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季豆瓣9+,這是一場和「陌生人」的談話

2020-11-02     文娛頭版

原標題:連續三季豆瓣9+,這是一場和「陌生人」的談話

人間戲永不散場。

作家路遙曾在小說《平凡的世界》中寫道,「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腳演員的雞毛蒜皮,而不願了解一個普通人的內心世界。」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比以往更加習慣「仰望」,卻似乎忘記了圍繞在身邊的千千萬萬個你我他,才是這個社會上最傳奇、最生動的個體。他們雖然「不起眼」,卻用自己的故事堆疊出充滿情感力量的世界。

《和陌生人說話》這檔「陌生」的節目,就與這些值得關照的「陌生人」展開對話,節目由騰訊新聞出品,「真實電視女三傑」之一陳曉楠擔任總策劃與主持人。

《和陌生人說話》將焦點對準那些擁有特殊經歷的普通人,通過溫和、平等的對話, 節目觀察並激發受訪者內心的聲音,也讓觀眾在相似的端詳中,有了審視自我的空間

而之所以說這檔節目「陌生」,是因為許多人不僅沒聽聞過它的名字,也不知道它已經連續推出三季,更不知它在豆瓣上連續多年獲得9分以上的評價 (第一季9.3分,第二季9.5分,第三季截至目前9.6分)

社會上「獵奇」之事常有,行至第三季,《和陌生人說話》帶來了更多令人唏噓的故事和話題——

上過春晚的「大衣哥」朱之文,同鄉村民為了蹭他熱度,不斷侵犯著他的隱私與生活。但他只調侃自己專門練過笑肌,合影一天也不累,還說「 來者便是客」。

遭遇「殺豬盤」的北漂女孩趙靜 (化名),曾以為在網絡世界找到真愛,卻被網絡詐騙騙走所有積蓄。為了復仇,她苦心經營讓騙子愛上自己,最終親手將他送進監獄。

醫術高超的獸醫尹鐵垣,曾親手「結束」自己寵物的生命,面對指責也從不後悔。愛「懟人」的他直言自己需要心理疏導,還說「 給寵物治病,也是給背後的人治病」。

患有腦癱的拳擊手汪強,上學時飽受同學欺凌。為了反擊,他在父親指導下開始學拳,結果一路打上職業拳壇。如今父親重病,退役五年的他想再次披掛,一切「 為了爸爸」。

這些人,都是生活中可能與每個人擦身而過的「小人物」,但他們身上又發生著跌宕離奇,甚至足以拍成電影的故事。節目也通過他們,關注到社會上的許多陌生群體,聽起來就讓人感到好奇。

但《和陌生人說話》不局限於對人物的獵奇,也不進行居高臨下的道德評判,而是通過尋求公眾話語和個人話語之間的共鳴點,引發觀眾的思考與啟示,使節目內核更加堅實,可以常做常新。

像連去廁所也被拍,多年來毫無隱私的大衣哥說,「有時我都想,要是不那麼出名就好了,甚至算不出名也沒關係。」但他也坦然承認自己需要這樣的「關照」: 人們越拍他,他的熱度就越高,演出機會也更多

通過對話,節目既探討離奇的現實,展現人情關懷,也帶有理性的客觀,挖掘人性的「一體兩面」。讓被貼上標籤的人,因此更加鮮活起來。而這種對人性與現實的尊重,也使受訪者們敢於面對並訴說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讓觀眾產生共鳴。

例如面對「殺豬盤」,人們的第一反應總是「我不可能這麼傻」「網戀不靠譜」「太假了」。但節目中,趙靜坦言了自己「甘於」走入騙局的原因,委實令人同情——

「最近覺得很累,想找人聊天,但現實圈子中,接觸不到合適的人,找不到朋友。」

「正好那天是一個冬天,我生病了,家裡沒有暖氣,就一下子覺得很孤獨。」

「來到大城市,見過形形色色的人,記住的人反而越來越少。」

當成功「復仇」後,她又陷入滿足與自責的矛盾中——

「以前的我17歲,現在的我70歲。我被剝奪了信任他人的能力。」

「他當初用感情騙了我,而我又用感情把他騙回來,那我和他是不是同一種人?」

「我的痛苦,最終居然只能向害了我的人傾訴。回頭來看,這根本就談不上什麼勝利。」

陳曉楠曾將這樣的對話形式稱為「自畫像」式訪談: 只需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然後靜靜等待受訪者畫下自己的「自畫像」,就能擁有串聯每個普通人內心共情的力量。

在加強對話深度的同時,《和陌生人說話》第三季也深入受訪者的生活,通過捕捉他們平凡生活中的細微之處,形成一種特殊的敘事節奏和情感脈搏。

節目中,「功成名就」的大衣哥一邊與領導們合影,一邊請記者小心腳下的菜地——「 那個別......孫會長好,你好你好......別踩著我們的菜,老師,種得不容易。

「大衣嫂」通過直播每天都能獲得不錯的收入,卻一直用著早已裂屏的舊手機。

為了給患有尿毒症的父親復健,汪強每天要花幾個小時為父親按摩,就像小時候父親每天給他按摩頭部一樣。鏡頭也在此時,對準了汪強因練拳而磨破的手指……

更立體的人物群像、更犀利的社會話題、更全面的人性關懷……正是這些細微處的不斷探索、進步,才讓《和陌生人說話》第三季能夠再次衝擊觀眾的淚點。

有人將《和陌生人說話》稱作簡版的《冷暖人生》。

作為陳曉楠在鳳凰衛視堅守了14年的招牌欄目,《冷暖人生》載譽無數,節目中輕鬆親切、從容大方的主持氛圍和風格,也成為陳曉楠獨有的個人標籤。

離開鳳凰衛視後,陳曉楠又陸續主持了一系列頗受好評的新節目,如《見字如面》《一本好書》等,但似乎沒有比「和陌生人說話」更令她熱衷、沉醉的事情。

陳曉楠說,「 每個生命個體都值得被尊重,每一段真誠的聲音都值得被傾聽。採訪的那一刻,我不是一個記者,只是一個在他們人生路上偶然相逢,願意坐下來聽聽的人。」

於是,她將節目的鏡頭再次對準了無數普通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愛恨情仇……也讓觀眾有了窺探生活背面,重新審視自我和周遭世界的窗口。

只是,選擇背向人聲嘈雜之處,探尋社會上每一個安靜而陌生的角落,仿佛讓《和陌生人說話》成為一檔註定「紅」不起來的節目。

但這也成就了它:過目只需半小時,忘記卻需要很久。

輪值主編:依梧

作者:任拾

編輯:月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ldKiXUBXUDM5GzGASX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