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讓其自由玩耍,往往比有計劃性的活動有益?

2019-09-29     陳青青說育兒

文|陳青青說育兒(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曾有位幼兒園的老師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天,她所帶的班裡有個4歲的小女孩娜娜跑到老師面前驕傲地跟老師說自己會繫鞋帶了。老師表示很懷疑,因為繫鞋帶可是個高難度動作,很多上了小學的孩子都無法做到。娜娜見老師表示懷疑,就跑去玩具區找到繫鞋帶的練習板,熟練地在老師眼前打了個漂亮的蝴蝶結。這下子老師感到很驚奇,她問娜娜的媽媽是如何教會一個4歲的孩子做這麼精細的動作的,娜娜媽媽笑著說,娜娜在家裡玩過家家的時侯假裝自己要參加生日聚會,把家裡大大小小的盒子都翻出來,找出家裡的細麻繩,將盒子一個個地包紮起來系上蝴蝶結,她樂此不疲地包了一個下午,最終熟練地掌握了系蝴蝶結的技巧。

在這個過程中,娜娜完全是出自自己意願,自由地學會了這一技巧,其中既沒有媽媽有計劃的指導,也沒有任何人的強迫學習。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在自由玩耍的時侯是有完全出自本能的學習意願的,而且效果遠比有計劃地教導活動更加好。

很多人認為孩子玩耍就是在消遣時間,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但實際上玩耍不僅僅是孩子的一個天性,他們還能夠在玩耍中獲得與外部世界的密切聯繫,也可以通過玩耍鍛鍊自己的能力,所以玩耍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一、玩耍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1. 獲取對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認知

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觸摸和感知以及思考等方式來進行自我了解與發展,同時也能夠獲取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尤其是當孩子在進行戶外玩耍時,他們可以通過觀察看到大千世界不同的樣子,了解物種之間的差異,這就在無意中加深了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和聯繫。

2.讓孩子保持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玩耍時孩子認知世界的一個重要方式,對於孩子來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新鮮的和未知的,他們擁有著旺盛的好奇心想要去探索世界。通過玩耍,孩子可以自由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從而在玩耍中找到探索的樂趣,讓孩子始終保持一顆好奇心,充滿對了解世間萬物的渴望。

3.鍛鍊身體各方面的能力

玩耍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他可以使孩子在活動時充分調動自己身體的各部分器官並加以配合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在此期間,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能力、手眼協調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獨立自理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尤其是同其他人一起玩耍,更是可以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

現如今的家長逐漸開始了解玩耍對於孩子的重要意義,於是就喜歡「寓教於樂」,讓孩子的玩耍時間變成有目的的學習,認為這樣既能夠讓孩子達到開心快樂的目的,又能夠讓孩子學到應該學的知識,何樂而不為?但其實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自由的玩耍要比有計劃的活動更為有益。

二、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更有益?

1. 可以讓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天賦本能

當孩子在自由玩耍的時侯就可以根據自己內心的意願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學習自己心裡想要學習的知識,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天賦本能。但如果是讓孩子參加有計劃性的活動,若是孩子並不喜歡其內容的話,就會讓孩子覺得受到了束縛,從而產生壓力感,不如自由玩耍那樣可以隨心所欲,從而影響他們天性的展露。

2.自由玩耍可以使他們始終處於一個輕鬆愉悅的狀態

對於孩子來說,開心快樂的心境可以幫助他們更加健康的成長,而自由的玩耍正賦予了孩子這樣一個輕鬆愉悅的狀態,讓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相比較有計劃性的活動,更能夠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3.開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有計劃性的活動往往是帶著明確目的的,它限制了孩子自由思考和創造的機會,某種程度上是在扼殺孩子的天性。而自由玩耍帶給孩子的卻是無窮無盡的未知,可以讓孩子自由想像和創造,可以將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發揮到極致,更有利於他們智力的開發。

玩耍既然對於孩子有這麼多好處,那麼是不是學齡前孩子只需要自由玩耍就足夠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玩耍只是他們認知世界的其中一個途徑而已,除了給孩子提供自由玩耍的時間和機會,家長還應該因材施教,幫助孩子培養一些好習慣,發掘他們的特長,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學齡前兒童除了玩耍,還需要什麼?

1.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好的習慣可以使人的一生受用無窮,而好習慣的養成當然是要從小開始。父母要在孩子小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好習慣,比如要乾淨衛生、待人要有禮貌、樂於助人、勤學好問、學會獨立等,這樣不僅能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加活潑開朗,也有助於他們以後的學習和生活。

2.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學齡前的兒童馬上要面對的就是漫漫的學習生涯,因此對於他們來說,必須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才能夠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如魚得水。所以父母們要從小開始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多帶孩子進行不同領域的了解與嘗試,根據孩子的興趣所向給予相應的支持與鼓勵,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3.多參加體育運動

對於孩子來說,身體的發育和心智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除了玩耍之外,學齡前兒童還應該多注重身體素質的發展。平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可以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這樣不僅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識,還能夠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總之,對於學齡前的孩子,父母不要對孩子的發育太過計劃性,也儘量不要帶著功利心去對待孩子,而是應該多讓孩子自由玩耍自由探索,這樣不僅能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讓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對孩子有利無害。

互動話題:您家的學齡前寶寶喜歡自由玩耍還是有計劃性的活動呢?您對寶寶自由玩耍又有什麼獨到見解呢?歡迎您在下方留言參與本期話題的討論。

------------------------------

青青專注於育兒經驗的乾貨分享和觀點碰撞,關注【陳青青說育兒】,為您帶來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幫您解決在帶娃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問,讓您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期待您收藏、轉發和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A7ugm0BMH2_cNUg_H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