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1
手抄報+數學題+抽象閱讀
壓在小學生家長身上的三座大山
手抄報越來越成為小學生的流行作業,它集合了文字、繪畫、創意、審美等多種元素,成為考察語文素養與動手能力的絕佳作業類型。可是,對於低年級家長來說,卻是一場無法擺脫的噩夢。
一二年級的孩子獨立完成版面設計,選題組稿,以及插圖的打底和上色這一整套流程,是非常艱難的,有時候一張16開的手抄報就要折騰一整天。
畫得不好看、字寫得歪七扭八、版面設計平淡沒有新意,任何一個微小的問題都能讓追求完美的孩子輕易否定自己,於是重畫重寫重排,紙撕了一張又一張,最後的成品仍是那麼一言難盡。
有才華的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建議,幫助修改,甚至親自畫插圖;才疏學淺的家長自己幫不上孩子,也不想孩子落於人後,只能將目光轉向了「代寫手抄報」業務。
打開某寶,輸入「小學生代寫手抄報」,一股清風撲面而來,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保證給你做得高端大氣,讓孩子在手抄報評比中狂拽酷炫,足足甩出其他孩子十條街。
當然,老師是心知肚明的,學生自己製作的手抄報和某寶上的精品不是一個檔次,有的老師會指出來勒令重做,也有的老師看破不說破,孩子是家長的,不是老師的,家長不願意和孩子一起親力親為,老師又能奈何?
驕矜冷艷的高年級數學題,讓很多家長愛恨交織,尤其立體幾何題,更是讓很多家長聞風喪膽。比如圖中這類題目:
當孩子滿懷期待地看著老父親的眼睛,希望父親大人可以指點迷津時,老父親卻尷尬了,不僅題目不會解,就連給出的參考答案都看不懂。
父母的英明神武瞬間打了折扣,就連氣勢都減低了幾分,以後在孩子面前再也沒有勇氣喊出那句:你怎麼那麼笨,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
抽象的散文閱讀題,更是讓各位詞彙匱乏的家長遇到了致命一擊,那種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感覺在腦海里反覆盤旋,終於還是無法形成準確的文字表述,明明很會就是寫不出來,這種抓心撓肝的挫敗感讓很多家長們在輔導閱讀作業時惴惴不安。
比如五年級經常出現的課外閱讀題《野菊花》,面對這樣的散文閱讀和習題,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總覺得雲山霧罩稀里糊塗,當孩子刨根問底時就顯得非常底氣不足。
低年級家長輔導作業主要是控制不住焦躁的情緒,而高年級家長輔導作業的困境卻更多地轉向了學習本身。比如對「知識體系」不夠熟知,沒有清晰流暢的解題思路,或者有思路卻無法深入淺出地講解。
2
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
批改不了作業的家長到底多難?
許多家長是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這裡的「沒有能力」是指知識儲備不夠或者知識豐富但是表達不出解題思路,抑或某一方面相對弱勢。
我們必須承認,家長的文化水平有高又低差異巨大,並不是所有家長都具備講解題目,歸納要點的能力。這是老師們必須要正視的情況,有些家長確實盡力了,但是他們檢查過的作業依然有錯誤。
那麼,不具備批改作業能力的家長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孩子獲得與同齡人同樣的助力?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並難以擺脫的困境,送孩子去作業班,很多老師都是兼職的,專業水平並不高,負責任的就更少了。經常是作業班老師檢查過的作業交上去了,學校里的老師仍然可以批出滿篇錯誤,班級群里仍然要被老師點名:xx學生作業錯誤率太高,家長是怎麼訂正的?
用輔導作業神器,比如xx幫,經常輔導作業的家長都知道,xx幫里的答案並不準確,很多題目的答案明顯是錯的。
給老師打電話、發微信請教難題,老師太忙了,問一個題目要等很久才有迴音,或者乾脆不回復。
你們知道這些老父親老母親有多難嗎?孩子的題目不會解,明天試卷還要上交,問老師,老師不回復,查xx幫答案不靠譜,請教班裡的學霸家長,人家也很忙,有時候顧不上回復。
於是只能兩口子自己琢磨演算,就像讀書時那樣廢寢忘食,以前學過的定理公式統統搜刮出來,一邊在心裡嘆息後悔著當年沒有好好學習,一邊接受著孩子質疑的目光,原來威風八面的老爹老娘也不過爾爾。
經歷了太多無助和折磨之後,老父親老母親不得不在工作之餘重新拿起課本,對著教學視頻,一點一滴的學習知識,一如當年坐在教室里認真聽課的樣子,這一次偷懶都不敢……
3
老師分內的事
為啥甩鍋給了家長們?
減負三十條中明確規定:不能給家長布置作業,不能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明文規定啊,可是落到實處的又有幾分呢?
大多數家長是不敢把孩子原生態的作業直接交給老師的,偶爾有那麼幾名勇士,也會遭到老師的點名痛批,弄個灰頭土臉狼狽不堪。
在老師的多翻指引和鞭策下,不管有沒有條件和能力,家長群體都在全力以赴地批改作業,甚至給孩子出題測驗,製作錯題本,考試前帶著複習,考試後帶著做考試復盤和試卷分析。
那麼,老師為什麼不負責批改作業呢?答曰:老師太忙了,沒有精力逐一批改作業,查漏補缺的事只能交給家長。
那麼老師在忙什麼呢?備課,教研,聽課,開會,應付各類檢查,填寫各種表格,他們的忙碌並不是推脫之詞,是確確實實的真心很忙。
如果每一個孩子的作業都由老師來批改訂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是鐵一般的實情,並不是老師逃避責任,而是他們也無能為力。
其實,爭論批改作業到底是誰的責任並沒有多大的意義,政策一直都有並且規定得明明白白,可是執行起來卻舉步維艱。
作為家長,一年級時意氣風發看不慣很多事,有時候還會怒懟老師,到了二三年級就成了老油條,對任何看起來不合理的事都失去了較真的勇氣。因為我們心裡漸漸明白:爭贏了也沒有任何好處,你贏了老師又如何?孩子可還跟著人家上學呢。
何況老師也確實不容易,做家長的就全力配合吧,不會的知識咱們去學習,不會講題咱們慢慢練。
可能有的家長不服氣不甘心,沒關係,你可以繼續做勇士家長,但是其他家長配合老師啊,那麼你就出挑了,顯得你不懂事,不理解老師,不知不覺中你和其他家長漸行漸遠……
輔導作業確實是一件苦逼又沒轍的事,避不開繞不過,高血壓爆血管都得堅持,除了懷揣一腔孤勇硬著頭皮往上沖,我們還能如何?!
4
一個成功的家長
早就做好了重新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準備
對於當代家長來說,系統學習一下中小學知識很有必要。有了知識撐腰,咱說話也有底氣了,呵斥熊孩子時也能趾高氣昂:瞧你老媽我,隨便複習一下,就比你小子優秀一萬倍。
如果家長實在不願意再接受一遍中小學知識的洗禮,那只能找一家靠譜的作業班了。報班時擦亮眼睛,看看老師是不是認真檢查每一個題目的對錯,還是只坐在教室里擺擺樣子。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自強自律的品格,把孩子打造成學習能力超強的學霸,作業完全依靠自己並不連累父母,這也是一條出路並且可以釜底抽薪。只是,這條路並不適合所有孩子,只適合那些天賦聰慧並且勤奮努力的孩子。
雖然,我們家長努力實現打鐵自身硬,但是畢竟批改作業是非常專業的事,還是希望由老師來完成。
希望有一天,家長撤下來,老師衝上去,娃娃的家庭作業可以原生態地呈現在老師面前,而不是經過家長的反覆加工,畢竟第一手學情才具有參考價值。
我們家長也可以從「專業知識輸出」中解放出來,更好地培養孩子的學習品質和生活習慣,做我們擅長並且樂於努力的事。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