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萬家火鍋陣亡!這四類是重災區…

2023-12-13     火鍋餐見

原標題:3.37萬家火鍋陣亡!這四類是重災區…

導語:

黑色5月,魔鬼9月,冷淡的11、12月,經歷了這麼多,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今年的生意一言難盡」,上半年的瘋狂對應著下半年的倒閉潮。

餐見數據研究院發現,截止到2023年12月11日,餐飲業累計註銷吊銷123.95萬家;火鍋相關企業累計註銷吊銷3.37萬家。

閉店的重災區在哪些?明年我們該如何做正確的決策?

累計注吊銷3.37萬家火鍋

老闆心聲:今年的生意一言難盡

1、建一家店很難,毀一家店一夜之間

「乾了4年的火鍋店倒閉了,2023不容易,餐飲不易,共勉。」某音上,一位餐飲人在11月底發布了視頻。

她做的粵式火鍋從19年開始,哪怕是在疫情期間生意也很好,一個月能做到3、4萬,但今年消費降級之後,她的火鍋店從今年4月開始已經連續虧了半年。

圖源:抖音視頻截圖

「建一家店很難,但毀一個店可能一夜之間就沒了」,在連續虧損後,即使再捨不得她只能選擇忍痛割愛。

唯一讓她感到安慰的是今年消費降級之後,快餐和小餐生意好做,她的一家下飯小火鍋業績還不錯,她準備主營這個項目。

2、串串店倒閉半年,轉戰擺攤冒菜

「噗通」一聲,一個湯桶倒地滾遠,這聲沉悶的聲音,也宣告著阿鋒在夏埠的串串香火鍋正式轉讓。

圖源:抖音視頻截圖

他從去年5月開業,今年5月店面轉讓,投資二十幾萬,最後剩下一面牆的破舊設備,在沉寂擺爛了半年,去上班還是繼續創業?

糾結後的他帶著一張滄桑沉鬱的臉,最終決定轉戰擺攤冒菜。

3、賣300多還能商圈第一,7年餐飲人要干不下去了

在雲南一位韓國料理從業者看著自己近日的經營數據,三百多的營業額都排到了商圈第一,發出感嘆「今年餐飲到底有多慘,做了7年餐飲沒見過這麼淡的生意」。

她感到既無語又可笑,從今年9月份之後,她就發現餐飲真是又慘又卷,最詫異的是「吃飯的人少了」。

但是該好的依然紅火,不好的就是死磕,像她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只能挺著。

以上三位主人公的故事是今年許多餐飲創業者的縮影。

據國家統計局11月15日發布的數據,2023年1~10月,全國餐飲收入41905億元,同比上升18.5%;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0941億元,同比上升18.8%。

從市場來看餐飲仍處於穩步上升中,但具體到門店上,企查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12月11日,餐飲業累計註冊391.06萬家,註銷吊銷123.95萬家。

2023年餐飲業註冊與吊銷情況

回溯一下去年,截止到12月31日,2022年共有51.9萬家餐飲相關企業註銷吊銷,可以明顯看到,對比之下,今年注吊銷數量已是去年的2倍有餘。

具體到火鍋業,2023年1月至12月11日,火鍋相關企業累計註冊7.64萬家,註銷吊銷3.37萬家。

同樣回溯一下去年數據,2022年火鍋相關企業註冊量7.4萬家,同年吊銷註銷火鍋企業3.8萬家。

2023年火鍋業註冊與吊銷情況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年火鍋賽道依然是不少人為之奔赴的山海,而一波波的創業者湧入與一波波的倒閉潮形成鮮明對比,行業的高淘汰率也在顯現。

倒閉重災區,集中在這4類

1、創業新手入局,12天開黃一家店

就業不行改創業,大環境中積攢了一批大廠被裁員工、寶媽、應屆畢業生等,他們作為新手入局的兩大領域,一是電商,另一個是餐飲,在餐飲中尤以火鍋、茶飲為甚。

從企查查火鍋相關數據可以看到,1月份新註冊企業數為1716家,2月份增長至2772家,3月份就飆升至8616家。

換算成增長率,數值也很明顯,即1-3月,火鍋賽道增長率都在70%以上,尤其3月達到79%。

這些新手小白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進入行業,當然逃不過3月魔咒,瘋狂開店,第二季度就開始黯然離場。

這其中我們看到過「700平火鍋店,從開業到轉讓僅用12天」「轉行開麻辣燙,2個月虧了20萬」「開業第三天就想關店」等血淋淋的教訓。

2023年火鍋業1~11月開關店比

化為數據,可看到從4月開始,開關店比就開始下降,從3月的高點4.66降至6月的1.21,第一批「創業難民」也開始湧現。

然後空下的鋪子又被第二批新手轉手接入,於是從數據上又能發現,8月開始,開關店比開始上升,從7月的1.49增至9月的2.19。甚至11月份更飆至4.64,與年初齊平了。

有業內人士預判,年關將至,新一批入局者可能又撐不下去,直接轉讓閉店,關門大吉,他們也將是第三波遺憾離場者。

2、1年關店超百家,明星網紅火鍋風光不再

近日,一知名港星在內地經營的5家餐廳全部關店,其中還包括一家開業僅一年、超3000平的高端海鮮餐廳,虧損上千萬!

事實上,明星火鍋也風光不再。

今年5月,賢合莊在北京、廣州、上海、成都等相關門店已關閉,僅剩深圳1家門店正常營業。相對高峰時期的800多家門店,其目前門店顯示僅剩130餘家,閉店率近80%。

閉店的蕭瑟

9月,曾藉助明星效應迅速在全國擴張超700家門店的譚鴨血老火鍋,「一年閉店超百家」的詞條登上了熱搜。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譚鴨血今年年初在全國有654家門店,到了今年8月31日,譚鴨血在全國的在營門店則變成了545家,12月8日,窄門餐眼顯示,其全國門店數為470家,也意味著,短短一年,它關掉了180多家門店。

還有一個明顯的現象,賢合莊和譚鴨血在一線城市的門店數量銳減,現在大部分門店集中在低線城市。

11月,以「涮+烤+酒飲」多元素融合的知名網紅火鍋謝謝鍋陷入「閉店潮」,其由湊湊火鍋前CEO張振緯在2021年5月創辦,當時計劃一年將門店數排展至40-50家左右。

但事情沒走向預設軌道,根據品牌官微,謝謝鍋最後一條推送定格在了今年8月,其現有門店顯示已全部停業。

3、老牌火鍋進入深水區,收縮、調整是主旋律

前幾日,正新雞排陷入閉店危機的話題還未消散,有網友就發現吉野家這個十幾年的快餐品牌,也在三年時間裡關停了190家門店。

還有前些日子,網傳老網紅1點點奶茶店倒閉,雖然後來品牌站出否認,但品牌門店確實大幅度減少;加上年初虎頭局全線關停、漢陽館「一夜之間」人間蒸發、「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賣樓抵債等消息。

可見急速變化的大環境和行業的更新疊代,讓一些老牌餐飲遭遇瓶頸。

聚焦到火鍋賽道,一批老牌火鍋也進入了經營的深水區,發展以收縮為主。比如,某老牌鮮魚火鍋2023年1月門店數為230餘家,12月目前門店數為180餘家;潮辣礦泉水火鍋今年初門店數74家,目前門店數63家。

像劉一手、小龍坎、蜀大俠,近幾年開店速度也在放緩,不過劉一手轉戰海外市場業績不斐,還帶出了一波出海熱潮。

小龍坎也曾對相關媒體透露,在目前的環境下,對於小龍坎、蜀大俠等全國大多數餐飲品牌來說首要問題仍是調整門店,實現「活下來、活更久」,要把過去的三年時間追趕回來,應全力優化產品、控制成本,協助加盟商門店更好地實現單店盈利。

4、餐飲二手設備市場火爆,側面映射倒閉潮

今年餐飲界還流行一句話:上半年一窩峰開燒烤店,下半年一窩蜂開火鍋店,誰賺錢了,賣二手設備的賺錢了。

從5月份到現在,餐飲二手市場一直是「爆倉」「火熱」狀態,有不少博主還站出來分析這個隱藏的「暴利」業態。

圖源小紅書

一方面,餐飲行業是剛需,所有餐飲店不管大小,做不下去要關店的時候,無奈只能通過二手廚具回收給自己設備「收屍」,來減少點損失,它在收設備時的火爆,印證了閉店率之高;

另一方面大環境不好,許多人以為餐飲行業門檻低,新手加入這個行業,會聽從經營豐富者的省錢法則:開店食材幹凈衛生新鮮即可,店裡一些基本的擺設設備能淘二手就淘二手。

這也導致二手設備需求增加,它的流轉速度之快,也說明許多人對餐飲依然趨之若鶩。

最後

總結陣亡數據,不是為了危言聳聽,而是想要更好的迎接未來。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面對失敗。

在冰冷的閉店數據之外,我們能看到不屈的餐飲人隨著大環境,要麼轉戰更輕量級的火鍋品類;要麼把價格打下來,往超級性價比靠;要麼沉下心修煉內功,提升整體效率。

希望我們都能通過高速的洗牌,做經得起沉澱的勝利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097bb61cd9056f5f65477c7129b97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