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同招、民辦100%搖號後,你家的娃怎麼上學?

2020-03-14     錫樓

文/吳婷婷


喊了快一年的公民同招、民辦超額100%搖號終於在昨天下午落地!


而且是長三角滬蘇浙皖四地同步發布,今年一起執行


民辦與公辦的生源拉鋸戰或就此終結!



先來說說公民同招。


江蘇要求的是,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都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同步登記報名、同步招生錄取、同步註冊學籍


這個「同步」,並不一定是在「同一天」,而是指「同一個時間段」,不得早於5月1日,具體招生時間由各設區市和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研究確定。


無錫去年招生就已經施行了公民同招,所以家長們對這塊並沒有太多異議。不太清楚的就是今年公辦民辦能否同時報名,如果報民辦,能同時填報幾個學校。


比如上海版里這樣規定的:「報名時家長就要做選擇,公辦、民辦二選一」,不能既選民辦又選公辦。


浙江版里對民辦學校的數量未置可否,具體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當地民辦學校數量和實際入學需求等情況作設定。


具體無錫怎麼報,還得等無錫的細則出來。



比較爆炸的民辦超額100%搖號。


首先蘇浙皖都提到了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測評等名義選拔學生


這方面去年無錫也是這麼要求的。不過民辦要掐尖總有辦法,比如找教育機構拿日常考試的成績,成績拔尖的孩子直接入。


但是今年,這個免試版升級了!!!


首先,入學報名都要上統一的系統,不在系統里的不能招


進系統後,幼升小、小升初,民辦學校凡是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將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


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初中招生在保證小學直升需求後仍有餘額且多餘名額少於報名人數的,也要採取電腦隨機派位的方式。


連最容易打擦邊球的特長生也被取消了。沒給民辦留下一點兒提前掐尖的空間。


本來,入學規則改變前,無錫的娃是這麼上學的:

  • 特別聰慧的,天上有地上無,理所當然考入民辦小學;
  • 爸媽特別優秀的,學區房早早準備好,只求孩子開心,上個好公辦一勞永逸;
  • 稍微有點優秀的,集中火力補習個一兩年,就算考不上大橋,外國語應該可以進。
  • 再不濟,早早學個鋼琴架子鼓古箏或者擊劍,作為特長生進好學校也不難;
  • 實在資質平平的,拼湊6個錢包都買不起學區房,就乖乖就近上學。


現在千軍萬馬的獨木橋變成了佛系入學:

取消入學考試,沒有特長生,入學民辦靠運氣抽籤,人人機會平等。


搖中還好。

沒搖中的話,原來對口的公辦還要不要?

搖上了民辦但不想去了,或者雖然上了,但上了一段時間後上不下去了,戶籍對口的公辦還收不收?


上海版里是這麼說的:

幼升小、小升初民辦搖號沒搖上,採取「同類排序靠後」原則進行公辦統籌。人戶一致的,在人戶分離的前面。

如果對口的公辦學校沒有招滿,人戶一致的先統籌,如果還沒有招滿,則統籌人戶分離的。如果對口的公辦學校很熱門,有可能民辦搖號沒搖上,即便人戶一致,也回不到對口公辦學校就讀,而要統籌調劑到其他尚未招滿的公辦學校。


關於中途要轉學的,浙江版也有說明:

在接收當地的學校學位有空餘的情況下,符合有關轉學條件的對象可以申請轉學。

如果所在學區的公辦學校沒有空餘學位的,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就近解決

民辦學校在審批地教育行政部門核定公布的招生計劃內出現空餘學位的,可以接納符合當地入學條件或轉學條件的對象轉學。


然後為了預防民辦利用轉學掐尖,浙江還規定:

不得勸退或變相勸退已錄取的學生,不得在學段的中途擴班或增加班額

嚴禁借轉學名義變相掐尖招生,嚴格執行取消「擇校生」「借讀生」的規定,嚴禁掛靠學籍,切實做到「人籍一致」。

各地各校招生工作完成後,要按學籍管理有關規定生成學籍。註冊學籍的學生名單應與公布錄取的名單一致,不得變相替換


無錫去年的規定是:未錄取民辦小學的適齡兒童到施教區小學提交驗證材料,由學校或教育行政部門對照公辦學校報名條件安排入學。


實操中也出現了「同類排序靠後」的統籌方式,比如熱門學校招生時,優先錄取人戶一致的,人戶分離的,或者監護人只有一人在戶內的需要排隊。


今年不管是公民同招還是民辦錄取都更嚴了,無錫怎麼操作,公辦會不會兜底,還得等細則出來才知道。


不過不管細則咋樣,未來上民辦難應該是共識了。



既然民辦之路坎坎,那麼就想辦法上更好的公辦吧?所以,買套學區房?


先等等。


買學區房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樣的學校算是更好的學校。


評價一個學校的好壞,主要看這幾點:師資、生源、教學氛圍,還有硬體


都2020年了,無錫小學的硬體都不差。無錫又是極其重視教育的城市,教學氛圍也不會差距很大,剩下就是拼師資和生源了。


沒有分校、集團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錫師、連小等是無錫師資最好的公辦學校,這兩個學校也因此被劃到了第一梯隊里。


但當你追問錫師、連小和崇寧路、揚名、南長街這樣的二梯隊、甚至通德橋、育紅等三梯隊學校的師資差距到底有多大時,沒人可以具體的說出來


大家能比的只有特級教師、教育能手、教育新秀等的數量。可是,一個學校的特級教師、教育能手、教育新秀不可能集中在一個年級、一個班級、一堆孩子上。


一般學校在分配老師時,都是一個老教師搭配一個新教師,不太可能出現雙強的情況(畢業班除外)。


一個第一梯隊的小學,可能因為學生規模過大、老教師規模跟不上,導致有的班級只能分配到還可以但不是很優秀的老師。


相反,一個二梯隊或者三梯隊的學校,雖然學校小,但班級少,老教師夠分,反而教學質量更好。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當專家說某樣食物有毒的時候,卻沒有告訴我們吃多少會有毒,這種拋開劑量談食品安全的行為和耍流氓無異。


同樣,拋開規模談師資、評價學校的好壞也是耍流氓


再後來,錫師、連小有了分校、集團化辦學,家長們又開始猜,是不是分校師資不如本部的,掛名的不如親生的。但事實並不是像大多數人想的那樣。


典型如錫師,內部老師都是有輪崗的。教育系統內也有人公開評價過,錫師集團在太新的三個學校,師資完全是可以劃等號的。


所以說「好學校是拼師資」是要打個問號的,起碼在小學階段,師資的好壞對一個學校的好壞影響不會那麼明顯。



對學校影響更大的,是生源。


浙江省教育廳召開媒體通氣會上是這麼說的:

部分民辦中小學的不規範辦學讓「家長焦慮,學生吃力,老師無奈,公辦學校優質生源萎縮,破壞了教育生態」;


堅決糾正民辦學校五花八門的招生行為,嚴禁民辦學校省內挖牆腳,切實防止民辦學校過度衝擊公辦學校」。


江蘇版的政策解讀中,針對「民辦掐尖」的行為,用到了「不得」「嚴禁」「堅決」等多個感情色彩強烈的詞語。


可見,民辦「掐尖「對公辦生源影響之大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公民同招、全民搖號的招生政策就是要打擊依賴優質生源打造的所謂民辦名校


佛系搖號取代考試篩選後,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優質生源不再扎堆民辦,沒搖上的高材生、直接放棄民辦的優質生源、沒買好學區的「潛力股」,被機率學均分到各個學校,從而改變整體的生源分布


用浙江版政策解讀的內容來說,「要徹底扭轉依賴優質生源立校的錯位的學校質量觀和不看生源進口端、只看出口端的片面教育質量評價導向,促進公辦民辦學校協調發展。」


可以預見,一段時間後,現在被列為普通學校的二三四梯隊學校會因為好生源的加入被重新定義,學區價值也會被重塑。


既然學區價值面臨重塑,學區房的選擇也需要有新的視角。


首先,生源和師資的平衡分布可能會讓原先的第一第二梯隊劃分不再具備參考性。


正如浙江版政策解讀里提到的,「教育的初心應該是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不能為了關注少數人而忽視甚至傷害多數人」。


從這個奮鬥方向看,這次的政策是一個好政策,讓社會教育資源變得更為均衡,我是非常贊成的。


學校的區分度降低後,學區價值減弱,未來孩子們要比拼的更多是家庭的氛圍和家長的責任感。


拋去可以中彩票的機率入學民辦,建議更多從孩子成長的角度考慮學校的選擇和置業。比如可以選擇校風更好、老師更嚴格,或者更講方法論的公辦學校,也可以選擇居住環境更好、業主素質更高、方便接送、小初銜接更好的學區房。


眼下最苦的怕是那些幼小銜接培訓機構,生生失去了一茬韭菜。


或許,他們可以轉型做成人教育,專門教家長如何平靜的和孩子相處~


一個二年級孩子母親的書櫃,《好媽媽》的書已經翻爛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BuL33ABgx9BqZZIFZH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