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吃蔬菜,也是很有講究的,這些雷區別再踩

2023-07-29     老張育兒

原標題:給寶寶吃蔬菜,也是很有講究的,這些雷區別再踩

從寶寶可以添加輔食開始,寶媽恨不得把自己認為所有有營養的東西,統統都「塞進」自家寶寶的肚子裡。

為人父母,就是想把好的東西,一股腦的都給寶寶。對於寶媽的這些操作,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

可問題是:你給寶寶吃輔食的過程,真的吃對了嗎?

今天,在寶媽群里看到這個問題,瞬間就迷茫了!一直以來,覺得自己是個靠譜的媽媽,會認真給寶寶挑選食材,準備輔食,每一步都不要交給別人。

可實際上,前兩天發生的事情,真的給了我當頭一棒:

最近是南瓜上市的季節,所以給寶寶吃了很多南瓜。當時就想著,南瓜的營養豐富,給寶寶熬粥、煮麵條,都是極好的。

可誰能想到,連續吃了四天之後,寶寶的皮膚開始變黃。特別害怕,就帶著他看了醫生,好在一番檢查後有驚無險。

醫生表示: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近期吃蔬菜的緣故。不用太著急,只要不再吃南瓜,寶寶的皮膚,就會慢慢變回來。

這些看似營養的蔬菜,真的要吃對

為了避免同樣的事情繼續出現,特意向醫生諮詢了一下。

才知道,除了南瓜之外,還有好幾種蔬菜,再給寶寶吃的時候,要儘量注意一些。希望更多的寶媽,不要出現跟我一樣的情況,實在太害怕了。

紅薯、番茄、胡蘿蔔、黃花菜、玉米、韭黃等蔬菜,也不要給寶寶多吃。不否認,這些蔬菜的營養都很豐富,確實能為身體補充更多養分。而且,這些蔬菜還自帶甜味,寶寶特別喜歡。

但同樣,這些蔬菜中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對於成年人來說,這是一種有益物質,對身體很好。對於年幼的寶寶來說,β-胡蘿蔔素反而是一種負擔,他們根本不需要。

過量的β-胡蘿蔔素,短期內很難消化,就會一點點堆積到寶寶的血液中。這也是為何,寶寶在長期且多次吃完這些蔬菜後,皮膚發黃的最大原因。

所以說,再好的蔬菜,還是要合理搭配。想要寶寶吸收更多營養,就要學會合理搭配食材,確保營養多元化,而不是單一的只吃某種蔬菜。

關於吃蔬菜,這些細節也很重要

1、別煮太硬

寶寶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在給他們準備蔬菜輔食時,最好能多煮一下。

別看只多出幾分鐘,對寶寶來說卻完全不一樣:軟爛的食物,更易於寶寶咀嚼,也不會影響營養的吸收。重點是,安全係數更高,不用擔心寶寶在咀嚼和吞咽的過程中,傷害到氣管。

溫馨建議:綠葉蔬菜,就不建議煮的太久,不然就會釋放出亞硝酸鹽,反而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2、別吃太多

還是那句話:再好的東西,都不能貪多,尤其是給寶寶吃!

很多寶媽有些著急,總覺得寶寶要多吃蔬菜,這樣才能吸收更多營養。於是,就會想盡辦法給他們投喂,導致寶寶一次性吃的太多。

很想說一句:寶寶的腸胃功能不是太好,若是過量吃蔬菜,反而會增加腸胃負擔,不是一件好事。

和所有輔食一樣,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添加方式。不僅要保持少量多次的喂養原則,而且還要先從蔬菜泥開始,讓寶寶慢慢適應蔬菜的味道。

溫馨提醒:蔬菜的種類很多,寶媽也要學會更換搭配。尤其是不想寶寶挑食的寶媽,更要從小培養他們接觸多種蔬菜。

3、別吃太晚

什麼時候給寶寶吃蔬菜呢?其實這個問題,很多寶媽到現在也沒有弄明白。

剛開始加輔食,應該從米粉開始,而且還要儘量稀一些,畢竟從母乳或奶粉過渡到米粉,寶寶有個適應的過程。

緊接著,每隔一周,可以適量給寶寶添加新的輔食。包括蔬菜,也是先將它做成蔬菜汁,加入米粉中,讓寶寶適應。慢慢的,才能單獨做成蔬菜泥。

至於添加的時間,其實在寶寶吃輔食之後的一個月,就可以考慮吃蔬菜了。尤其是綠葉菜中的營養,真的特別適合寶寶的發育。

所以說,綜合考慮之下,給寶寶吃蔬菜的時間,還是別太晚了。畢竟,這關係到寶寶的健康發育情況,相信寶媽也不願意拿健康開玩笑吧。

準備給寶寶添加蔬菜的寶媽,這些喂養小細節,一定要牢牢記在心裡。

那些黃色蔬菜,要少量食用,可以搭配其他蔬菜一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a59c6cd639d2c243f92b7cdbc3d2a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