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老人畫鄉村圖,火爆全網被譽為梵谷奶奶,畫出濃濃的鄉愁

2020-09-09     藝術起源

原標題:83歲老人畫鄉村圖,火爆全網被譽為梵谷奶奶,畫出濃濃的鄉愁

鄉愁,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刻入骨肉的情懷,歷史上,無論是文學詩歌,還是書法繪畫,思鄉一直是一大題材,尤其睹物思情,被文人墨客玩弄的十分熟練,時常會「撩起」人們心中濃濃的鄉愁,在南陽方城縣,便有著一位83的老奶奶,憑藉一系列鄉村圖火爆全網,一度被網友們譽為「梵谷奶奶」。

「梵谷奶奶」常秀峰

「要我說,梵谷的那幅畫(《星空》)我看不懂,可梵谷畫的向日葵沒有我畫得好。向日葵不能擱在花瓶里,沒有水和土,它會死」。

能夠直言梵谷的畫作沒自己畫得好,很多人會覺得這個人狂妄,但這卻是「梵谷奶奶」真情流露出的一句話,這位來自於鄉村的老人,不知道自己的名氣在外有多大,更不知道梵谷的名氣有多大,但她知道的是,什麼才是真正的畫,那是村子裡的一草一花,一樹一木,那些最真實的美,在她的筆下被展現得活靈活現。

常秀峰畫作

她便是來自南陽方城縣的83歲老人常秀峰,一個大字不識幾個,一生從未接觸過畫畫的鄉村老人,如何搖身一變成為了「梵谷奶奶」?她與繪畫的緣分,還要從鄉村搬到城市後開始說起。

67歲時,常秀峰在兒子的堅持下,從農村搬到了城裡去住,習慣了鄉村風景的她,給孫女講述著村裡那些美好的風景,但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孫女,卻很難想像出這些畫面,甚至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於是她便開始嘗試拿起了畫筆畫出來鄉村的景象,畫出了哪些城市裡再也難看到的景象。

常秀峰畫作

於是春天的果樹、夏天的向日葵、秋天的落葉、冬天的草屋,都成為了她筆下的常客,而當兒女看到常秀峰的作品後,發現了她在用色跟結構上極大的繪畫天賦,這些作品顏色搭配極為美觀,結構上也是渾然天成,於是便把她的作品發布到了網上。

這一舉動,讓常秀峰火爆全網,尤其是那一幅顏色極為鮮艷的《向日葵》作品,讓很多人想起了梵谷的《向日葵》,於是她被譽為了「梵谷奶奶」,很多了解油畫的人都不由得稱讚「這不就是最天然的後印象派作品嗎?」

常秀峰《向日葵》

提起後印象派,這個專業的繪畫名詞很多人都會陌生,其實理解起來很簡單,印象派就是說憑藉自己的印象來創作,因此畫作可能不太寫實,但卻展現出了我們大腦裡面最真實的場景,尤其是那種朦朧感,十分符合審美。

而常秀峰奶奶在城市,本身就是憑藉自己的印象來畫畫,於是便符合了這一點,那麼「印象派」前面加一個「後」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後來有有人藉助了印象派的用色特點,但畫作更加突出自己主觀的情感,用「梵谷奶奶」常秀峰的一幅畫便可以說明。

常秀峰畫作

上有這幅常秀峰奶奶畫的小豬,乍然一看筆觸稚嫩,畫面生動,儘管沒有體現出多高的繪畫技巧,但卻十分符合後印象派的風格。

因為在農村中,見過養豬的人都知道,並沒有畫作中如此粉嫩可愛,反而比較髒,但常秀峰為了讓孫女對小豬有更好的印象,於是有主觀的改變了自己印象中的樣子,創作了有自己情感的畫作,這種畫風也就叫做後印象派。

常秀峰畫作

當然被譽為「梵谷奶奶」之後,常秀峰的畫作也被眾多名人所收藏,並且還登上了《魯豫有約》,被魯豫誇讚「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可愛的老太太」,但卻也受到了一些質疑,甚至有人說這些畫有什麼好的?

其實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並不知曉,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這才是真正的鄉村景象,畫中的場景是眾多人年輕時的回憶,儘管畫作技巧不盡人意,但卻是很少有人再知曉的鄉村美景,因此也激起了眾多人濃濃的鄉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WNN_dXQBURTf-Dn5vX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