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率為什麼這麼高?是因為你沒有學會這一點

2019-08-17     宸冰讀書

《親密關係》中說到:通過正確的溝通技巧,衝突可以比較不像爭鬥而更像是一種舞蹈——舞蹈必須通過舞伴的相互合作才能實現,你必須說服其他人成為你的同伴。

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歸根究底是因為我們在溝通過程中的情緒表達有問題。

我們總是把自己最好的狀態展現給別人,總是把壞情緒留給家人。

我們總是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引起彼此之間的矛盾和懷疑。

我們總是不知道該怎樣調節自己的情緒,從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變得抑鬱,變得害怕與人溝通交流,產生一種社交恐懼。

今天讓我們跟著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藍斐歷老師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更好地表達情緒,情緒的表達方式又有哪些呢?你又比較適合什麼樣的情緒表達呢?

藍斐歷 宸冰

宸冰:因為我自己也在各個大學講課,一年要講上百場的講座,所以我有時候會發現有趣的事情:你永遠吸引的是那些共振的人,跟你有相同的認知的人,你可能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他完全迴避這件事,但這些人去聽的時候,你對他的啟發,我關心的是當下他的收穫很多,或者他被你啟發了,他被你激活了,他能堅持多久呢?

藍斐歷:我覺得比如說一個周末的課程大概最長能堅持六個月,但有時是一個星期、三兩天。

宸冰:他們會反饋給你嗎?

藍斐歷:會,但是核心的點是為了讓他一直持續下去,需要告訴大家你要真正的改變,需要慢慢地改變。所以如果那些去聽一個培訓的人覺得這應該改變我的生活,這是不可能的,是沒有意義的。

宸冰:而且更重要的是單方面的改變也不可能改變生活。

藍斐歷:對,要不斷地去做新的事情。如果我去培訓,會帶一個本子,寫下一些關鍵的詞或者一些我覺得很重要的概念,然後之後接下來的一兩年就會規劃,我什麼時候要用到這個東西。或者每個星期都規劃我什麼時候用,那樣我就可以持續地做。我現在在做很多我以前過的作業,我給自己一些作業,這些作業是鮑勃兩位作者給我的一些作業,我會一直做。我們設計的課程都是一年,我有一個一年的課程,兩個兩年的課程,那些影響會更大,但我們很多學生會用一輩子來上課。

宸冰:上完課的結果呢?

藍斐歷:上完課的結果是要改變一點點。

宸冰:上了那麼長時間的課才改變了那麼一點。

藍斐歷:我是說一個課程不是一門課,我說的是一年的課,我覺得你可以差不多改變,有一些很明顯的變化。

宸冰:比如說直接一點說,他改變了什麼,他的性格或者他的情緒表達,或者他的情緒控制能力。

藍斐歷:我覺得情緒表達是一個非常大的能力。情緒表達的能力有四種:一種是了解自己的情緒,第二種是願意表達,第三種是願意讓他嗨起來,第四種是安慰自己。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能力,我們會幫他們去認識他們的缺點在哪,哪裡需要補充,一年的課程之後他們的變化超級的大,還有一些客觀的標誌,比如他們的工資一般會高,而且我們的離婚率特別低,現在美國的離婚率超過50%,現在一個美國小孩長大,絕大部分是只有一個父母,這個很可怕的一個現象。

宸冰:中國應該也是蠻高的。以前中國人會為了孩子去忍,但隨著今天社會的變化,人們生存能力的提高之後,就不需要為這個去忍。很大程度上,絕大多數人是因為這個才忍的:我自己是不是能夠獨立撫養我的孩子,這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如果這個不是問題的話,可能就不需要忍 。但事實上,無論是美國的離婚率,還是中國的離婚率,我覺得至少有20%的機率是本來不需要離婚的。

藍斐歷:同意,我覺得高於20%。我們專業水平的課程是小於4%,所以現在主要是教會他們這些規則,教他們的一些工具,使他們可以走下去,而且他們的婚姻會越來越好。如果一直吵架對孩子不好,但其實不是吵架的問題,這是我們關係的質量,我們幫他們去提升他們的質量,孩子也會更好。

宸冰:我們之前也講過另外一本書,叫《非暴力溝通》,你不要去用那麼極致的東西,可能要冷靜、要觀察、要去體會,然後說出真實的感受。它其實表達的內容都差不多,但你會發現為什麼人們在這種親密關係當中往往會願意把一些最不好的一面給自己最親密的人看,反而我們會在外面溫文爾雅。

我們倆在這兒正襟危坐,就算吵架,也不會吵得太過分,我們心裡會有一個準繩,會對這個關係有種界定。但在親密關係中,人們一方面會去完全地袒露自己,覺得這是安全的;另外一方面,又會肆無忌憚地傷害他。所以這個能力和吵架的能力是息息相關的,是成正比的。

藍斐歷:我們長大之後,基本上整個性格都是受童年的影響。小時候父母怎麼對待我們,原生家庭的問題,他們怎麼看世界,這些事情都會影響到我們長大之後對世界的看法和性格。我們就不會把假的一面給別人看,但我們會在那些真正愛我們的人面前表露出來。

宸冰:我們會覺得我有權利這樣做。因為我的聽眾,我的讀者,我的很多粉絲都是女性,我們觀察到一些女性,她會覺得如果這個男性在親密關係當中,不能包容我最真實的一面的話,我認為他不夠愛我。

藍斐歷:裡面有一個愛情的迷思。如果他不能接受我這些缺點,就不是愛情。如果他不能接受這些,我可以去調整自己,但如果他真的不能接受真實的我,那確實可能是不合適。

宸冰:所以我們要用真話去試探對方愛的底線嗎?

藍斐歷:我覺得不用測他的底線,但是要讓他了解。

宸冰:所以我們真的可以在另外一個人面前,無比真實地袒露自己嗎?

藍斐歷:但是要負責任,要合適的表達。

宸冰:合適的界限是什麼呢?

藍斐歷:探索,而且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傷害,他有沒有傷害到對方,有沒有傷害到她,如果是傷害到她,我會多考慮一下;但是傷害不到她,我就可以去嘗試。

宸冰:很多人是偷偷的去嘗試,對方是不知情。

藍斐歷:一定要去跟他說我在嘗試這個事情,而且我在學習一個新的事情,那樣我才能比較公平的對待。

宸冰:每個成年人都應該對自己有一個這樣的要求嗎?我要清晰的知道我是不是突破了對方的底線,我是不是有權利把我所有的煩惱、我的勞累、我的辛苦、我的不滿都要對方來承擔?

藍斐歷:不是對方來承擔,而是讓對方了解,我覺得這個區別很大。

宸冰:承擔和了解的界限和區別是什麼呢?

藍斐歷:我的憤怒或者我的不快樂可以告訴對方,但對方沒有責任一定要幫你處理。

宸冰:但是百分之百對方會認為你說這些就是想讓我承擔責任。

藍斐歷:男的會,女的不會。

宸冰:男的聽完之後頓時第一個反應就會說:你那個問題不是我造成的,為什麼要讓我來承擔,比如你在工作單位被領導訓了,生了一肚子氣,被扣了工資,你回來沖我抱怨,我會覺得不是我的錯,你為什麼要跟我說這個。絕大多數的關係是這樣的。

藍斐歷:比如一個女的跟一個男的說,男的會很緊張,他要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女生本身不想讓他改變。

宸冰:我並沒有希望你來幫我解決,我只是在傾訴。你覺得當一個男性在向女性表達之後,你們認為得到的是女性正面的反饋嗎?

藍斐歷:不一定需要她的正面反饋,她可能會覺得這個很不好,如果我老闆對我不好我就回,他可能說你自己跟你老闆說也可以。反正就得看他的反應。

宸冰:你建議男性表達嗎?

藍斐歷:我建議男性去勇敢地去表達,因為其實我們現在男性也挺敏感的,但不表達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去找小三。

宸冰:就用別的方法去轉移和發泄了。

藍斐歷:但這對女性不公平,而且還對自己不公平。

宸冰:其實就是兩個人之間如果不交流,拒絕交流是最大的傷害,這個比吵架還可怕。

藍斐歷:對孩子更可怕。

宸冰:一個家庭里是冰冷的、完全不交流的是更可怕的,還不如吵架,至少是有煙火氣。你覺得深刻地剖析自我、分析自我的情緒、分析自我的需求是痛苦的還是歡樂的?

藍斐歷:我覺得我們情緒的功能都是從痛苦到快樂,我們有時候需要經歷一些痛苦才能得到快樂。

宸冰:那個是很痛苦的,這是絕大多數人拒絕那樣做的原因。

藍斐歷:我們會選擇轉移,把自己麻木,但其實實際上我們把生活就降低了。

宸冰:而且我們的感知能力也會降低,因為你長期處在一種麻木狀態,你拒絕接受信心、拒絕接受刺激、你拒絕對刺激做出反應,所以可能人整個就會麻木掉。

藍斐歷:還有一個更可怕的事情是吃藥,現在有些學生有很多事焦慮,他就去吃藥,他沒有學會這麼處理這些情緒,所以我覺得這個跟自殺的機率增長有關係。

宸冰:通過藥物我們直接干涉了神經系統之後會帶來更深的假象,人的情緒假象很可怕。你們有沒有做過類似於這樣的實驗:我們假裝一個人高興,他就會真的會高興;假裝一個人憤怒的時候,他就會真的會憤怒。外在的這種氣勢、外表,包括一些表象的面部表情等的改變會真的觸動我們的內心嗎?

藍斐歷:會,但是不大,你會找到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我們要是不表達它,它就一直在裡面沒有辦法出來。

宸冰:你覺得那個渴望表達出來之後,它就會穩定一段時間.

藍斐歷:還會有滿足感。

宸冰:先穩定,然後被滿足,它就消失,又需要表達,它是一個不斷的過程。

藍斐歷:渴望是我們個人成長的汽油,我們車就是成長,汽油就是渴望,我們需要根據我們的渴望去找我們想要什麼。怎麼知道我們的渴望呢?這個很難,但是一方面是對自己的情緒有所了解,情緒會給我們帶來方向感,我要是很生氣,這個事情對我來說是不渴望的;我要是很難過,就失去了一個我喜歡的東西,開心就要維持這個狀態;恐懼就是這件事情對我有威脅。

宸冰:通過情緒感知真正的渴望是什麼。

藍斐歷:比如她出國沒有給我打電話,我很難過,我想知道她想給我打電話,我想知道她在想我,我想知道她關心我,我想知道她愛我。

宸冰:但那個渴望最後從我可能變成了我需要。有個人愛不愛你和你是不是特別需要愛是兩件事,我們渴望被愛,我們也渴望愛別人。

學會心平氣和地表達我們的情緒,而不是簡單地情緒表達。我們希望他們能讀懂我們情緒表達的背後的東西,我們希望他們能給予我們所需要的安慰和理解,但是卻採用了負面的情緒表達方式,讓對方感覺到的都是滿滿的抱怨和指責。時間久了,他會受不了的。

希望我們學會心平氣和地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情緒,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想法和心思。讓彼此的溝通和交流越來越順暢,讓你的愛情、婚姻、生活更加美滿和持久。

對文章感興趣的,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宸冰讀書。查看更多優質精彩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rquiLG0BJleJMoPMvAW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