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嗎?千辛萬苦,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幫狗狗捂耳朵的可愛小孩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一條很可愛的熱搜:
狗狗被鞭炮嚇到縮角落,萌娃幫捂耳朵。
因為治癒性太強,所以直接被網友們頂上了熱搜第一。
視頻中,小女孩蹲在發抖的狗狗旁邊,戴著毛線手套的小手還捂錯了地方。
她一邊輕輕拍小狗,一邊念叨著:
「一會就放完了,放完就不放了,別怕啊。」
女孩說話時帶著些口音,咬字也不是很清晰,可語氣是溫柔的、安撫的。
拍視頻的媽媽說,小狗是對門家的,那天不小心被鎖在門外。
正好母女倆在門口玩的時候,遠處傳來了鞭炮聲。
小女孩本來也被嚇了一跳,躲到媽媽身後,抱著媽媽的腿。
但看到一旁的小狗瑟瑟發抖卻又無處可躲時,女孩就跑過去安慰小狗。
等到鞭炮聲停了,女孩還搖搖晃晃地給小狗跳了會兒舞。
評論區的網友們都在夸女孩可愛,說她善良、有同理心、共情能力強。
我被女孩的背影治癒,卻又突然想起前段時間那三個看著媽媽暈倒而無動於衷的孩子。
我們做父母的,都想要個知冷知熱的貼心寶貝娃。
沒人希望自己傾盡所有,養出一個「白眼狼」。
孩子們的天性其實都是向上向善的,可為何反應如此不同?
我想,其中很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
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是愛,還是冷漠。
「等你哭好了,我再跟你抱抱」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你身邊有哪些現世報的例子」。
別的答主講的都是些因果報應,唯有@胡小二,講的是她和她女兒的故事……
七八年前,胡小二剛做媽媽時,學了很多「科學育兒」理念。
比如當時非常流行的「娃哭不抱,不哭才抱」。
所以當女兒兩歲時變得愛哭愛鬧以後,胡小二就是這麼應對的。
她總是情緒很平靜地看著女兒:「你哭好了嗎?」
「沒哭好可以再哭會兒,哭好了再喊媽媽。」
如果女兒在哭泣的時候想要媽媽的擁抱,胡小二也會說:
「等你哭好了,媽媽再抱你吧。」
整個過程里,胡小二的情緒都很穩定,她不會批評女兒,也不會大喊大叫。
等到女兒說「媽媽,我哭好了」,胡小二才會抱著她分析、講道理:
關於這件事值不值得哭,以及「哭」這個行為,到底有沒有意義。
孩子哪裡能聽得懂呢?只是茫然地點點頭配合媽媽。
但這個方法確實讓胡小二省了不少力氣。
女兒即使哭鬧,也不會再持續很久。
胡小二覺得三兩歲的女兒已經能夠「自己消化情緒」了。
直到有一次,胡小二發燒了,身體很不舒服。
再加上剛和婆婆、老公鬧過彆扭,就一個人躺在床上默默流淚。
這時,胡小二的女兒走進房間,摸了摸媽媽的臉。
胡小二當時很想要一點安慰,就伸出手說要抱抱女兒。
女兒也很平靜,問媽媽怎麼了。
胡小二說:「媽媽好難過。」
女兒收回了自己的手,說了句:
「那你哭吧,等你哭好了我再跟你抱抱。」
躺在床上的胡小二瞬間崩潰!
她這才明白她對女兒都做了些什麼!
原來這麼長的時間裡,她竟然一直如此殘忍、如此冷漠!
孩子那么小,只能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難過和悲傷。
她向自己最信任的媽媽求助,卻一次又一次地被推開、被拒絕。
她不是自己學會消化情緒的,她是在媽媽的冷漠裡被迫學會壓制情緒的!
因為不被愛,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去愛別人。
胡小二根本克制不住自己的眼淚。
也是從這天起,她改變了和女兒的相處模式。
胡小二在知乎上寫這篇回答時,女兒上了小學。
性格活潑開朗,愛哭愛笑愛撒嬌。
看起來遠沒有小時候「乖巧懂事」了,但胡小二非常慶幸:
「還好一切來得及。」
有過胡小二類似做法的媽媽,並不在少數。
即便出發點是好的,但也實實在在傷害了孩子。
其實只要我們誠實地問問自己,願意被別人如何相待,答案就會浮現。
孩子要在家庭中被養育者好好地愛過,才能自然發展出施與愛的能力。
如果從小感受不到被愛,凡事都得不到積極的回應,生命里就只剩悲涼。
自然也不會有足夠的能量,去愛自己、愛父母、愛眾生。
「給小板凳揉揉疼」
父母的愛和看見,是孩子發展善良和同理心的源泉。
回到具體生活,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向善呢?
尹建莉老師曾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講過「給小板凳揉揉疼」的故事。
圓圓小時候常常會磕到小板凳上,疼得大哭。
換作我們,可能一邊安慰孩子,一邊打兩下小板凳「報仇」:
「壞小板凳!欺負我們孩子!以後還敢嗎!」
孩子破涕為笑,皆大歡喜。
但尹老師是怎麼做的呢?
她也是先安慰女兒,親親抱抱。
等圓圓狀況好一些,再像對待孩子一樣,帶圓圓給小板凳揉揉疼,告訴小板凳「馬上就不疼了」。
這樣一來,小板凳不再是傷害圓圓的「壞蛋」,反而變成了分擔者。
而且圓圓給小板凳揉疼時,注意力也被轉移,情緒很快就會好轉。
尹老師說:
「一個能給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對別人會有更多理解和愛心,遇到問題從不偏執於自己的理由和利益。
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讓她在當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證她一輩子不吃大虧。」
或許有的爸媽會擔心,「人善被人欺」。
但其實,培養孩子的善良和同理心,恰恰是為了更長遠的幸福。
一個小時候就能給小板凳揉揉疼的孩子,長大後自然也會是個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願意釋放善意的人。
而TA從生活中獲得的,也會是這些。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畢竟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