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老公開車拖行妻子20米:婚姻到底給女人帶來了什麼

2023-06-11     尹建莉父母學堂

原標題:出軌老公開車拖行妻子20米:婚姻到底給女人帶來了什麼

直播預告

預約按鈕,觀看直播

前兩天看見這麼一條視頻,嚇出我一身冷汗……

事情其實很簡單,兒童節前後媽媽帶著兩個孩子正高高興興逛街呢,突然撞見自己老公和「小三」在車上有說有笑的。

媽媽直接衝上去揪住「小三」的頭髮,結果老公開車拖行妻子二十餘米後才停下來。車開出去的時候,看起來十三四歲的大女兒和八九歲的小兒子還在後面追。

所幸是沒有造成什麼傷亡,但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媽媽始終拽著「小三」的頭髮不撒手,大聲向圍觀群眾控訴這二人的「罪行」:

「倆孩子都這麼大了,多少年了?都給他多少次機會了!」

「一分錢不給我,我給他買的這個車!」

「我一邊上班一邊擺夜市,我為了什麼?為了讓他養『小三』!」

這還不算完,老公穩穩坐在駕駛位上,任由妻子抓著「小三」的頭髮,嘴上說著一起回家處理。妻子直接拒絕,一邊讓圍觀群眾幫忙報警,一邊說:

「回去你得打我!」

「我怕回去挨打!」

好傢夥,出軌又家暴,這男人可真是「五毒俱全」。

圍觀群眾拽著「小三」的頭髮把她拖下了車,又把攝像頭對準男人,希望以此來支持這位媽媽爭取自己的權益,媽媽也沒退縮:

「倆孩子必須給我!」

「老家房子給我!」

「車也給我!」

鬧劇最終以警察介入告終,目前尚不知道視頻里這幾位作何打算。

我看了看評論區除了罵老公和「小三」的,還有不少人表達了 「恐婚恐育」的情緒:

「結婚率、生育率低是有原因的。」

「誰來保護婚姻中女性的權益?」

這眼熟的評論區,讓我想起了前幾天的一條熱搜:

一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的普通帳號,竟被大家評論說 「比看恐怖片更嚇人」……

帳號主人是個女孩子,起初常常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和閨蜜去吃下午茶、看話劇,會留心漂亮的落日與雲,畢業以後認真工作,還給人生第一張工牌拍照留念。

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卻又讓人有點羨慕,然而轉折點就在她決定離開上海,回家結婚生子做全職媽媽時,到來了。

她在社交平台的分享好像突然換了個人般,整日哭訴孩子難帶、老公不關心、婆婆計較,她覺得自己是 「最差勁的女孩子,最負能量的朋友,最討人厭的妻子」。

「恐婚恐育」的情緒再次淹沒了評論區,甚至來得更兇猛了:

「結婚是萬劫不復的開始。」

「不昏頭怎麼會去結婚呢?」

「真實經歷的恐怖片。」

「不婚不育保平安……」

好像是婚姻和生育把女性變成了這樣,辛勞苦痛,滿腹委屈,體面和自由更是奢望。

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分社會現實,可如果我們一股腦兒把女性陷入當下這個處境的所有原因,都推諉給外界,看似共情女性、體諒她們的不易,其實反倒會成為一種 否認女性主體性且剝奪女性選擇權的行為。

痛罵社會不公或丈夫不作為,與承認女性有選擇,以及鼓勵女性自身積極反抗、主動自救這幾件事,一點也不衝突。

出軌的男人和主動插足別人家庭的第三者當然該罵,可是罵完了然後呢?回到具體的生活里,接著指責那個負心又無情的老公嗎?

一方面拿他發泄自己的怨氣,一方面又情真意切地替自己感到委屈,一方面還想藉此要求孩子們感念自己的犧牲,永遠和自己站在一起譴責他們的父親。

把自己塑造得特別苦情,抑或是在鄰居同事同情的目光里整日垮著一張臉進進出出……

可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呢?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婚姻質量和家庭關係全都一塌糊塗,一家幾代人困在痛苦的漩渦里,沒有一個人輕鬆快樂,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

其實那個出軌的「渣男」壓根無關緊要,我只是覺得, 有時候是我們自己不肯放過自己

分享一個「爽文」小故事給大家吧。

網友A在結婚前就與老公商量好不要孩子,因為她本身沒有特別喜歡小孩,又非常在意自己的職業發展,再加上怕疼、喜歡健身等原因,老公考慮一番後答應了她。

沒想到婚後第二年,老公就因為頂不住自己父母頻繁催生的壓力,也開始說:

「生一個吧,我帶爸媽帶都行!」

「讓你去最好的月子中心!」

「不會影響你工作的!」

網友A懶得和老公扯皮,只問他自己想不想要,老公又考慮一番,說自己想當爸爸。

「那行。」網友A答應得挺痛快,過幾天拿出一套考核育兒理念的試卷,還有一堆她認可的教育學、心理學書籍,「卷子什麼時候能考滿分,我再生。」

老公想逃,推脫說讓自己爸媽帶,網友A就說那記得讓爸媽也看書學習下。

然後又雲淡風輕地補了句: 「子宮長在我身上。」

老公惱羞成怒想發火,她平靜地說:「或者離婚也行。」

老公瞬間像泄了氣的皮球,窩在沙發前啃起了《愛彌兒》……

我後來問過她,當時就那麼篤定老公不會和她離婚嗎?

她搖搖頭:「篤定的是我自己就算離婚了也能過得很好。」

除了考核教育理念,還有月子中心的選擇、育兒職責的歸屬……反正樁樁件件她都和老公講清楚,甚至拿去做了公證——如果網友A生了孩子老公就「翻臉」,會嚴重影響兩人的財產劃分……

個中拉扯、糾纏暫且不表,總之是一切準備工作都已就緒,網友A開始備孕。

等到孩子落地,網友A真的像當初約好的那樣,迅速重返職場和健身房,老公承擔了幾乎是全部的育兒職責,而她只需要每天下班回去專心帶娃玩一小時。

等孩子辦周歲禮時,網友A氣色紅潤,身材也已基本恢復到生產之前,而她老公,整個人瘦了一大圈,眼圈也黑得像剛被人揍了一拳……

之前說好會幫忙帶娃的公公婆婆,趁著新鮮勁兒陪了小孫女幾個月就找藉口說「高血壓犯了」「關節炎受不住了」,跑回家躲清閒去了。

等到老公好不容易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他們出面催生二胎,老公當場發火:「生個屁!」

說了這麼多,其實選擇怎樣的人生都可以,畢竟要為選擇負責的人,也只是你自己。

但如果想試試「爽文」人生,有幾個關鍵要素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 經濟獨立,至少能養活自己,作家亦舒早在《承歡記》中就指出,「一個女人,身邊沒有些許錢傍身,是完全行不通的,到老了只有更慘」。

如果目前就是全職媽媽,沒有收入來源怎麼辦?那至少 思想上要保持獨立

認可自己操持家務、照顧孩子的價值,不要認為自己是在「手心朝上討錢花」,理想情況是老公也和你保持同樣的認知;

更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有獨立的能力,而不是覺得只能靠丈夫垂憐或子女爭氣,自己才能獲得幸福。

「在生活上依賴別人,又希望得到別人尊重,那是沒有可能的事」,亦舒如是說。

額外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是,和錢包厚薄比起來,有沒有能 無條件信任你、支持你的家人也很重要。

老公出軌,他們的反應是「男人都那樣」「生個孩子他就收心了」嗎?

老公家暴,他們會說「忍忍就好了」「二婚沒人要你」嗎?

在這樣的聲音里,我們很難關注自己的感受,我們只會學著一起用外界的眼光來審視自己,不停壓縮自己的生存空間。

就像開篇那個當眾抓住老公出軌現行才決定離婚、爭財產的女人一樣,顯然這段婚姻帶給她的不快樂不是從這一刻才開始的。

她或許一早就衡量過,為了維持「完整家庭」這襲華美外袍,家暴可以忍,既要做家務又要賺錢養老公也可以忍,白天上班夜晚擺攤還能繼續忍……

直到大馬路上「捉姦」、當眾被拖行,華美外袍不得不掀翻,虱子四散逃開,於是才覺得再也沒有忍氣吞聲下去的必要。

為了面子、外界評價、虛幻假象而維繫婚姻,也不是不行,至少我們在這段關係里仍有受益。但主動讓渡自己感受、不在乎自己感受的人,就沒必要再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了。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每個人也只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心理學者李雪老師說:

女性要儘快走出第二性的催眠,不要將自己幸福與否的責任交託給男人,否則生命就開始枯萎。

通往幸福的責任人,只有自己,而且,自己就足夠了。

精神獨立的女人,是不再將幸福與否寄托在關係上的女人, 是自我負責的女人。

她追求幸福不再繞彎子: 我直接去創造我的幸福 ,為我的人生負責,有好的親密關係是錦上添花,沒有親密關係也照樣豐盛。

這樣的女人,是美好的珍寶,天然免疫精神不獨立的封閉男、媽寶男、渣男。

李雪,知名心理學者,「初心心理」創辦者。

邀您訂閱李雪老師親授課程:

《女性自我成長認知課:自剖越深 活得越真》

你將收穫一個心理上真正成年的自己,並且具有辨識力,識別出那些會「看上去很美」的婚戀、職場、人際關係陷阱,遠離渣人渣事,直接幸福。

原價99元,學堂福利,限時79元

3天後恢復原價

8節音頻課+1節答疑課

直接活在人生的真相中,很痛,

但會獲得真正的自由。

課程已全部更新完畢,可永久回看。

即可永久收聽課程。

作者介紹

王美文兒,努力多寫美文兒的大老王,尹建莉父母學堂原創內容編輯。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尹建莉父母學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轉載本文請在公眾號發送「轉載」。

點擊「閱讀原文」活在人生的真相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e610e4b6d9049762c64a7ad2815a1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