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大換血,跨界餐飲成新熱點

2020-06-06     餐飲創業首選

原標題:​餐飲行業大換血,跨界餐飲成新熱點

疫情促使餐飲行業大換血

從三月份開始,餐飲就已經開始復工,但是直到現在餐飲業還沒有完全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準。並且這種形勢還將繼續持續幾個月。餐飲業勢必會迎來一波大換血。社會流動性被冰封,造就春節宴請聚會的需求將持續萎靡,對很多以大型宴會占業務主導的餐飲企業來說,這個春節房租要交,工資要發,儲備的食材要處理。這個現象持續下去,損失幾乎不可估量,嚴重的幾乎是滅頂之災。

經歷過上一次豬肉上漲,很多中小企業已經是大傷元氣。這次病毒事件對很多抗風險能力差,盈利能力弱的企業來說,幾乎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以前很多消費者在選擇餐廳上,通常是關注好吃,環境好,服務好,新奇等要素,大部分的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認知並不高。

在這次病毒的影響下,很多以前對安全衛生不夠重視的老年人,也在年輕的兒女挾持下戴上了口罩。這種理念一旦發生變化,意味著以後消費者選擇餐廳,會首選乾淨衛生有品牌背書的餐飲企業了,靠兩個拿手菜和鄰里關係生存的小作坊個體戶,都將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而變得生存艱難

餐飲是一個是集生產,加工,銷售食品的聚合場所。這次病毒過後,衛生局很可能會對餐飲行業的食品安全衛生進行一次嚴格的徹查,散小亂差,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餐飲企業將很有可能繼續停業整頓。包括後端沒有安全認證的很多供應方都有可能加速洗牌,以及線上的黑作坊外賣都有可能被徹查。

很多沒有實力的餐飲企業也經不起這些折騰,淘汰是必然。2020年的餐飲是兩極分化,單店餐飲和連鎖餐飲,加速洗牌的一年,是食品安全衛生重建的一年。誰能夠在這個問題上壓倒性的投入資源,並讓消費者產生感知和信任,誰就能在下一個時代脫穎而出,畢竟在安全衛生這種生存需求面前,什麼網紅,打卡,等等,都是浮雲罷了。

不過餐飲畢竟是民生行業,全社會的進步推升餐飲專業化,這個趨勢與進程不可逆。疫情只是偶發性事件,不可能打斷歷史的進程,當下餐飲的需求只是被暫時壓制,如果疫情得到相對控制,整個餐飲行業必將會以突然爆發的形式開始好轉。所以,特殊時期,要有特殊預案,扛住了,風雨過後就是彩虹。

餐飲維度改變,什麼才是顧客需要的?

疫情過後,消費者會對每一個餐飲品牌重新開始認知。2020年,無論病毒是否爆發,食品安全始終是基本衡量標準。確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才是餐飲人最應該思考的問題。疫情當下,不能通過線下門店觸達消費者時,如何加強與消費者的情感連接,建立消費者信任?

有時候,危機即是機遇,跟「能在風口上飛起來的豬 」相比, 不同的是,危機帶來的機遇,需要品牌領導人更大的魄力、眼界和格局。疫情中我們會發現,原本生意慘澹的火鍋半成品外帶小超市火了起來,不需要過高的烹飪技術,只需回家簡單操作即可享用。疫情過後消費者的習慣和認知會有一定的改變,不管是因為不願意做飯,還是不會做飯,食品化的餐飲產品已經成為了消費者的剛需。

一款產品多種場景需求會增加,兼備 成品、半成品、食品三種形態,滿足堂食、外帶、外賣等多種場景,同時可搭建多種銷售渠道,大大增加消費頻次。經歷了這次疫情,「病從口入」將會被所有人牢記。相應的,產品品質和安全衛生將會成為消費者的關注點。餐飲店應快速採取相應的措施將食品安全問題提升到運營的戰略高度。

比如可以嘗試採取以下措施:加強明廚明檔展示;嚴格把控食材的採購源頭,尋找優質供應商合作;產品的安全情況在店內顯眼位置做每日公示;將產品安心卡作為廚政運營的一部分,保證每道菜都安全可追溯;嚴格控制食品安全衛生,員工健康狀況要及時公示,監督員工戴口罩、手套、戴帽子。價格戰在一定時期內肯定還會存在, 但是從長遠來看,只有做乾乾淨淨的好產品,餐飲人才能在行業的競爭中存活下來。

平日裡將運營和營銷放在首要位置的品牌,在災難中依舊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災難結束後也是第一時間恢復生產,享受災後流量紅利。這說明餐飲經營,工夫都在日常,想要走得遠,一定要從內部先穩固起來。那些平日裡的生存艱難、舉步維艱的餐飲店,很有可能就會在這次災難中被淘汰掉。再加上行業資本的介入,災後餐飲行業會迎來一輪大洗牌,強者更強,弱者只能被淘汰。

受這次受疫情影響,餐飲老闆們都很焦慮,因為店開不了,立馬就斷了收入來源,而且還要交房租,給人員發工資,每天都要支出很大一筆錢。還有很多老闆為了應對年春節的火爆,在年前早早地就備好了貨,眼看著很多食材都要過了保質期了,只能幹著急。餐飲的銷售不僅僅局限在店裡,也不僅僅局限於產品本身,一家店最大的財富是顧客資源,非產品本身。

一些老闆平時很注重社群營銷,專門給店裡建了顧客群,開店幾年下來發展了很多鐵桿粉,微信上有上千號人。利用這些資源,偶爾在朋友圈裡帶點貨就成了穩定的第二收入來源;還有一些餐飲店將餐飲和便利店結合起來,實現了不同產業的融合。這樣的融合即擴展了收入來源,又滿足了顧客的多種需求,強化了顧客體驗。

在2020新的一年裡,餐飲老闆們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在做好自身餐飲生意的同時, 優化產業結構,增加收入的來源。對餐飲商家來說,美食就是自己的獨特技藝,網際網路點亮未來是可行的措施。

例如短視頻平台,短視頻新媒體帶給餐飲品牌強大的影響力,擁有8億群體的抖音短視頻,成為了短視頻的王者,更是爆款的製造機,有著足夠的炒作能力,達到病毒性的傳播。

巨頭跨界餐飲業,打造新生態

疫情重擊餐飲,緩慢復甦乃至如履薄冰、深陷泥潭的餐企再多,但是擋不住一批又一批跨界者帶著新思維、新玩法進入。比如順豐打造「豐食」;愛奇藝成立餐飲公司;騰訊注資加拿大咖啡品牌;萬科要養豬、種菜、做企業餐飲;雙匯擬設立全資子公司雙匯餐飲,從事餐飲項目投資和運營;正大投資餐飲生鮮超市,擬推出新業態福來食集;碧桂園重金砸向餐飲機器人。

商業社會變化太快,企業紛紛反思、調整戰略、進軍新領域,不斷應變。跨界做餐飲,早已不是新鮮事。不過,巨頭們跨界餐飲並非心血來潮衝動而為,細究之下,各有門道。同是進軍餐飲,各方的著眼點和優勢有所不同。

這其中愛奇藝通過IP餐飲化,挖掘餐飲商業價值,致力於餐飲生態打造。

根據有關信息顯示5月9日, 「北京格芮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100萬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餐飲管理、食品銷售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愛奇藝副總裁薛中,兩位股東分別為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由愛奇藝創始人、CEO 龔宇全資持股的上海眾源網絡有限公司。對於此舉,愛奇藝方面的回應是「公司經營需要」。

但基於此前愛奇藝將自家打造的原創IP餐飲化實踐,業界預測此次大動作註冊公司,顯然是下決心要投入大力氣下場餐飲。去年,愛奇藝與綜藝節目《中國新說唱》聯手跨界涉足餐飲業,開了「嘻飲力」飲品店,將IP內容與菜品、環境等深度連接:店面設計有濃郁的說唱元素,飲品名稱「就蔗樣」、「選手也芒」、「根本梅在怕」等帶著濃濃的「嘻哈范」,受到市場熱捧。

疫情帶來了改變,一部分餐飲企業倒下,但是更多的餐飲企業開始出現,相信疫情將很快結束,我們要堅信在寒冬中艱難度日的餐飲業,終將迎來希望的春天。

-END-

歡迎關注 @羅華山餐飲o2o ,每天分享餐飲創新案例、工具、方法,諮詢專家給你的企業運營把關護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RlFsjXIBiuFnsJQV9V1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