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1
校外輔導機構越來越不靠譜,
更像一場包裝華麗的「騙局」
家長接孩子放學,在校門口等待的時候,總有一些人見縫插針地派發輔導班宣傳頁。
宣傳頁製作精美行文浮誇,一般都是表明該機構擁有頂級名師,可以隨時隨地彙報孩子的學習情況,最重要的是現在報課優惠多多。
派單人員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只要某位家長不小心多看了一眼宣傳頁,立馬就會有工作人員熱情而不失禮貌地留下他的聯繫方式。
如今輔導機構的競爭已經白熱化,經營者挖空心思進行營銷強推,各種特色課程包裝得雲山霧罩,家長研究半天也不搞明白具體內容。
大部分讀過輔導班的家長,都有一段「悲慘」經歷。花了真金白銀,讀了很多高規格的精品班,孩子並沒有任何改變。
在家長群體的認知中,校外培訓機構越來越不靠譜,已經喪失了教育從業者的職業操守,他們更像唯利是圖並且信用不良的商家,而那些鋪天蓋地的宣傳單也更像一場場包裝華麗的「騙局」。
其實,這「騙局」的形成並不是輔導機構一方造成的,它是輔導機構經營者、從業人員以及學生和家長共同作用的結果。
家長的喜好和學生的滿意度是指引校外輔導機構制定宣傳策略的風向標,家長希望看到「高端」的宣傳,輔導機構必然投其所好。
比如家長希望孩子遇到相較於公立學校更加專業的老師,於是各種「名師」應運而生。
從教年資、獲獎證書、海歸經歷、新銳教育理念、多年教研等等,無不彰顯著師資力量的超凡脫俗。而至於這些閃光點是否名下無虛,家長讓孩子報課體會一下就知道啦!
2
明碼標價的補習課程
適合與否,因人而異
輔導班教師和所授課程組合在一起形成明碼標價的商品,有些消費者適合購買,有些則不適合。
可能有的家長覺得這個說法比較奇葩,輔導班不是交錢就可以報課和選擇老師嗎?完全正確,不僅如此,只要交錢,家長還可以隨時調換老師。
家長在選擇課程和老師方面,確實擁有絕對的主動權,但是孩子讀了輔導班以後有沒有效果,就不是家長可以掌控的了。
輔導班也是挑人的,對學生的資質有一定要求——
基礎弱、態度端正的差生,習慣良好、刻苦努力的中等生,希望更上一層樓的學霸,這些孩子都可以通過輔導機構得到提升。
但是!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症狀:
重度厭學的;
拿起課本就引起生理不適的;
不能獨立思考,凡事都聽父母安排的;
專注力特別差,時常玩左右互搏的;
看不起教培老師,覺得自己買課了就是大爺的;
打架罵人上躥下跳有安全隱患的;
嘴裡叼著煙四處尋找江湖兄弟的。
具備以上特徵的學生請繞道,不論投入多少錢,在輔導機構都無法提升成績。
一個學生的品質、習慣、態度在短期內是很難改變的,而這些正是影響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
家長長期管教都改變不了的厭學和壞習慣,妄想通過輔導機構的幾十節課就可以翻盤,無異於痴人說夢。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期的監管、督促和引導,促使他律到自律,需要慢工出細活,並不是快餐類教育模式所擅長的。
3
適合讀輔導班的孩子
如何選擇靠譜的輔導班
分層教學和精品小班對於優等生和中等生效果顯著
輔導機構一般採用分層教育和小班教學,首先對報課的學生進行檢測,然後根據學生的資質和學情進行分班。
比如:
學霸對標培優班(提前學習和超綱學習)
優等生對標提高班(拓展思維和知識體系)
中等生對標同步班(學校新授,輔導班同步複習)
建議家長尊重老師的分班安排,不要因為期望過高或者盲目自信,而讓孩子成為陪跑或者遭遇揠苗助長。
一對一輔導更適合差生
差生是指班裡的後十名或者考試不及格的學生。(無歧視,只是就事論事。)差生一般知識結構不完整,知識難度螺旋上升的過程出現過明顯斷層。
小班課程是綜合了全體學生的學情之後,老師對知識點進行篩選重組提煉。這些知識點是為大部分學生服務的,缺乏針對性,並不能滿足差生需要重構知識體系的需求。
一對一輔導的優勢在差生身上尤其明顯,老師在知識鞏固、解題策略以及與學生的溝通技巧上都能做到精準的因材施教。
選擇輔導班,大機構和小機構各有優勢
大機構的日常管理、市場營銷、接待排課都更加嚴謹和人性化。特別是發生不滿意退費的情況,大機構比較爽快。
相較於大機構的資本雄厚,小機構就顯得單薄小氣些,一旦發生糾紛,退費相對曲折。
從師資來看,大機構小機構都有優秀負責的老師,也都有混日子的老師。選擇認真負責的老師才是最重要的,而老師是否認真負責與機構大小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小機構里,老闆親自帶班教課的,最是認真負責,沒有任何一個經營者會砸自己的招牌。
如何判斷一個輔導機構是否靠譜?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需要家長實際考察並認真體會。
作為輔導班老師,我給家長們兩個建議:
報課之前,仔細研究一下輔導班的教材,看看是否自主研發以及教材的水準如何。
輔導機構使用什麼樣的教材,教材的水平如何,直接關係到它的師資力量和教研水平。
孩子上課一段時間之後,家長要主動和帶班老師聊聊。這個「聊聊」也是有策略的,家長要沉住氣,不要急吼吼地把孩子現在的情況全部說出來,要等著老師來分析。
老師認真負責,了解孩子的學情,才能說得清楚明白。換言之,老師語焉不詳,對孩子的情況一知半解,那麼這老師不靠譜。
沒有最優秀的老師,只有最適合孩子的老師。
小學階段的孩子,向師性強烈。如果輔導班老師獲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崇拜,那麼補習功課就會順風順水。
比如老師幽默風趣,和孩子無話不談,成功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習興趣,這就是適合孩子的優秀老師。
關於試聽課,家長一定要去聽
沒有時間儘量擠出時間,聽不懂也要假裝能聽懂,聽完了還要問幾個相關的問題。
要在老師面前塑造「極其關心孩子學習」的家長形象,一方面給孩子爭取老師的特別關注,另一方面也給老師巧妙施壓,(潛台詞)老師如果對我的孩子不上心,我可是很快就會察覺到的。
家長與輔導班老師溝通的注意事項
尊重輔導班老師的專業意見,不要以為自己繳費了就趾高氣昂高人一等。與輔導班老師交流,最忌諱的就是家長高姿態,這會讓老師特別反感。
另外,和老師溝通儘可能言簡意賅,不要閒聊。輔導班老師的工作非常忙,實在沒有精力應付太多家長的滔滔不絕。
年輕老師是否缺乏經驗?教課是不是老教師剛勝一籌?
年輕教師更有激情更能接受新事物,老教師經驗豐富卻也因循守舊。選擇老師不妨多給年輕老師機會,他們精力旺盛樂於溝通,與孩子相處也更加融洽。
如果是頑皮的男孩,建議選擇男老師。尤其小學高年級男生,他們對學識淵博的男性老師更加信任和崇拜,更容易構建良好師生關係。
4
選對了輔導班,
你和「逆襲」之間還差一個家庭教育
輔導班是一把雙刃劍,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選對了是披荊斬棘的利器,可以幫助孩子一路高歌猛進。選錯了,可能人財兩空,錢沒了,孩子也更加頑劣。
如果家長有時間有精力,還是自己輔導比較好,實在沒辦法,再去輔導班吧。輔導班也不是萬能的,它一樣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
任何一種教育形式都不能孤立存在,學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如此,校外輔導提供的教育亦如此。
只有將三股教育力量扭在一起,取長補短,互相成就,才有可能實現逆襲。
逆襲意味著超越原本比你強的人,你的加速度要比對方強勁,你走的路也會比別人更加艱辛。
逆襲的路上千難萬險,卻也風景獨特,輔導班可以成為最強助攻,但也僅限於此,餘下的都靠自己!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