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間,這些食物再有營養,也要儘量少吃

2023-06-13     老張育兒

原標題:坐月子期間,這些食物再有營養,也要儘量少吃

坐月子,是我國的習俗。

對於女人來說,坐月子就像「二次投胎」一樣,對身體特別關鍵。

若是月子沒坐好的話,日後身體會出現很多問題,也就是所謂的「月子病」。

說起傳統的坐月子,除了注意保暖之外,飲食也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老一輩的思想中,坐月子就是要「大補」。她們覺得,女人生產之後,身體都比較虛弱,再加上還要喂養孩子,一定要補充營養才行。

還記得生產後的第二天,媽媽和婆婆就輪番上陣,準備了各種滋補的湯湯水水,以及雞蛋、紅糖等物品。最初,還耐著性子吃了兩頓,可後來實在吃不下,還為此跟老人發生爭執。

不可否認,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確實很高,也是老人的一番心意。但是產後吃這些食物,對身體沒有好處,反而都是壞處。

如今,無論是坐月子,還是養育孩子,都講究「科學」。時代在進步,但很多老人的思想,卻還是停留在「解放前」。

那些看似有營養的食物,對於產婦來說,一點都不友好。悲催的是,很多老人總是用自己的慣性思維去要求產婦,到頭來兩敗俱傷。

補充營養的方法有很多種,但絕對不是老人以為的大魚大肉,或者湯湯水水。接下來,盤點一些不適合產後吃的食物,希望所有新手寶媽都能注意。

這些食物,產後媽媽別最好別吃

第一種:各種滋補的湯類

直到現在,只要看到豬蹄湯、鯽魚湯,就能想起坐月子的那段時間,忍不住有些噁心。

除了坐月子,新手媽媽還有另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喂養孩子。家裡長輩每天燉湯,目的也是促進乳汁分泌,確保孩子的口糧充足。

若是偶爾喝一兩頓湯湯水水,其實無傷大雅,對身體也有一定的好處。可要是一日三餐,都喝這樣高營養的湯水,真的讓人招架不住。

過量的湯湯水水,產後寶媽不僅無法吸收裡面的營養,而且還可能出現營養過剩、不吸收的情況。到最後,受罪的都是產婦自己,一想到乳腺堵塞,都忍不住打寒顫,太疼了!

第二種:吃不消化的食物

產後很長一段時間,產婦的身體都比較虛弱,身體還沒有恢復到生產前。她們各方面機能,都是比較滯後的,需要區別對待才行。

這個時候吃東西,要以容易消化、容易吸收的食材為主。牛肉很好、堅果也很有營養,但是在產後初期,最好還是先別吃。

這些食材,它們除了營養豐富之外,還有個共通點,那就是:不好消化。吃進肚子裡,反而會加重腸胃的負擔,不是一件好事。

第三種:過於堅硬的食物

相信大家都知道,產後要準備專用的牙刷、牙膏,目的就是為了保護產婦脆弱的牙齒和牙齦健康。

產後,因為帶孩子的緣故,身體的鈣元素很容易流失,因此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牙齒酸痛、鬆動等問題。

所以,在食物的選擇方面,要以半流食和鬆軟為主。太堅硬的食物,對牙齒的傷害特別大,不推薦。

最怕的是,等到過了月子期,牙齒會留下酸痛的後遺症,嚴重影響日後的進食問題。

適合孕期的食物推薦,寶媽要多了解

既然知道了產後不能吃哪些食物,那大家一定想知道,哪些食物更適合產後食用吧?秉著公平的原則,推薦一些特別適合產婦的食物。

1、魚類

不太推薦孕婦喝過多的魚湯,但若是把魚肉清蒸,還是特別建議的。

魚肉的營養豐富,口感又很軟糯,特別適合月子裡食用。重點是,魚肉特別容易消化,不會給孕婦帶來負擔。

2、雞蛋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坐月子時都以雞蛋為主。

其實放在現在,雞蛋也是坐月子的首選,因為不管過去多久,它的營養價值,都不能被替代。

不過,考慮到產婦的身體,雞蛋不宜多吃,每天一兩個就好。而且,烹飪雞蛋的方法,也以白水煮、蒸蛋羹為主。

3、小米粥

要說營養,又容易消化的主食,小米粥絕對首當其衝。

坐月子的前幾天,產婦的消化能力還沒有完全恢復,多喝一些小米粥,還是很不錯的。

老祖宗留下的規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也就是所謂的「存在即合理」。追求科學坐月子沒有錯,但前提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洗碗所有的產後媽媽,都能保護好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ef7e0e9d45cf437c616024f8d2742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