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戰時李約瑟在中國東南地區的旅行 (廣東部分)

2019-10-01     南粵古驛道網

黃興宗/作者,阿翔/編譯

我們於6點到達仙人廟並且受到了嶺南大學的代表們的熱烈歡迎,他們帶我們去了學校的貴賓房。學校地處美麗的樟樹林裡,所有的建築看起來都很新且維護得當。宿舍的門廊和走廊讓我想到了在新加坡和馬尼拉地區很常見的房屋風格,這絕對是目前我們所見過的最吸引人的臨時校舍了。在接下來的三天,李約瑟講課,而且參觀了學校設施並且組織了多場與教職工的集體討論。不幸的是,在到達後的一天,他開始感到肚子不適,這抑制了他平時的活力。

在4月22日回到韶關後,李約瑟被建議留在河西醫院,這是嶺南醫學院的附屬單位,以此觀察他肚子的情況。在之後的幾天裡,我們訪問了嶺南醫學院,照會了廣東省長,並瀏覽了多家書店。唯一影響到我們閒適腳步的事情是一封4月24日來自匡威的電報,信中提到因為疏於支付行李費用和油款,他們被扣留在了柳州。他們被要求支付一筆16900元的罰款。在次日早晨,我們緊張地照會了韶關鐵路局局長以尋求澄清和指導,並安排轉錢至柳州。

圖為鄒儀新教授在韶關坪石塘口村天文台處抄寫觀察數據。(李約瑟拍攝於1944年)


圖為鄒儀新教授和天文望遠鏡。


圖為嶺南大學正在進行排球比賽。(感謝施瑛老師提供照片)


圖為中山大學土木系學生和橋樑模型。

李約瑟很快從微恙中恢復,我們也於4月27日離開了韶關,並乘火車於10點到達坪石。我們在那呆了一周,訪問了中山大學的不同學院,包括嶺南農學院。中山大學是我們在中國訪問過的最大的大學。在主校區,這有藝術學院、科學院、法學院、工程學院和教師樓,有將近2500名學生。農學院位於距離栗源堡20公里的地方。李約瑟對這兩個農學院很受震撼,這裡有很多有趣的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我們拜訪了蒲蟄龍教授、李翠英教授,他們在之後的歲月里成為了中國控制蟲害生物應用的先鋒。

5月4日下午,我們從坪石出發到達樂昌,這是中大醫學院的故鄉。學院和它的教學醫院設立在嶄新且現代的建築里。多位教職工曾在德國受訓,這又給了李約瑟說德語的機會。我們在次日夜晚離開了樂昌並且在晚上九點到達韶關。我們很高興了解到匡威和老斌已經在4月30日乘車到達,他們在柳州向親戚借了錢,並且在英國柳州領館處獲得支付到韶關的車費。

這幾次在廣東的訪問令我很愉悅,因為我能看見我很多來自香港的朋友,他們正在這些學院中工作或學習。我們當時並未意識到我們正在見證這些學院生命的最後時日。他們的存在很快就會被日軍的戰爭所粉碎。在四個月後,當我們再次穿過廣東時,我們曾經訪問過的機構都陷入混亂,機構被迫解散或者轉移他們的設備和人員到更內陸的地區。

(註:文中記述時間為1944年4月8日-7月21日;文中圖片由編譯者補充。)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站所刊文章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RiWiG0BMH2_cNUgGmB1.html








阿瑞:歸途

201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