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種情況:
明明假期什麼都沒做,休息了好幾天,但還是覺得很累,做什麼都提不起勁;
外表看起來似乎還很正常,但是內心早就陷入掙扎,很糾結也很痛苦;
總是想得很多,但卻很少行動,身體雖然沒有勞累,但是情緒卻付出了巨大的勞動。
如果你也有以上狀況,說明你可能已經陷入「精神內耗」。
「精神內耗」這個詞這幾年很火,然而很多人並沒有把這個當回事,以為這只是情緒問題,過幾天就好了。
然而情緒內耗若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持續不斷地過度思慮,就會引發軀體化的病症。
比如出現控制不住脾氣、胸悶胸脹、記憶力下降;
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失眠、腸胃不適的情況。
內耗開始只是精神問題,後來卻變成了身體內耗。
當精神出現「內耗」的信號時,說明你真的該放過自己了。
人生總不會是事事順心的,內耗因此非常平等地出現在每個人的生活里。
同事小月分享過自己在上家公司的經歷。
公司是一個全球500強公司,工作節奏十分緊湊,每天兩點一線,還要熬夜加班到12點,生活是根本沒有的,即使周末也要在家裡工作。
每天都在繃緊神經,這讓她不堪重負,她一度陷入神經衰弱的狀態里。
她跟領導反饋工作的強度,領導不以為意,反而跟她賣慘表示他的日子也不好過。
然後對她許諾一個年底的升職機會。
當她跟朋友傾訴工作的苦惱,朋友卻表示,雖然工作辛苦,但是掙得多啊,為了這份高薪,你再堅持一會。
在家人眼裡,小月是個非常要強的孩子,工作很體面,收入也高,比所有人活得都好。
小月滿腹的委屈,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地方,她只能在內心裡,獨自消化這些情緒,即使內心已經狂風暴雨,但在眾人面前也要佯裝堅強。
這樣的日子過了大半年,還沒有撐到年底,她卻首先「病」倒了。
剛開始她只是經常忘事,後來出現總是上不來氣的感覺。
她去醫院檢查,並沒有什麼毛病,醫生只是建議她不要熬夜,要多休息。
小月也想休息,但工作總是山一樣地壓過來,似乎總也做不完。
她很想有一天能夠停下來,沒有工作安排,也沒有任何行程。
「大不了就辭職唄,又不是找不到其他工作了。」
但她知道,父母很希望她在這家公司上班,在親戚面前,這份工作一直都是耀眼的光環。
她只能拖著這副軀體向前走著,等到撐不下去了,然後終於倒下。
《反內耗》一書中有這麼一段話:
知道卻做不到的糾結背後,是無止境的自我戰鬥。
而當身心資源全部用於自我戰鬥式的內耗時,我們無力應對哪怕一點點的挑戰,也無力做出任何有意義的改變。
當你一直處於情緒內耗的深水裡,找不到任何救命的浮木,越掙扎就會越痛苦,直到被完全吞沒。
有些人遭遇壞情緒之後,他們會通過分析、疏導、解決等方式,就可以把糟糕的情緒代謝出去。
而在另一些人的觀念里,當負面情緒來襲,他們沒有任何防禦、對抗機制,面對外界的情緒風暴,他們什麼也做不了。
情緒的內耗,不過是各種性格缺陷的外在顯現罷了。
生活中,導致情緒內耗的產生,大致是以下這幾種情況:
1.不斷精神反芻
很多人遭遇負面情緒事件之後,會不斷地回憶當時的痛苦遭遇。
由於無法放下這種精神苦痛,腦海里一遍又一遍復刻當時的場面,如同酷刑般再次經歷過去的糟糕情緒。
事情雖然只發生了一次,精神的摧殘已經重複無數次。
這樣不斷的精神反芻,不斷耗費內心的能量,將人囚禁在痛苦的回憶里,難以走進新的生活。
2.凡事總往壞處想
你一定見過這種人,事情還未發生,他們已經預設了最壞的結果,並提前代入這種結果帶來的負面體驗。
他們被這種還未發生的未知恐懼嚇垮,不敢做出任何改變和行動。
最後,想像中的壞結果,變成了現實中的壞消息。
3.完美主義的期望
現實中有一種人,對別人很寬鬆,卻對自己很嚴苛。
他們要求自己,事事盡善盡美,稍有不及預期,就在內心對自己大肆苛責,甚至狠狠「懲罰」自己。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他們都保持著這種低落的情緒狀態。
當我們持續出現精神內耗的狀態之後,輕則影響自己的情緒健康,重則導致抑鬱等情緒崩潰的情況。
想要解決性格缺陷,首先要做到的是找到問題癥結所在。
正如《我們內心的衝突》中有句話:
我們越是正視自己的衝突,尋求解決的方法,就越能獲得內心的自由。
我們越是正視自己的衝突,尋求解決的方法,就越能獲得內心的自由。
只有發現問題,才能對症下藥;只有直面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每個人性格都不是天生完美的,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我們去克服和調整。
如果你能正視問題、解決問題,人生就會進入下一個level;
但如果你只是逃避或沉淪,那麼痛苦的考驗便會一次又一次重演。
想要解決問題,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
1.課題分離
學會將事情和情緒分離。
當事情發生之後,我們首先認識到,令人痛苦的是現實的處境。如果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那麼痛苦的情緒就會一直發生。
負面情緒是現實世界的結果,對解決問題毫無作用。
想要終止情緒痛苦,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2.接納自己
情緒內耗的出現,很多是因為人總是喜歡為難自己。
他們一遇到問題,就習慣用情緒內耗來懲罰自己。
這類人不能夠正視性格的缺陷,無法容忍自身的問題,歸根結底,他們無法接納真實的自己。
完美是一種追求的理想狀態,但現實中的每個人,都因為各種不完美才變得獨一無二。
接納自己能力有限,允許自己犯錯誤,承認自己的失敗,這是生活最終告訴我們的幸福法則。
3.提升認知
不得不承認的是,大多數情緒問題,都是因為智慧不夠。
由於認知有限,因此看事情只有短淺一層,看不透問題的核心;
因為見識淺薄,所以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能任由情緒泛濫成災。
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才不會固守在狹隘的世界裡以己度人。
多讀書提升自己的認知,當你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複雜性,就能理解了很多以前想不通的事情。
情緒內耗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允許自己任其俘虜,耽溺其中,並讓生活陷入一團糟的境地。
我們需要時刻觀照自己的內心,一旦發現問題,就要儘早解決。
而每一次情緒問題,都是我們認識自己的機會;
每種情緒背後,都藏著一個真實的自己。
當我們找到情緒的來由,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解藥。
千萬不要逃避、懼怕自身的問題,我們需要正視它,接納它,然後才能真正地與之握手言和。
這才是停止內耗,最根本的辦法。
點個 【在看】,願你停止情緒的內耗,掌控自己的人生,擁有自在的生活。
十點讀書開視頻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視頻里學知識
歡迎點贊關注
本期解讀:李商隱《無題》
作者 | 蘇善書,不會講道理,只會說故事。
主播 | 佳音,十點讀書籤約主播。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