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潮汕沒有吃到的薄殼,寧波也有得賣了,15元一斤爆炒嘗鮮

2020-10-14     可可的美食生活

原標題:去潮汕沒有吃到的薄殼,寧波也有得賣了,15元一斤爆炒嘗鮮

以前看蔡瀾寫潮汕的薄殼,「每年到了夏天,是薄殼最肥美的季節。」我從來沒見過薄殼,但想像中類似寧波的「黃鮮」,因為它價廉,而不是寧波人稱的海瓜子,寧波人的海瓜子是沙篩貝,很乾凈,殼極薄而透明,價格也高。

後來我打算去潮汕尋覓美食,事前先買了一本張新民的《潮汕味道》,一路帶著按圖索驥。張新民在書中寫到潮汕有句俗語:「食薄殼找不到腳屐」或「食薄殼找不到媽仔」,意思是人們只顧吃薄殼,吐出來的空殼多到將木拖鞋蓋住了,或者將小孩子蓋住了找不到的意思,表示薄殼價廉,量大,味道鮮美,讓人吃到連小孩子也蓋住了為止。

可惜我們是元旦新年去的,吃薄殼的季節已過,我們去了富苑吃糜,特意點了一份薄殼米,那是薄殼肉打出來後腌制產品,拌粥非常合適,但是新鮮的炒薄殼終究沒有吃過。

早在清朝嘉慶年間已有文字記載:「薄殼,聚房生海泥中,百十相黏,形似鳳眼,殼青色而薄,一名鳳眼蜆,夏月出佳,至秋味漸瘠。邑亦有薄殼場,其業與蚶場類。」我對食物特別敏感,那天去菜場,看到以前沒見過的一袋貝殼,我問店主:「這是薄殼?」他答:是的,一袋一斤,15元一袋,很多人不認識這個。我立馬買了一袋回家嘗鮮,在潮汕錯過的美食,怎麼能在寧波錯過?

蔡瀾先生說:「我家吃法,是買了薄殼,媽媽到雜貨店去,要了一些酸菜汁,店裡的人從酸菜缸中淘出一包送之,又買了金不換'九層塔或羅勒',和大蒜泥及辣椒絲一塊炒,才入味。要是用鹽,來不及溶化,薄殼已經打開,就差了。」潮汕人炒薄殼一定要用到金不換,但是我家裡既沒有酸菜汁,也沒有特意跑到麥德龍去買羅勒葉,將就一下用蔥姜蒜爆炒了,鹽是肯定不能用,用點醬油料酒或者蒸魚豉油當作調料了。

蔡先生說:享受這道菜,是碗底剩下的湯汁,沒有其它海產比它更鮮甜的了。而我,也用它來彌補一下潮汕之行的遺憾吧。

【爆炒薄殼】

主料:薄殼500克

輔料:油20克,小蔥2根,姜3片,蒜3瓣,鹽2克,生抽10克,料酒15克

主料:寧波難得一見的薄殼,一袋一斤左右,放在袋子裡,配料用到蔥姜蒜,沒有九層塔,退而求其次了。

步驟2、薄殼清洗乾淨,蔥姜蒜切末備用,蔥分蔥白蔥綠

步驟3、熱鍋里加適量的油,爆香薑末、蒜末和蔥白

步驟4、加入一勺生抽,一勺料酒,少許鹽,基本上所有的調料都先炒香

步驟5、加入薄殼翻炒

步驟6、炒到調料炒勻,薄殼米開口見肉就可以關火了,不要炒過頭,薄殼米都掉出來就過頭了

步驟7、撒一把蔥花,最好有一把金不換,那就完美了。

可以當零嘴吃上一個小時,配啤酒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FuRJHUBLq-Ct6CZyP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