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青團的17種做法,青團碧青油綠糯韌綿軟,甘甜細膩清香爽口

2020-03-25   美味之

一、肉鬆青團


食材

艾葉粉8g、糯米粉180g、澄面30g、開水100ml、豬油10g、糖20g、蛋黃6個、肉鬆適量、豆沙300g、色拉油適量。

做法

1、將艾草粉和細砂糖混合,倒入開水攪拌均勻。

2、將艾草汁加入到糯米粉和澄面中,放入豬油,攪拌均勻,揉成光滑的麵糰。

3、分成分量相同的劑子,大約每個40G。

4、蛋黃碾碎待用。蛋黃不用碾得過碎,稍微留點顆粒狀就好。

5、把碾碎的鹹蛋黃和肉鬆混合攪拌均勻,色拉油一點點慢慢加,把所有食材拌勻成團即可。

6、豆沙分成30克每個。豆沙餡捏成圓形包入肉鬆餡,捏成球狀。

7、青團皮放在手心壓扁,用雙手大拇指作窩,把分好的餡料加入,用虎口把皮子慢慢往上推,最後捏緊收口。

8、將青團放在刷上油的蒸盤上,蒸箱調節到普通蒸模式,100度,蒸製15分鐘即可。

二、青團


食材

糯米粉100G、菜汁70G、澄粉30G、豆沙餡適量、開水適量、豬油10G。

做法

1、艾草(也可用其它的綠葉菜代替),焯水後,放入料理杯,同時加入少量的清水。用料理機打成綠色菜汁。

2、糯米粉倒入容器內,加入菜汁,混合成均勻的麵糰。

3、澄粉中加入開水,攪拌成團。

4、將糯米粉麵糰和成麵糰,放入容器內。

5、揉成均勻的麵糰,加入豬油,充份揉均勻,成三光的麵糰。

6、分成同樣大小的小劑子,將小劑子按成片,放上豆沙球。

7、慢慢用手推上去收口,收好口後,放在兩手掌之間,揉成光滑的的青團坯子。

8、做好的青團坯子,下邊墊上一小片油紙,均勻的擺入蒸籠內。

9、冷水上鍋,蒸十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三、蛋黃肉鬆青團


食材

艾草200克、清水150克、糯米粉150克、粘米粉100克、蛋黃10個、肉鬆適量、糖20克。

做法

1、艾葉焯水後撈出混合清水用料理機攪打成泥,過濾出汁液,喜歡吃濃點的可以直接加艾葉泥來揉。

2、做艾葉青團皮之前先來處理蛋黃,蛋黃放在烤盤上,最好買新鮮的鹹蛋磕出蛋黃,這樣口感最佳,要是用袋裝蛋黃建議用油浸泡一晚上。

3、放入ACA烤箱中層,180度烤10分鐘左右即可,烤好的蛋黃放冷備用。

4、將糯米粉和粘米粉混合均勻後,加入糖,分次加入艾葉汁揉成團,不黏手即可,不要加太多。

5、將麵糰分成40克一個的小劑子,手捏開,放入適量的蛋黃和肉鬆。

6、蛋黃用手稍稍捏碎,口感會更好,然後包起來,放在油紙上。

7、全部做好後放在蒸架上,大火上汽蒸15分鐘即可。

四、豆沙青團


食材

艾葉一大把、水磨糯米粉100g、粘米粉40g、豆沙餡兒400g、白糖一小勺、豬油一小勺、小蘇打適量。

做法

1、艾草去掉莖部和死葉子,提前準備好冰水,煮過的葉子放在越涼的水裡葉子就會越綠呀。

2、鍋里倒入稍微多一點的清水,水開以後放入清洗乾淨的艾草。

3、用筷子快速撥均勻,而且要快速不停的攪拌哦 保證每片葉子焯到水 露在外面沒有焯到水的顏色會深一些 有些還會氧化變黑。

4、時間不能煮的太久,大概一兩分鐘左右,出鍋以後先放到涼水裡過一遍。

5、在馬上放到剛才準備好的冰水裡,用手撥均勻 徹底涼到就好啦。

6、用手擠掉水分,不需要即得太干,放入到榨汁機里 也可以放適量涼白開,覺得不好打的話 如果打算用泥的話打得越碎越好 打成泥狀 。

7、後面用了紗布過濾,弄好以後放入到乾淨的碗里,記得蓋上保鮮膜哦,防止氧化。

8、準備一個大一點的容器放入準備好的糯米粉,粘米粉,白糖。

9、用溫水和面最好,慢慢倒入,差不多的時候用手揉成團 一定要軟硬適中 這個就用手自己去感覺哈。

10、取一個深一點的盤子,鋪一層油紙,防止粘黏,揉好的糯米麵團壓扁壓平。

11、放進鍋里,水開手蒸25分鐘左右 時間不絕對,可以用筷子插進去看看有木有白點 沒有就是熟透了。

12、蒸的時候我們來準備餡兒 今天用的是紅豆沙,直接買來的,搓成40g左右一個。

13、蒸好的麵糰拿出來放進一個大一點的碗里,趕緊加入一小勺豬油,不能太多 戴上手套趕緊揉,有點兒燙哈。

14、差不多的時候把艾蒿泥放進去,耐心一點慢慢揉吧,直到全部揉勻。

15、大概每份30g左右 多一點少一點都沒事的哈 取一個按扁,然後放上剛剛搓好的豆沙餡兒。

16、虎口收緊,即使包上保鮮膜一個個放起來就好啦 記得戴手套如果直接用手會感覺好粘的。

五、榴槤青團


食材

糯米粉200克(生麵糰)、粘米粉35克、艾草粉5g、清水200g、澄粉25克(熟麵糰)、開水25克、榴槤200g。

做法

1、25克澄粉放入碗中,倒入25克開水用手動打蛋器迅速攪勻。

2、另取一個盆,稱出200g糯米粉、35g粘米粉和5g的艾草粉再加入200g的清水。

3、把生麵糰和熟麵糰混合揉成光滑的綠色粉團,蓋好保鮮膜防止風乾。

4、把麵糰平均分成25g一個的小糰子。

5、揉圓按扁,放入榴槤餡團,用虎口收口,慢慢揉圓,成型。

6、全部包好,揉圓,青團下邊墊油紙防粘。

7、鍋里先把水燒開,再把蒸屜放上去,中火蒸15分鐘。

六、糯米炒飯青團


食材

艾草嫩頭120克、水磨糯米粉400克、小麥澱粉60克、糯米飯1大碗、肉糜100克、洋蔥半個、泡發香菇10朵、胡蘿蔔半根、姜2片、小蔥3棵、蒜瓣3瓣、生抽2大勺、蚝油2大勺、鹽少許、糖1大勺、料酒1大勺、油2大勺、小蘇打1小勺、豬油30克、糖60克、水300克。

做法

1、糯米飯我不喜歡蒸的,覺得太硬,我是煮的,水與糯米齊平放電飯煲煮成糯米飯;肉糜加鹽和料酒順時針方向攪拌上勁;蔥姜蒜切末;洋蔥、胡蘿蔔、泡發香菇切丁。

2、不粘鍋下油,燒熱後下洋蔥和蔥姜蒜末,炒香,炒到蒜末微微發黃。

3、下肉糜炒散,炒到肉末變色,下胡蘿蔔、香菇丁略炒,下糯米飯炒散。

4、下所有帶調味料,炒勻後嘗下味道,要覺得有點咸才好,不然包在青團里就太淡了。

5、戴手套抓約30克炒好的糯米飯,捏成團,全部捏好後蓋保鮮膜防風乾。

6、採摘的艾草嫩頭,擇洗乾淨。

7、燒一鍋開水(配方外),加小蘇打(更好保持艾草顏色),艾草焯水沖涼,略擠一下水分。

8、艾草切碎與300克水放料理機打成艾草糊,所有材料都稱好。

9、糯米粉、小麥澱粉、豬油、糖、艾草糊都倒入大盆中,艾草糊不要全部倒進去,留一些機動,看麵糰乾濕情況酌情添加。

10、揉成麵糰,要多揉一會,使麵糰顏色均勻,但因為冷水揉面,麵糰一掰就碎。

11、再燒一鍋開水(配方外),取約60克麵糰,下開水鍋中煮熟,煮到麵糰浮起來即可撈出瀝水。為使麵糰熟得快,可分兩塊,並壓扁再煮。

12、剛剛煮熟的麵糰加入之前揉好的麵糰中再揉均勻,這時麵糰的延展性就很好了。

13、揉好的麵糰分塊搓條摘劑,每個約25~30克左右。暫時不用的麵糰要蓋好保鮮膜,防止風乾。

14、拿一個劑子,先揉捏一會使其柔軟,搓圓,用手指戳一個孔,可在孔中撒一點手粉(糯米粉)防粘。

15、雙手配合捏成小碗狀,放入一個餡球,用右手虎口往上推麵皮,慢慢收口,摁下尖頭搓圓。

16、蒸籠墊好矽膠蒸籠布,蒸鍋水先燒開,改中火,青團上鍋蒸10分鐘。

17、出鍋後趁熱刷上食用油(配方外),一定要趁熱刷,易於吸收,表面可不粘手。冷卻後用保鮮膜一個個包好,冷藏保存。

七、艾草青團


食材

糯米粉200克、粘米粉50克、蜂蜜2勺、食用油少許、艾草175克、豆沙餡400克、鹼面少許、鹽少許。

做法

1、摘取艾草的嫩尖,清洗乾淨。

2、糯米粉、粘米粉、蜂蜜、食用油,倒在一個大碗里。

3、鍋里加一點鹽,水開後放入艾葉,焯水後撈出。

4、鍋內重新倒水,水量剛沒過艾草就好。加入少許鹼面,煮幾分鐘。

5、煮好的艾葉連同水,一起倒入料理機的攪拌杯中,攪打成糊狀。

6、趁熱倒進準備好的糯米粉碗中,不能全部倒入,我是250克粉類中加了250克艾草汁。

7、攪拌至沒有乾粉後,手揉成團,醒發半小時。

8、豆沙餡兒分成25克一個,麵糰醒發好後,分成30克一個。

9、麵皮按扁,放入豆沙餡,慢慢收口團圓。軟硬度正好的麵皮不粘手,萬一粘手可塗點食用油。

10、雙手力度均勻,整理成圓形。

11、鍋內的水開後,放入包好的青團,中火蒸10分鐘即可。

八、椰蓉山藥青團


食材

雞矢藤200克、山藥泥100克、糯米粉100克、馬蹄粉10克、枸杞子10克、椰蓉20克、糖50克。

做法

1、各材料,山藥提前蒸熟。

2、雞矢藤葉子用2碗的水,加點茶油焯至轉綠,關火雞矢藤葉子晾涼。

3、用料理機把雞矢藤葉子加上1.5碗的水打至漿狀過濾。

4、取3匙左右的汁液加入馬蹄粉拌好待用。

5、餘下的雞矢藤葉子汁加入糖小火煮煮溶化.把調好的馬蹄粉漿倒入。

6、小火煮沸,關火,晾至溫溫的

7、把綠糊漿一點點加入糯米粉中,一邊加一邊拌粉,直至揉成粉團待用。

8、山藥按壓成泥,枸杞子用開水稍洗就可以了。

9、取一份山藥泥中間放上枸杞子,包好,取一份粉團,壓開,放上山藥泥,包好成丸子狀。

10、沸水入鍋,碟子塗上山茶油,放上做好的糰子,大火蒸10分鐘即可。

11、放在椰蓉上,沾上,放在椰蓉上,沾上,沾好椰蓉的糰子上面點綴一顆枸杞子,即可食用。

九、抹茶版青團


食材

糯米粉300克、粘米粉200克、抹茶粉25克、花生碎300克(熟)、芝麻碎200克(熟)、豬油10克、白糖50克。

做法

1、將糯米粉和粘米粉混合後加入抹茶粉混合攪拌一下。

2、加入適量熱水揉成一個麵糰,清水不要一次性加入,緩緩的加入,揉成一個軟硬適中的麵糰。蓋上保鮮膜放置30分鐘以後再使用。

3、將熟的花生仁和白芝麻分別打碎,但是不要太細,保持一點點顆粒的口感。

4、將熟的花生碎和白芝麻碎混合後加入10克豬油,在加入一點點清水,能捏的住就可以。水一定不要多。

5、用手將餡捏住,捏實在,用一份皮包住一份餡。

6、包好,團圓備用。一次吃不完可以直接放冰箱冷凍,下次吃之前直接上鍋蒸就可以了。

7、蒸鍋底部鋪上防粘蒸籠紙,如果沒有可以換成青菜葉。上鍋蒸10分鐘就好了。

十、菠菜蛋黃肉鬆青團


食材

溫水80克、豬油10克、小麥澱粉30克、菠菜50克、熟鹹蛋黃5個、糯米粉100克、肉鬆150克、蜂蜜2勺、沙拉醬2勺、白糖20克。

做法

1、菠菜葉洗凈,上鍋入適量水燒開。將菠菜葉燙熟撈出,泡在涼開水裡。

2、將涼菠菜撈出放入料理機,加入適量的水打成菠菜泥,將菠菜泥放在篩網裡,過濾掉汁水。

3、將白糖糯米粉和小麥澱粉混合,並加入80克溫水,混合成團。

4、混合好的粉團加入10克豬油揉均勻,將粉團裝入盆里攤開。

5、上鍋入適量水燒開,將粉團隔水蒸約二十分鐘左右至完全熟透。

6、取出熟粉團,加入過濾好的菠菜渣,帶上一次性手套使勁揉至粉團變綠色,揉好的綠色粉團。

7、將蛋黃揉碎,加入肉鬆,兩勺沙拉醬和兩勺蜂蜜,混合均勻。

8、將粉團分成6份,(大小個人隨意)取份糰子壓薄,包入肉鬆餡料,捏緊收口搓圓完成。

十一、鹹蛋黃肉鬆青團


食材

糯米粉100g、澄面30g、青麥苗50g、水90g、葵花籽油5g、肉鬆40g、鹹蛋黃4個、橄欖油少許。

做法

1、鹹蛋黃上籠蒸5分鐘蒸熟。

2、把鹹蛋黃捏碎,然後和肉鬆一起拌均勻,能用力抓成團就行了。

3、把餡料分成4份,團成團備用。

4、糯米粉很澄面備好,兩種麵粉都放入盆中。

5、青麥苗用淡鹽水焯燙一分鐘左右,以去除青澀味,顏色也很更好看。

6、把麥苗切碎,加入100克的水,放入破壁機攪打成糊狀。其實用90克即可,但因機器中會殘留,所以我多加了10克

7、用網篩過濾,一定要把渣攥干,這樣保證有足夠的汁出來,把青麥汁倒入麵粉中

8、和成麵糰後加入少許的油,加點油麵團會更滋潤,揉成光滑的麵糰

9、上籠蒸20分鐘。蒸好的麵糰表面看著顏色淡,其實裡面顏色是碧綠的

10、保鮮膜上塗少許油,我是用勺子取了適量麵糰直接放保鮮膜上,然後放上餡料,藉助保鮮膜包嚴實即可。

十二、馬蘭頭青團


食材

艾草粉7g、澄面15g、粘米粉15g、水磨糯米糕150g、雞粉1小勺、砂糖1小勺、松仁15g、生抽2勺、鹽少許、馬蘭頭400g、香油1勺、香乾60g、色拉油適量。

做法

1、馬蘭頭清洗乾淨後放人鍋中焯水,綽水後的馬蘭頭擠干水分切成顆粒。

2、香乾切成小粒,把馬蘭頭香乾一起放人大碗中。

3、加入鹽、生抽、砂糖、香油、雞粉拌勻。

4、我還加了點烤熟的松仁一起拌勻。

5、取一大盆加入糯米粉、粘米粉、澄粉、艾草粉,加入適量溫水和成粉團。

6、取下一個小團,大概40克左右,粉團搓圓後用大拇指摳一個孔,然後轉動粉團。

7、中間放入適量馬蘭頭香乾餡,用虎口慢慢收口,放入刷上油的粽葉上。

8、上籠大火蒸15分鐘,蒸好後再刷上一層熟油,馬蘭頭青團完成。

十三、豆沙青團


食材

糯米粉200克、大米粉100克、紅豆沙150克、艾青10克、油適量、水適量。

做法

1、艾青洗凈切斷放料理杯中,放適量的水攪拌成汁。

2、再過濾一下,將過濾的艾青汁倒入粉中。

3、攪拌均勻,再放適量油摸勻,放入盤中。

4、鍋中放水,放入麵糰蒸15分鐘。

5、15分鐘取出放至溫熱。

6、取一麵糰壓扁放上紅豆沙餡,收口揉成圓團即可。

十四、黑芝麻花生餡青團


食材

糯米粉300克、花生仁80克、熟黑芝麻40克、椴樹蜂蜜20克、艾葉少許、白砂糖20克、開水適量。

做法

1、艾葉洗乾淨,燒開水,水開後放少許食用鹼,下入艾葉焯水1分鐘。

2、將焯好水的艾葉放入冷水中浸泡4小時以上,中途換2次水。(去除艾葉的苦味)

3、將艾葉擠干水分,加少許清水入料理機打成艾葉汁。

4、用艾葉汁和開水和糯米麵。揉成光滑的麵糰,靜置15分鐘,將麵糰搓成長條。

5、分成合適大小的劑子,壓扁,用濕布蓋好,以防止乾裂。(待用)

6、炒熟黑芝麻和花生米,花生米去皮,將熟黑芝麻,去皮熟花生米,白砂糖放入料理機打成粉。

7、加入4克植物油和20克椴樹蜜,攪拌均勻。

8、根據第七步驟中劑子的數量,將花生芝麻粉捏成同樣數量的小圓球。

9、一塊糯米麵上放一顆餡,包法和包湯圓一樣,收口。

10、表面刷一層薄薄的花生油。

11、水開後,蒸15分鐘。小個頭的12分鐘即可。

十五、棗泥青團


食材

糯米粉100g、茵陳葉50g、澄面30g、水90g、鹽2g、葵花籽油5g、紅棗適量。

做法

1、提前把餡做好,紅棗去核蒸20分鐘,蒸到棗肉軟爛

2、我今天比較省事,直接用手把棗肉抓成泥了。這樣做的棗泥沒有一點水,很乾,比較好用

3、做好的棗泥晾涼備用。棗本身很甜,不要加糖

4、水中加適量鹽,把茵陳也煮熟,大約煮1分鐘左右即可,我自己採挖的茵陳,很嫩

5、把煮好的茵陳擠干水分,放入破壁機中,加入90克水攪打成糊狀。

6、糯米粉和澄面拌均勻,把攪打好的糊倒入粉中。

7、和成比較硬的麵糰,再加入油揉均勻,餳半小時左右。

8、把麵糰分成4份,棗泥弄4個圓成球狀,包入餡料,好好團一下,弄圓。

9、開水入鍋,中小火蒸8--10分鐘即可。

十六、蛋黃肉鬆青團


食材

水蘑糯米粉280克、粘米粉120克、鹹蛋黃10個、肉鬆150克、玉米油適量、開水適量、南瓜葉汁1小把。

做法

1、鹹蛋黃先蒸熟後搗成泥。

2、鍋中放適量玉米油先把蛋黃炒散後加入肉鬆炒勻後待用。

3、把粉類混勻後沖入開水攪成團。

4、揉成團後加入南瓜葉汁揉勻,揉成軟硬合適的麵糰。

5、把麵糰分成50克一個小劑子。

6、把一個小劑子捏成碗狀後包入蛋黃肉鬆,捏緊收口後滾圓。

7、全部完成後放入蒸籠,水開後蒸15分鐘左右即可。

十七、花生粉番薯青團


食材

艾草250克、糯米粉280克、番薯適量、花生粉適量、黃豆粉適量、豬油適量、砂糖適量。

做法

1、艾草去根,洗凈

2、沸水放入少量食粉,汆燙艾草,去除苦味

3、拌入豬油或者白油,麵糰捏成每個35克

4、番薯微波爐中高火10分鐘,去皮,混入黃豆粉、花生粉,壓成泥

5、捏成每個25克的小糰子,用手展開皮子,將內餡包入,慢慢收口。

6、鍋內墊粽葉,水煮開,中小火蒸6分鐘出鍋。

十八、春筍豆乾豬肉青團


食材

青團皮材料:艾草260克、涼水320克、糯米粉300克、小麥澱粉35克、熱水30克、艾蒿汁275克。

青團餡材料:肥瘦豬肉200克、春筍200克、白豆腐乾3片、油少許、鹽少許、醬油適量。

做法

1、新鮮艾草去掉老葉、黃葉,用鹽水浸泡3分鐘,去掉浮塵,再用清水沖洗乾淨;

2、入開水鍋中焯變色,撈出,自然放涼即可;

3、焯過水後艾草我稱了一下,重量約為260克,將艾蒿切小段放入破壁料理機中,再倒入320克涼水,打成漿;水量可以根據要做的青團量來調整,多點兒少點兒都可以;

4、準備一塊紗布,將艾草漿倒在紗布里,把艾草汁擠出來,渣子可以留做它用;

5、做青團皮的材料準備好:艾草汁,糯米粉,水晶粉也是小麥澱粉(澄面),加一些可以增加Q彈的口感;

6、小麥澱粉取35克左右,用30克的熱水燙一下,拌成團,加熱後的小麥澱粉團非常粘手,起到粘合作用,皮子不會裂;我使用的是熱水壺裡的水,由於放了一段時間也就只有80度左右,如果用沸水沖,小麥澱粉會燙熟呈透明狀,放入糯米糰中後粘合度會更強;

7、將小麥澱粉團放入糯米粉中,艾草汁倒入其中;糯米粉比較吃水,我稱重了一下,300克糯米粉中,我倒了艾草汁275克;

8、先用筷子攪拌成塊,再手揉成團,如果太干可以再倒一些艾草汁,能揉成光滑的糯米糰就可以,蒙上保鮮膜餳一會兒;

9、餳麵糰的時候來處理一下餡料:肥瘦豬肉餡切小丁,春筍尖切小丁焯水10分鐘後過涼水去澀味,白豆腐乾切小丁,用量沒有固定的,按自己的喜歡和包的手藝來決定;

10、炒鍋中倒一點油,先將豬肉煸炒變色出香味,倒適量醬油調色;再將春筍丁和豆腐乾倒入翻炒,撒適量鹽,直到炒干水分,關火,晾涼後使用;

11、將餳好的艾汁糯米糰稱重分成12份,每個約重50個,數量也是隨自己的喜歡來定,重量和手法決定了青團最後的大小;

12、將小糯米糰拍扁,邊緣略薄一些,用手掌窩一下成小碗狀,取適量餡料放在上面;

13、將皮子邊緣向中心聚攏,捏嚴;沒有固定的包法,只要能包上不漏餡就成;

14、將光滑的一面朝上,底下墊一張油紙,放在蒸屜上,我用的是蒸箱,用普通的大蒸鍋也是沒問題的;

15、將裝著青團的蒸屜送入蒸箱中,100度,從進到出15分鐘;

16、蒸熟後端出來,表面刷一層薄薄的植物油,防止表皮水分蒸發變干變裂,同時也起到防粘手的作用。熱吃涼吃均可,會有不同風味。

好了,今天的美食分享就到這裡哦!喜歡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