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求助信號,藏在他們的「口頭禪」里,父母聽懂了嗎?

2023-12-05     老張育兒

原標題:孩子的求助信號,藏在他們的「口頭禪」里,父母聽懂了嗎?

在孩子心裡,父母是無所不能的「超人」,對父母有著莫名的信任!所以,在跟父母相處的時候,孩子會不由自主地透露心聲。

很多時候,孩子不經意間說出來的話,就是他們心底最真實的聲音。只可惜,父母卻沒有讀懂他們口頭禪里的言外之意。

有些孩子,他們不擅長求助,遇到困難或者挫折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不過,他們會下意識的說出來,就看父母能不能聽明白了。

孩子的這些「口頭禪」,都是他們的求救信號

第一句:我不想……

當孩子經常說「我不想……」的時候,很多父母只看到了孩子的不配合和叛逆,卻看不到他們對未知的恐懼。

試想一下,若是孩子特別勇敢,也特別自信的時候,又怎麼會說「我不想」呢?說到底,還是對某件事情沒有信心,所以不想去做。

身為父母,要聽得懂孩子的潛台詞。這個時候,不是逼著他們去做某些事,而是多給孩子鼓勵和支持,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適應能力。

聽到孩子說「我不想」的時候,父母要先耐心跟孩子溝通,聽聽他們內心的想法。緊接著,依照孩子的心理,給出正確的建議和引導。

第二句:我不是……

有一些孩子,特別喜歡把「我不是」掛在嘴邊,說明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產生了嚴重的懷疑和不認同。

迫切地想要證明自己,卻找不到自身的優勢所在,這樣的心理對孩子而言,就是一種莫大的折磨。

身為父母,要學會跟孩子溝通,並且引導他們看到自身的優點。很多時候,孩子需要來自父母的認可,這是他們加強自信和安全感的最好方式。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孩子的優勢出發,讓他知道自己並非一無是處。在熟悉的領域和事情上,相信還會做得很好,無形中也會提高自信。

第三句:我不要……

在大多數父母眼中,只要聽到孩子說「我不要」,血壓就蹭蹭往上飆。確實,用「我不要」開口的話,總是會讓人想到叛逆、不聽話。

可實際上,孩子說「我不要」的時候,並不是表面這麼簡單。這句話里的潛台詞是:我害怕……我不敢……我做不了……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對某件事情出現反感或者牴觸心理,肯定是這件事讓孩子覺得有壓力,或者不舒服,他才會說出「我不要」。

此時,父母不要急著發脾氣,而是耐心問問孩子,為何不願意去做。詢問原因之後,在針對性解決問題就好。

第四句:我怕……

一個簡單的「怕」字,就已經把孩子內心的膽怯展露無遺。顯然,他們內心的恐懼、膽怯,已經特別明顯。

此時,若是父母再聽不懂孩子的言外之意,真的有些不合格了!如此明顯的求救信號,父母理應給孩子幫助才行。

多給孩子一些陪伴,並且關注他們的情感需求。在陪伴的途中,給孩子語言、物質和行為上的鼓勵,讓他們慢慢克服內心的恐懼。

再不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戰勝他害怕的事情。父母在身後,相信孩子可以勇敢踏出第一步,很快就能變得勇敢起來。

對於孩子的求助信號,父母要正確理解和回應

聽懂了孩子的求助信號是第一步,接下來如何理解和回應,才是最重要的!這麼說吧,若是父母能給予孩子想要的幫助,會讓他們蛻變的更優秀。

首先:避免出現過度的反應。父母的擔憂、焦慮一定不能表現在臉上,更不能表現在行為舉止中,這樣更容易讓孩子害怕。父母,務必要保持冷靜,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其次:引導孩子積極面對。無論孩子是害怕還是恐懼,父母都要引導他們積極面對。困難和挫折就像彈簧一樣,若是孩子變勇敢了,那這些困難、挫折就會慢慢弱下去,然後被戰勝。

最後:給予支持和鼓勵。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未來成為優秀的人。只可惜,挫折教育、棍棒教育都不是最佳選擇。反倒是鼓勵和支持,更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他勇敢面對未知的事情。

生活中,要試著跟孩子成為朋友,聽懂他們話里的情感需求。身為父母,能為孩子做的事情很多,只要認真觀察、傾聽、溝通,都能及時發現孩子身上可能出現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8a7dbe67082f4ba12b9538894e9fc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