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我血汗錢」!十年老經銷商聲討,百威啤酒費用兌現被爆「亂到極致」

2023-11-18     快消

原標題:「還我血汗錢」!十年老經銷商聲討,百威啤酒費用兌現被爆「亂到極致」

文丨快消君

這個冬天,維權的經銷商越來越多了。

「今年,百威公司承諾我的市場費用一毛都沒給。我現在欠了整個市場60多萬的費用,債主們天天追著我。我只想拿回投入市場的費用,多一分都不需要。」近日,一位山東百威、哈啤經銷商爆料稱。

該經銷商自稱,其代理百威、哈啤超過十年。之所以之前一直做得安穩,主要源於前區域市場負責人承諾的所有費用都能第一時間兌現,所以,對百威一直比較信任。但現任領導來了以後,他毫無防備地、按慣例執行了他的政策,最後卻沒有拿到核銷。此間,百威公司的主任來回地換,三個月換了三個,也都走過郵件,但都沒有解決問題。」

根據其展示的、今年7月與百威廠家簽署的一份有關促銷活動的文件顯示,彼時的廠家開展的是「一贈一」活動,陳列期三個月,預估30家。彼時,廠家承諾該經銷商,7月份所有的市場費用,8月份將進行核銷,到9月份相關費用就能下發。

「但實際上,從7月開始,廠家就沒有核算及下發任何費用。一直到10月份,廠家下來稽查了,說我的費用不合格,只能核算40%的費用。此外,這40%的費用是來年3月才能往戶頭上下,其間還要求經銷商不斷進貨才能下款——至於什麼時間下完,百威說『不知道 』,而且沒有政策,也沒有活動。」他表示,「真是拖得死死的。」

對於廠家的這番「操作」,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模型是對的,但是得很有錢才行。他們費用抵貨是按不含稅價格算的,相對來說其實比較合理,但大概有60%的資金都會被套進廠家所謂的獎金池中。市場稍微一差,經銷商的現金流立馬吃緊,陷入惡性循環。」

該人士建議稱,「對資金鍊有限的經銷商而言,酒水的活動費用一定要第一時間兌現,不然就是一個巨大的坑。」

當然,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各個公司都會有相應的市場政策支持,落實到位與否,主要在於人。吃費用的管理層和業務人員並不少見。」但,這仍從側面說明了,百威中國的內部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亂。例如,相較之下,「從來沒有聽說拖欠費用的事。每個月1號交單,15號之前基本都能下。」一位華潤雪花經銷商就告訴快消君。

對此,一位百威業務人員表示,「我所在的區域,當有領導檢查時,業務員就被要求把高端酒放上貨架,但最後只用不好賣的產品來兌現給渠道商的陳列費用。在這一過程中,業務員其實做不了主,只能受 『夾板氣』。」據他透露,「近幾年,分公司欠了經銷商非常多的費用,各種帳目 『亂到極致』。以前本地是哈啤的主陣地,現在已經被青島反超了。」

另一經銷商告訴快消君,「百威在山東賣不動,市場上到處都是臨期貨,廠家還拚命用哈啤來壓百威的貨。當地早就沒人願意代理百威了,甚至前代理商至今還沒拿到當初的費用。」他感慨稱, 「做好一個品牌可能需要百年,但做臭一個牌子也就幾個夏天。」

公開信息顯示,百威亞太是亞洲最大的啤酒公司,旗下擁有百威、時代、科羅娜、福佳、凱獅、哈爾濱等多個品牌,長期占據著中國高端市場的半壁江山。

然而,近年來啤酒終端市場競爭加劇,各品牌的運營成本也隨之增加,無論是終端陳列投入、渠道運營投入,還是原料成本的提升,都將直接影響到酒企凈利情況。即便在中國市場業績表現尚可,出現增收不增利情況的百威仍然面臨不小的「風險與挑戰」。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2014年以來,國內啤酒行業進入存量時代,銷量持續下滑,為尋求新出路,紛紛瞄向百威亞太引以為豪的高端市場。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等國內巨頭紛紛提速高端化,並迅速崛起,高端市場的鏖戰越來越激烈。行業內卷之下,百威逐漸疲於招架。

前述業內人士表示,拋開疫情影響因素,就業務層面而言,百威多年來經營的夜場渠道優勢不再,不得不主動求變,進攻餐飲渠道;在此背景下,公司在高端啤酒市場的壓倒性優勢、正在被本土品牌們一步步侵蝕。市場競爭加劇的當下,如果不能精於內部管理,致使傳統渠道優勢進一步弱化,百威的「江山」也不見得穩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76a0eae34e87fdd0375f0cd4ed548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