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破金氏世界紀錄,他不到一天竟種植3萬多棵紅樹!

2024-05-10   中國綠髮會

原標題:為打破金氏世界紀錄,他不到一天竟種植3萬多棵紅樹!

「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小編近日讀到一則報道:一名澳大利亞人試圖通過種植紅樹林打破金氏世界紀錄。他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在肯亞一片沒有植被的潮間帶種植了3萬多棵紅樹。肯亞海洋與漁業研究所的首席科學家和紅樹林專家Dr JAMES Kairo針對此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這次為了創造吉尼斯紀錄的聲勢浩大的紅樹林造林活動(並且進行了官方直播)乃緣木求魚,實則白費功夫,原因在於他忽視了植樹地點的選擇,此次植樹是在一片沒有植被的開闊沙地。而這一地區為與陸地紅樹林接壤的沙地。這些地方是紅樹林生態系統的天然缺口,在退潮時鹽度和乾旱度極高。他認為,由於極端的鹽度和旱度,新近種植的紅樹林將全部枯死,因此無法創造新的金氏世界紀錄。

圖:廣西的紅樹林。攝:中國綠髮會生態文明思想建設工作委員會

2023年10月18日,全球紅樹林聯盟(Global Mangrove Alliance)和藍色碳倡議(Blue Carbon Initiative)聯合發布了《紅樹林恢復最佳實踐指南》(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angrove restoration)。該指南貫穿的綜合性方法強調了生態恢復,特別是在涉及當地社區並基於最新科學見解的情況下,植樹並不總是必需的。成功的恢復,更多地依賴於創造適宜紅樹林自然生長的條件,並僅在必要時使用「植樹」來輔助或豐富自然恢復過程。成功的恢復需要我們創造適宜紅樹林自然生長的條件。(參見文章:全球紅樹林聯盟發布《紅樹林恢復最佳實踐指南》)

我國領導人也曾指出,要充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沙則沙、宜荒則荒。」其實,在我國,類似的案例也屢見不鮮。前車之鑑尚歷歷在目,上海南匯東灘濕地此前轟轟烈烈地開展大規模人工植樹活動,曾經被列入中央環保督查對象。南匯東灘是上海獨樹一幟的生態寶地,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尤其是鳥類多樣性。大規模「植樹」並不等同於「綠色發展」。並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種樹、應該種樹;當地的原生態是濕地、灘涂,應該保留和尊重,不能以植樹的名義、以生態的名義惡劣破壞當地的典型生態。

我國領導人近年每年的植樹節活動中都強調植樹要講科學,要因地制宜,不能脫離實際。「既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堅持科學綠化、規範引領、因地制宜,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之路,久久為功、善做善成。」 因此,科學植樹、確保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植樹,是生態文明思想的內在要求。

當然,也有地方對於破壞了紅樹林然後就規定了要進行三倍補種,這一舉措同樣值得商榷。疑點在於:1)是否是在合適的位置進行補種?2)紅樹林補種的總規模是否超過當地近期歷史上所生長的紅樹林的規模?

圖:廣西的紅樹林。攝:中國綠髮會生態文明思想建設工作委員會

紅樹林及其所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自不必多說,但罔顧自然環境和條件,「運動式」、「指標式」乃至博取關注和名利的「競賽式」種植紅樹林皆不可取。

以下為肯亞海洋與漁業研究所的首席科學家和紅樹林專家Dr JAMES Kairo對於此事的觀點文章,與大家分享。

拉穆縣需要協助再生的退化紅樹林區 POOL| NATION MEDIA GROUP

事實與現狀

  • 紅樹林捕獲和儲存的碳比陸地上的紅樹林多10倍。
  • 幾個世紀以來,肯亞沿海地區的紅樹林一直被採伐和交易。

2024年4月24日,《民族日報》(Daily Nation)刊登了一則一名澳大利亞人試圖通過種植紅樹林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的報道。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他在一片沒有植被的潮間帶種植了3萬多棵紅樹。(註:《民族日報》(Daily Nation)創辦於1961年,是肯亞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該報隸屬的民族媒體集團(Nation Media Group),是肯亞影響力最大的媒體集團之一。)

這項活動由肯亞林業局、保護組織和社區領袖共同監督,並在國家電視台和社交媒體上進行了現場直播。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種植地點是如何選定的?種植是以科學為指導,還是僅僅為了宣傳?我們真的創造了新的紅樹林種植世界紀錄嗎?

這次活動讓我想起了高中的數學課。老師會根據我們使用的正確方法和得出的答案給我們打分。在紅樹林種植練習中,方法和預期結果都是零分。儘管進行了宣傳並使用了資源,但結果還是如此。

讓我來解釋一下。在我3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我研究過世界各地的紅樹林管理。我們在夸萊縣加濟灣的種植園屢獲殊榮,也許是地球上研究得最好的紅樹林。科學家、從業人員和學生從世界各地來到加濟村,研究紅樹林恢復實踐。事實上,加濟村距離澳大利亞人開展紅樹林造林活動地點僅15公里。

為什麼選擇紅樹林?

紅樹林是一種非同尋常的森林。除了在地上和地下儲存大量的碳之外,紅樹林還提供可收穫的木材和非木材產品,支持漁業,保護海岸線不受侵蝕。正是由於紅樹林的碳儲存潛力,各國政府、私營部門、民間社會和公眾都希望恢復退化的紅樹林,以造福氣候、社區和生物多樣性。

紅樹林捕獲和儲存的碳量是陸地森林的10倍。幾個世紀以來,肯亞沿海地區的紅樹林一直被採伐和交易。20世紀50年代,紅樹林樹杆、木炭和樹皮在肯亞出口產品中排名第三。1965年至1982年間,平均每年出口670,000根紅樹林樹杆;1981年出口最多,達到4,000,000根。

由於森林過度開發,1982年總統下令禁止出口紅樹林樹杆;此舉對沿海居民的經濟造成了巨大影響,尤其是在拉穆。

國家紅樹林管理計劃

為了規範紅樹林資源的利用,政府制定了國家紅樹林生態系統管理計劃。該計劃為2017年至2027年期間紅樹林資源的恢復、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了路線圖。根據該計劃,肯亞有6萬公頃的紅樹林,其中70%位於拉穆縣。由於人為和自然因素,肯亞至少有40%的紅樹林已經退化。該計劃詳細說明了這些退化紅樹林區域的位置以及每個沿海縣的優先行動。

紅樹林的管理需要不同學科的專業知識。因此,管理計劃建議成立國家和縣紅樹林管理委員會,就紅樹林保護相關問題向政府提供建議。這些委員會應就採伐配額、恢復計劃以及紅樹林地區轉為其他土地用途等問題提供建議。

影響恢復成功的因素

很難歸納出成功恢復紅樹林的種植地點,因為這完全取決於當地的環境條件和要種植的物種。水文系統是影響重新種植的紅樹林幼苗存活和後續生長的最重要因素。到達目標恢復地點的海水量將決定該地點的鹽度水平和適合在那裡生存的物種。這名澳大利亞人在種植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這一因素。

肯亞的紅樹林有九個樹種。根據潮汐和鹽度的不同,這些樹種在潮間帶以單一或混合的形式存在。這名澳大利亞人在夸萊縣植樹的地點是一片沒有植被的開闊沙地。肯亞海洋與漁業研究所(KMFRI)已將這一地區繪製為與陸地紅樹林接壤的沙地。這些地方是紅樹林生態系統的天然缺口,在退潮時鹽度和乾旱度極高。由於極端的鹽度和旱度,新近種植的紅樹林將全部枯死,因此無法創造新的金氏世界紀錄。

本可以做些什麼?

這只能歸咎於監督此次行動的肯亞森林服務局(KFS)官員。肯亞林業局本應提供需要協助再生的退化紅樹林區域。這種退化的地點是存在的,尤其是在蒙巴薩縣;在那裡本可以開展紅樹林恢復行動。沿海地區正在開展許多紅樹林再造林活動,涉及不同的利益相關方,如當地社區、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私營部門和資助機構。然而,這些活動面臨著許多運作上的挑戰,導致失敗。90%以上的紅樹林恢復失敗都與物種-地點匹配不佳、地點條件極端變化和缺乏監測有關。這名澳大利亞人此次的植樹行動也將面臨物種-地點不匹配的挑戰。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肯亞海洋與漁業研究所(KMFRI)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其他機構的支持下,制定了地區紅樹林生態恢復指南。這些指導方針介紹了逐步恢復紅樹林生態的方法。它們全面分析了當前的情況,分享了當地的最佳機構安排和利益相關者參與機制方面的經驗教訓,從而能夠高效地實施恢復項目。肯亞海洋與漁業研究所(KMFRI)已著手將指南本土化,以適應當地的條件和經濟。

參考資料:

https://nation.africa/kenya/health/no-record-is-achieved-by-planting-mangroves-in-the-wrong-areas-4612014

全球紅樹林聯盟發布《紅樹林恢復最佳實踐指南》

https://mp.weixin.qq.com/s/PoiBXTDc1AHC3p-R6zff6Q

「紅樹林三倍補種」未必正確|其它類型生態系統同樣重要

https://mp.weixin.qq.com/s/kxVJY5sSdfUCazXUhTKc9Q

本文僅供資訊參考,不代表平台觀點。

歡迎轉發(請註明來源)。

文 | Samantha

審 | 綠茵

編輯 | Samant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