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之屋更新招股書,「燕窩第一股」卻因涉嫌「虛假宣傳」被質疑

2022-05-14     快消

原標題:燕之屋更新招股書,「燕窩第一股」卻因涉嫌「虛假宣傳」被質疑

文丨李珂

近日,廈門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燕之屋」)更新了招股書,擬A股主板掛牌上市,中信建投擔任保薦人。招股書顯示,燕之屋計劃通過本次IPO募集10.19億元,主要用於生態產業園建設、燕之屋研發中心升級、營銷網絡建設和品牌推廣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成立於1997年的燕之屋作為國內頭部燕窩產品品牌,現旗下擁有常溫即食燕窩、鮮燉燕窩、干燕窩及其他燕窩衍生產品。品牌創立20餘年以來,燕之屋從一開始的家庭作坊做到了年銷售10多億元的品牌企業。

目前,燕之屋線下以加盟形式為主,並開出600多家實體店;其創始人黃健曾喊出「百億企業,百年品牌」的口號。在2021年準備申請港股IPO無果而終之後,僅用8個月轉戰國內資本市場的燕之屋,於2021年12月向證監會遞交了上市申請書。

從營收構成來看,碗燕系列產品2019年至2021年的收入貢獻分別為5.35億元、5.43億元和6.82億元;在總營收的占比分別為56.3%、41.8%和45.5%,為最大收入來源。而鮮燉燕窩系列產品的收入增幅最大,從2019年1.07億元已增至2021年的4.23億元。此外,2019-2021年,燕之屋廣告宣傳費分別為1.87億元、2.37億元和2.67億元,呈逐年遞增趨勢,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9.72%、18.27%和17.85%。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燕之屋的年收入已超過10億元,但這兩年的凈利潤基本維持在每年1億元左右。這也就意味著融資的10個億,燕之屋要用利潤積累10年才能達到。

去年9月,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燕窩市場專業委員會發布白皮書顯示,我國燕窩市場總體呈現供給側與需求側雙增長格局,2020年國內燕窩消費市場規模達到400億元左右,年增長率33%。

不過,光鮮背後卻不乏質疑的聲音。例如,與燕之屋廣告鋪天蓋地相對應的,是不少消費者質疑它存在誇大宣傳的嫌疑。例如,在一些媒體廣告中,燕之屋先前的代言人劉嘉玲曾表示自己保養的秘訣是「吃燕窩只選燕之屋碗燕」,稱自己「每天吃一碗燕之屋的碗燕」。

雖然,在IPO申請書中,燕之屋強調自己擁有非常強大的科研團隊,而且未來融資金額中很大一部分也將投向科研中心的建設與改造,但從財務角度來講,燕之屋並不是一家科研驅動的企業。根據招股書,從2018年到2021年6月,燕之屋研發費用分別為1305萬元、1874萬元、1766萬元和956萬元,分別占營業收入的1.8%、1.97%、1.36%和1.35%。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證監會曾對燕之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進行了反饋意見。從反饋意見來看,證監會對燕之屋提出的反饋意見包含三大類,要求說明規範性問題、信息披露問題、其他問題共計57個問題。其中,燕之屋在招股書中提到的關於燕窩的營養價值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要求燕之屋說明關於燕窩的營養價值介紹等相關材料、數據來源,是否有權威出處等。

未來,以燕之屋為代表的燕窩企業如何營造屬於自己的競爭壁壘,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中留下消費者,仍是它們所要思考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47ed902a0896b193f9f568f16eba4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