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阿片類藥物做全麻,是否可行?

2023-11-18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不用阿片類藥物做全麻,是否可行?

如果是10年之前,誰如果說可以不用阿片類藥物做全麻,別人一定會以為他瘋了。然而,隨著麻醉技術的飛速發展,這似乎是可以實現的。但是,這應該是在一定條件的前提下才能夠實現。

作為腫瘤醫院麻醉科醫生,胸外科手術是我們經常接觸的。如果是以前「開大刀」的手術,不用阿片類藥物也是不可想像的。但是,現在胸腔鏡手術的占比越來越大。

胸腔鏡手術又叫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是通過胸腔鏡在胸部打幾個小孔,把攝像頭放到胸腔,看到胸腔里的腫瘤的病變以及胸腔各個角落的情況,這種手術的優點主要是傷口較小、疼痛感比較輕、術後恢複比較快且不會有明顯疤痕。

正是因為這種手術創傷小,才給了我們創新的空間。在實施這種麻醉的時候,依靠局部麻醉的效果阻斷疼痛傳導。從人體解剖方面,我們知道掌管切割痛的神經都分布在皮膚以及皮下組織內。因此,理論上局麻完全可以阻斷疼痛。

隨著可視化麻醉技術的發展,神經阻滯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神經阻滯技術的應用,更是可以確保對患者疼痛的控制。

到了這裡,有人會問:局麻都可以了,還需要全麻嗎?

需要的。這種手術需要切開胸壁,植入胸腔鏡器械完成相關手術,因為涉及氣管牽拉和暴露、肺組織暴露等,所以需要充分麻醉。在非麻醉狀態下,患者會存在緊張或焦慮,以及對疼痛不耐受或配合欠佳的情況,這時手術無法進行。

其實,不用阿片類藥物,也是在臨床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來的。當實施全麻的時候覆合了局麻或者神經阻滯的時候,發現多給阿片類似乎意義不大。因為,這種情況下的循環都很穩定。甚至,會因為正常給的阿片類藥物而導致循環過度抑制的情況。

另外,不用阿片類藥物,也是大家注意到阿片類藥物可能對腫瘤患者是不利的。研究發現,免疫系統可識別並及時清除腫瘤細胞表達的非自身抗原,從而延緩腫瘤的惡性進程。

阿片類藥物可影響免疫系統的多個部分,包括自然殺傷(NK)細胞的活性,T和B淋巴細胞對有絲分裂原的反應,抗體的形成和分泌,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及細胞因子的表達,其顯著的免疫抑制作用加速了腫瘤的惡性進展。

如果是常年奮戰在腫瘤防治一線的朋友,都會知道腫瘤免疫的重要性。即使是很小的影響,我們都應該儘量避免。

如果不用阿片類了,那該怎麼麻醉?

如前所述,可以輔以局麻、神經阻滯,也可以使用非甾體、吸入麻醉藥、靜脈麻醉藥等藥物來完成全麻。

最後,還有一句忠告:不用阿片類藥物做全麻對麻醉醫師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一定要在確保麻醉質量的前提下嘗試先進的麻醉技術、麻醉理念。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鄭麗宏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38b91f1e67816dc73a962ee20bb3d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