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uzu(五十鈴)對咱們國內很多車迷來說,貨車或者巴士的印象根深蒂固。其實不光光是咱們,在Isuzu絕大多數市場上(亞洲、非洲最為明顯),他們都是以各種貨車和巴士來贏取人心的。
圖:五十鈴雙門跑車,117 Coupe。
不過Isuzu一開始也是以造轎車起家的,但後來因為市場定位、技術、合作夥伴等種種因素,Isuzu將重點放在了柴油引擎上,放在了商用車市場上。在Isuzu的發展歷史上他們也曾經輝煌過,但更多時候Isuzu處在飄搖不定的下坡路上,這從他們頻繁的合作夥伴關係的變更也看得出來。
圖:對於咱們來說,俗稱「小玻璃」和「大玻璃」的這倆貨,無異是一眾80後90後的集體回憶。
圖:Bellel,1961-1966年間生產,是Isuzu獨自生產的第一輛車,他也是日本第一輛裝配柴油引擎的乘用車,無論對Isuzu還是對當時的汽車市場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其實對於咱們沒有接觸過Isuzu轎車的咱們來說,實在很難想像原來當年Isuzu還出產過這麼一台如此優雅的雙門跑車。117 Coupe實際上是由Isuzu的當年的Florian演化而來。
圖:117 Coupe在1968年推出,可以簡單理解為早前推出的Florian的運動版車型。早前117 Coupe只是限量銷售,不過在日內瓦車展和東京MS上展出後備受好評,於是正式轉為量產,而這台車也在13年間銷售了8.6萬輛。
圖:117 Coupe的生命周期長達13年,而且在當時的售價相當昂貴,售價高達172萬日元。
圖:面世之初,117 Coupe的前臉是四圓燈的設計,造型出自義大利喬治羅亞之手,也是當年最早採用義大利設計的日系車之一。
圖:1977年,改款後的117 Coupe改用了四個更為現代化的巨型大燈,這四個矩形燈,筆者認為後來的「小玻璃」和「大玻璃」前臉,都來自於此。
圖:位於翼子板位置的後視鏡,是當年非常常見的配置,不少老車玩家都會盡力復刻這一設計。用過的朋友都知道,翼子板後視鏡其實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舒適。
圖:DOHC在當時並不多見,這117 Coupe也是當年最早用上DOHC引擎的日系車之一。
圖:早期的117 Coupe,搭載著1.6L DOHC直列四缸引擎,後來換上1.8L的日本第一台電噴發動機;當然,作為柴油發動機的狂熱愛好者,Isuzu還在這台車上用上了柴油發動機,成為全球首台柴油機的乘用車。
圖:高昂的售價也意味著這不是什麼一般的貨色,內飾運用了大量的真皮,樟木。不過為了進一步打開市場,後期型號也推出了一部分採用塑料部件的廉價版本。
圖:留意A柱位置的小三角窗,這個小窗的可以單獨打開,導風進入駕駛艙內,這是當年非常常見的設計,比風扇更好使。
圖:這樣優雅的設計其實在當年的日本並不多見。
圖:117 Coupe的後繼車型Piazza以Gemini為平台研發,同樣由喬治亞羅設計。
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Isuzu的經營自然出現了惡化的情況,Isuzu為了保全的大局毅然退出了乘用車市場,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咱們都看不見這些Isuzu出產的轎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