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桑西
人物生平
拉斐爾·桑西(Raffaello Santi,全名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1483年3月28日或4月6日—1520年4月6日),常稱為拉斐爾(Raphael),義大利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後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所能達到的巔峰。
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創作了大量的聖母像,他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安寧、協調、和諧、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
畫家吳尚講解
拉斐爾時期的其他人的聖母像畫作,不是像我們印象中那般的美麗,不太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直觀上感覺有些變形,灰暗的臉龐讓人感覺畫作透露一種陰森和詭異。
而拉斐爾的畫風比較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畫面中的聖母總是那麼的溫柔體貼,像拉斐爾本人一樣,溫暖著人心。據傳當時的梵蒂岡教皇都是拉斐爾的小迷弟一枚,聲稱要將紅衣主教的位置交給拉斐爾繼承,不幸的是拉斐爾沒等到那天就天妒英才的早逝了。
拉斐爾的父親雖然在拉斐爾11歲時離開了他,但他父親作為當時的畫家和詩人,結識了一些同期著名的畫家。而且拉斐爾受父親的藝術薰陶,摸索出自己繪畫風格並繼承父親優秀的繪畫基因。
16歲的拉斐爾成功拜入彼得羅·佩魯吉諾的門下,而佩魯吉諾又是安德烈·德爾·韋羅基奧的學生,所以拉斐爾就有了達·文西、波提切利等這些當時叱吒繪畫界的師叔們。
佩魯吉諾系統的教授了拉斐爾:如何繪畫、如何構圖、如何畫草稿、如何參考地圖以及如何細緻的去刻畫人物。當拉斐爾的繪畫水平超越佩魯吉諾後,開始學習達·文西的構圖、米開朗琪羅的人體表現等等。
有一次拉斐爾為富商妻子畫肖像,用了當時最昂貴的畫材,將貴婦的雍容華貴的身份描繪的惟妙惟肖。貴婦非常滿意拉斐爾的畫作,引薦他認識教皇,從此他從工匠階級蛻變成文化階級。(效仿了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
提到拉斐爾,就不得不提到這幅繪畫《雅典學院》!
這幅畫幾乎涵蓋了整個文藝復興,古希臘、古羅馬、包括當時的義大利,50多位哲學家、藝術家、科學家都悉數出席。
智慧女神——雅典娜
文藝之神——阿波羅
柏拉圖(紅衣男子)與亞里士多德(藍衣男子)
畢達哥拉斯(提出勾股定理的)
亞歷山大大帝
蘇格拉底
歐幾里得(發明幾何學)
托勒密
紅圈的就是拉斐爾本尊
將自己尊敬的兩位師叔放在中間位置,而自己則隱藏在畫面角落。
講解結束
這張是教皇為何要將紅衣主教繼承給拉斐爾,因為拉斐爾將教皇和聖母畫在一起,讓教皇倍感榮幸,「龍心大悅」!
盤點那些年拉斐爾的甲方「爸爸」另類需求的作畫
盤點那些年拉斐爾效仿達·文西的畫作
第2期回顧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