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能成功研製愛滋疫苗取決於「關鍵的第一步」——激活特異性免疫細胞,誘導廣泛中和抗體。杜克大學人類疫苗研究所1月4日發表在《細胞》上的研究顯示,他們已經在獼猴研究中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下一階段的工作將轉向人體測試。
「保護性愛滋病毒疫苗需要以人類抗體為基礎。這項研究證實,在結構和遺傳水平上,研究中的動物體內抗體與人類抗體相似,」該研究第一作者、杜克大學人類疫苗研究所副主任Kevin O. Saunders博士說:「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從這裡開始,我們只需將疫苗的其他組成部分組合在一起。」
在早期的工作中,研究小組從個體中分離出自然產生的廣泛中和抗體,然後回溯抗體和病毒經歷的所有變化,以達到天然抗體及其在HIV包膜上結合位點的起源點。根據這些知識,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分子,可以誘導產生模仿天然抗體對抗愛滋病毒的抗體。
四年前,Saunders博士和他的同事在《科學》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在研究中證實,猴子在接種了這種改造免疫原後會產生中和抗體,但不確定這些抗體是否像人類疫苗所需的廣泛中和抗體一樣。現在,在當前研究中,研究人員製造了一種新的、更有效的疫苗,並將其注射到猴子身上。這一次,他們發現在結構和基因上,動物體內產生的中和抗體和人類所需的抗體相似。
「我們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現在我們有了原子級別的細節來證實這些發現,」Saunders博士說:「這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