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28日,星期六。對20歲的美國帝國大廈電梯小姐貝蒂·露·奧利弗而言,原本是平凡的一天。
兩天前,中美英三國首腦在柏林簽署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曠日持久的戰爭看來馬上就要結束,當海員的丈夫在太平洋上漂了一年,也馬上就要回國了。
貝蒂早就辦完了離職手續,這是她在帝國大廈上班的最後一天,明天她就離開紐約,和丈夫回到家鄉去。那將是多麼美好呀。她想著,在空無一人的電梯轎廂里深深吸了一口氣。這時,電梯剛好停在第80層。
帝國大廈
突然,她感覺到了電梯轎廂一陣劇烈的抖動,之後是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劇烈的衝擊波將她震出了轎廂,狠狠地甩在地面上,她來不及看蔓延的大火、濃煙,就被骨折的疼痛感包圍了。
原來,就在一瞬之間,一架載著軍人的B-25轟炸機撞上了帝國大廈,當時美國最巨大的建築,現代文明的標誌。
開飛機的是威廉·斯密斯上尉,他經驗豐富,榮獲過美國空軍勳章、傑出飛行十字勳章和英勇十字勳章,累計飛行時長超過1000小時,本不應該出這樣的致命差錯。
要怪就怪當天的大霧。飛機從麻薩諸塞的漢斯科姆機場起飛,經過紐約上空時能見度變得很低。史密斯聯繫了紐約拉瓜迪亞機場的調度,要求降落。調度回應說霧太大,指示他轉至新澤西的紐瓦克機場。
史密斯仗著藝高人膽大,執意要飛。為了保持安全性,他降低了飛行高度,減慢了速度,可是他搞錯了自己的位置,就這樣一頭撞進了帝國大廈北側的78層和80層之間,直接將大廈外牆撞出了一個5.5米乘6.1米的大洞。
帝國大廈的牆被撞出了一個大洞
飛機上的燃油發生了泄露,沿著大廈的外牆傾瀉而下,流到了第75層,隨著爆炸產生的火苗很快燒了起來,整座大廈遠遠看去就像一束巨大的火炬。爆炸將一個引擎變成了炮彈,直接從南側的外牆穿了出去,落到270米遠的一座閣樓里。
像一束燃燒的火炬
飛機上的人都死了,被飛機懟上的在大廈工作的人也死了。可是貝蒂卻活了下來。
消防員很快就趕到了現場,開始施救,他們僅花了40分鐘就撲滅了大火。順便說一句,這場救火行動書寫了美國高層救火記錄,直到911才被打破。
消防員救火和搜救行動不可謂不高效,不過他們卻犯了一個非常低級的錯誤。在79層,救援人員及時發現了重傷的貝蒂,並立即將她轉移到電梯里,準備快速移送到醫院。可是他們不知道電梯轎廂的纜繩已經脆弱不堪,當貝蒂進入電梯的時候,纜繩斷了。
就這樣,剛被救起的「幸運」貝蒂看來難逃一劫。
電梯轎廂距離地面308米,也就是說,在7.93秒之後,做自由落體運動的轎廂將帶著貝蒂重重地砸在地面上。
據事後評估事故的電梯專家說,電梯轎廂直接撞上了電梯井底的液壓柱,液壓柱從下往上戳穿了整個櫃底,井底的混凝土被震成了碎裂的雞蛋殼。
然而,貝蒂沒死。
在短短的7.93秒中,貝蒂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她試圖操作電梯的控制裝置,她拿起轎廂里的電話求救,大喊大叫,徒勞地敲擊電梯,當失重來臨之後,她努力用雙手拉住電梯扶手,免得自己漂浮起來。但這一切都不管用。
救了她的是奇蹟。
所有的轎廂纜繩全斷了,制動系統也損壞了,但封閉電梯井裡被轎廂壓縮的空氣壓力充當了緩衝。另外,電梯井底部堆積了幾十米的斷裂的電纜,它們幫助吸收了衝擊力。最後,那些擊穿轎底的液壓柱也減少了部分衝擊力——貝蒂站在轎廂旁邊,才沒有被液壓柱捅穿。
5個月以後,貝蒂從醫院康復,她在專人陪同下回到了這座曾差點兩次要命的大廈,乘坐的還是那個電梯。她創造了一項新的金氏世界紀錄——從最高的電梯上墜落的倖存者。我想應該沒有一個正常人想要挑戰她。
康復的貝蒂
同一天兩次在必死的災難中倖存,貝蒂成了當時輿論的焦點。可是一周之後,美國對廣島長崎的原子彈轟炸就讓大眾轉移了實現,貝蒂就再也沒有人關心了。人們只知道之後她回到了老家,和丈夫生活在一起,共生育了3個孩子,死於1999年11月24日,時年74歲。
而帝國大廈的外立面雖然受損,可主體結構依然牢固,經過翻修又重新投入使用,我們所熟悉的好萊塢電影《西雅圖夜未眠》里,男女主角登上帝國大廈頂層的電梯,還是貝蒂那時候的樣子。
人山人海的帝國大廈頂層
不過,對於有的人來說,這場駭人聽聞的災難並未完全結束。
有些遇難家屬領取了聯邦政府的賠償,有些則提起了訴訟。但根據以往的主權豁免學說,公民無法起訴自己的國家。而正是因為這次災難,美國國會通過了「聯邦侵權賠償法」,第一次允許私人在聯邦法院起訴美國政府的侵權行為,以求獲得國家的道歉和更多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