導,帶領孩子多開闊眼界,增長見識,並且鼓勵孩子在多個領域進行嘗試,孩子只有親自嘗試過了才知道自己到底對什麼感興趣。

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其實並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爸爸媽媽長時間的觀察與引導,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但更難的在於孩子本身能否將自己的興趣堅持下去,能否不在意外界的眼光和評價,能否自己給自己足夠的幸福感。

二、擁有不為外界困擾的能力,產生自給自足幸福感觀念的重要性?

1. 能讓自己擁有強大的抗挫折能力

孩子若能使心境強大到不為世俗眼光所束縛,產生自給自足的幸福感,那麼他們也就擁有了強大的抗挫折能力。再大的困難,再難承受的挫折,在他們強大的意志力下都不值一提,也不足以阻擋他們前行的腳步。

2. 不會被焦慮所困擾

太在意他人眼光,經常被外界評價所困擾的人就會擁有焦慮感,這種焦慮無時無刻不縈繞在自己心頭,而對於孩子來說,這種焦慮不僅會讓他們感覺難以承受,對於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都非常不利,因此孩子若能因自身興趣而產生自給自足的幸福,就能很大程度上沖淡這種焦慮感帶來的影響。

3.做事情更有動力

若是孩子擁有不被外界評價困擾且能夠自己給自己帶來幸福感的時候,那麼他們就可以擁有超乎常人的專注力與意志力,這些能力不僅能讓孩子不畏懼艱難險阻,而且會使得孩子做起事情來更加有動力,帶給孩子更多的正能量。

這種可以產生自給自足的幸福的能力對於孩子來說可以說是難能可貴的,它不僅能幫助孩子解決絕大多數的煩惱,還能夠引領孩子勇攀高峰,對於孩子建立強大的心境是非常有利的,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又應該如何幫娃建立這種觀念呢?

三、如何幫娃建立這種觀念?

1. 對孩子寬容以待

首先父母對待孩子要有一顆寬容之心,無論孩子做錯了什麼,闖了多大的禍,父母都要先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看待和理解,然後在對事情下定論,用寬容的態度對待孩子的錯誤。切不可揪住孩子的小辮子就一直說教,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在乎他人的言論,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中。

2. 引領孩子去感知幸福

身為父母要起到引領者的作用,帶領孩子在生活的每個細微之處感知幸福的存在。有時候上學路上的一縷花香,放學路上的一抹夕陽,都可以帶給孩子巨大的幸福感,而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引領他們不斷去探索未知的幸福。

3.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永遠比長篇大論來得更有效,因此爸爸媽媽們首先自己要做孩子的榜樣,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用微笑來面對生活,面對周圍的流言蜚語時以平靜的情緒禮貌的態度來對待,這樣孩子長期耳濡目染,自然也能收穫來自榜樣的力量,更有助於他們幸福感的養成。

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孩子們,想要真正克服自己去忽略別人的眼光並且擁有產生自給自足幸福的能力都是非常難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讓擁有這種觀念的人比普通人更加強大更加出色。所以請爸爸媽媽們從自身做起,努力幫助孩子建立這種觀念,幫助孩子擁有更健全的人格和更有力量的心靈。

您對於幫娃建立不為外界困擾,產生自給自足的幸福感是怎麼看待的呢?您又為此做出過什麼樣的努力呢?歡迎您帶著您的經驗之談在下方留言參與我們的討論,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未來而努力吧!

------------------------------

青青專注於育兒經驗的乾貨分享和觀點碰撞,關注【陳青青說育兒】,為您帶來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幫您解決在帶娃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問,讓您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期待您收藏、轉發和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bjGPG0BJleJMoPMAe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