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名字」,都是寶藏|影視行業觀察

2020-12-27     文娛頭版

原標題:這些「名字」,都是寶藏|影視行業觀察

一部劇集,一部電影,一首歌,都可以是擁有無限開發潛力的IP。

近日,《國家寶藏》第三季在央視綜藝頻道開播,享譽數千年的國寶在全景舞台演繹中展現身姿,於社交平台引發熱議。節目在開播前便擁有話題熱度,一定程度上源於前兩季的口碑積累。

如果用一個時下行業熱詞來形容——《國家寶藏》正是一個擁有高口碑的「IP」。

近年來, 「取之不竭」的文學IP為影視化提供了豐富的故事基礎,而影視IP本身亦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長線「聚寶盆」。當下,影視IP的多方面開發,正在打開新局面。

0

1

內容產品的多元「用法」

2009年,「大秦帝國」系列的開篇之作《大秦帝國之裂變》播出,隨即《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以穩定製作水準將故事延續,不久前開播的《大秦賦》也自開播前便被賦予厚望。

系列化,是影視IP最為常見的運作模式。

在保證前作具有一定口碑與關注度時,後續劇集的開發便宛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天然獲取觀眾基礎。系列開發模式下,除《家有兒女》《大秦帝國》等劇集,還有不少系列電影,如《唐人街探案》系列、狄仁傑系列等。

綜藝方面,歷經大浪淘沙的「綜N代」同樣因形成風格穩定的IP,依靠品牌與情懷殺出重圍。上述提及的《國家寶藏》,以及《中國好聲音》《奔跑吧》《極限挑戰》……許多節目已走過多年,有穩定的觀眾,形成衛視的「招牌」。

對於影視IP來說,不拘於內容展現形式,還能夠突破原有圈層受眾、提升市場價值。在品牌塑造成功後,單一IP便能輾轉於各類娛樂產品中,造就新鮮感,展現旺盛的生命力:

電影、劇集先後出爐。如《神話》《山楂樹之戀》等影片,取得一定成功後便上線電視劇版本;《武林外傳》等經典劇集,也在後續推出電影版抑或「番外篇」。

真人與動畫打破「次元壁」。《秦時明月》等劇集來源自動畫IP;《唐人街探案》《恰同學少年》將改編動畫作品。

視覺與聽覺感官轉換。此前熱播的《白夜追兇》等劇改編為同名廣播劇上線;《同桌的你》《梔子花開》等傳唱度較廣的歌曲,也在數年後擁有了同名電影。

銀幕與舞台互為衍生。《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等影片均由話劇作品改編而來。

此外,還有遊戲、影視相互轉化等多種嘗試與實踐。

除了內容產品開發,影視IP也依託線下體驗店、主題公園等「走入現實」,介入文旅領域。如華誼兄弟等影視公司在進軍實景娛樂領域時,便為旗下所儲備的多部IP開發體驗項目。也有其他領域策劃者「相中」影視IP進而達成合作,如受年輕人歡迎的沉浸式密室在近年來「異軍突起」,電影《芳華》、劇集《長安十二時辰》等都曾授權打造實景密室,成為遊戲設定背景。

《長安十二時辰》實景密室(來源:新京報)

紀錄片、文化類節目近年來在線下活動方面動作頻頻。2020年11月,人文探索節目《登場了!敦煌》在北京推出「沉浸式進窟體驗」線下公益展,將線上多樣化的內容進行「還原」;展現書與書店故事的《但是還有書籍》,在上海打造出實體書店……這些主題各異的紀實節目,將配套打造的「體驗」與片中內容聯動,對觀眾來說便如同提供了「進入特定文化」的機會,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當一個擁有標誌性設定的IP被創造出來,圍繞其展開的一系列商業動作,能從中創造更多價值。一方面,節目可以打造新的「廠牌」,如《明日之子第四季》打造了「最強廠牌樂團」,在未來進行一系列活動;另一方面,IP本身能夠促進行業「生態」——《樂隊的夏天》兩年連推二季,節目、各個樂隊、唱片公司互相成就,將面對大眾市場的《樂夏》IP與小眾的獨立音樂緊密聯繫,拉動音樂節等市場走熱,同時反哺節目知名度。

可以看出,在當前的影視產業中,對IP的尋求與製造,已成為各方矚目的重要動作。

0

2

影視IP衍生還有大空間

在業內頻頻解構IP生態、探討如何開啟IP新動能的當下, 影視公司、網際網路平台等,正不斷介入從IP源頭到影視產業鏈各環節,從實踐中搭建影視IP產業鏈:

影視公司側重影視IP的實景娛樂開發。如阿里大文娛簽約阿里影視產業基地,意圖通過影視項目帶動影視基地持續運營及周邊文旅產業發展;華誼布局特色電影小鎮,將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作為重點發展業務,2020年國慶假期,華誼四處實景娛樂項目共接待遊客50萬人次。

視頻平台著力於構建一個以IP為核心的影視產業鏈閉環。騰訊將「新文創」作為文化維度的核心戰略,騰訊影業、新麗、閱文影視捆綁推出作品,包含多個IP項目;愛奇藝將原有的「雲騰計劃」升級為「雲騰計劃+」,用分成模式提高網絡文學作者收益,影視化開發既能孵化新的影視公司,也能發掘新銳創作者;B站立足自身優勢,真人影視IP改編國創動畫,完備IP開發和產業鏈的打造,《唐人街探案》《長安十二時辰》等作品正在進行動畫化開發。

綜上,國內影視平台、製作方對影視IP產業鏈的布局,大多還集中在IP價值的前端經濟,IP向商品化衍生(商品授權)和向空間化衍生(空間授權)的後端經濟還未多做計劃。而據《2019年中國娛樂內容IP衍生行業分析報告》,娛樂IP衍生品價值除了可以擴寬商業變現能力之外,還可以延長IP生命周期、豐富IP宣傳渠道,可見,IP衍生產業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主編:依梧

作者:烏龍茶 方糖

編輯:方有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3fqpXYBF7MU6wDE4Ov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