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多讀書,家長能和孩子聊什麼?

2022-06-18     尹建莉父母學堂

原標題:引導孩子多讀書,家長能和孩子聊什麼?

前兩天童書直播時,有個家長向我提問,說:「我聽了很多人建議,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但是買了書孩子也不讀啊,怎麼回事?」

這個問題,還真不是一兩句話的建議可以概括的。我當時給那位家長講了我陪孩子閱讀的經歷——

01

讓孩子愛上閱讀

家長得陪孩子「聊」起來

家長在引導孩子接受一套全新的書的時候,不能直接丟給他書,簡單粗暴地要求說:「書給你買了,自己好好讀啊~」

這樣的處理方式,孩子是不會喜歡閱讀的。

對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媽媽跟他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孩子沒有感覺。他們只知道翻書沒有打遊戲和看動畫片直接,「不夠爽」。

讀一本書的樂趣,需要家長陪孩子「聊」出來。

我在引導我兒子讀一本書之前,會 自己先讀一遍這本書,了解這本書有什麼亮點。

然後再結合我兒子平時對什麼話題感興趣,有側重地和他專門讀書中他可能感興趣的這部分。

親子共讀過程中, 我會把我的閱讀感受通過自然的聊天的方式,分享給孩子(不刻意分享,孩子拒絕聊天就不聊)。我兒子可能會有不懂的問題,他提出疑問,我們就一起在書里找答案,或者我查閱資料,解答給他聽。

當相似的題材聊得多了的時候,孩子自然就產生了興趣,會主動來問我,這個XXX是怎麼回事?還有沒有跟XXX相似的書可以讀……

引導孩子愛上一本書、一類書,並沒有那麼省力,需要家長做許多準備工作,過程中和孩子一起全情投入。

與其說是讀書,不如說是我和孩子的一場交流會,書中的內容是我們的話題,輔助我和孩子的交流。

對於尚未對閱讀產生明顯興趣的孩子,對於只讀單一題材圖書、拒絕其他類型的孩子,大家不妨試一試我的這種方法。

02

家長可以和孩子聊什麼?

第一種,孩子提起什麼,我們就順著孩子的話題聊什麼。

曾有研究表明:一個年齡在3-8歲的孩子,平均每天要提出73個問題,媽媽一周就得回答500多個問題!

這些天馬行空的問題,都是我們可以和孩子聊的,任何一個話題展開,都有對應的好書可以讀。

第二種,生活中遇見了什麼,剛剛經歷了什麼,我們就和孩子聊什麼。

生活中蘊藏著科學的奇妙、與人相處的智慧、大自然之美……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從小就被保護了下來,他未來就會擁有敏銳發現新奇事物、熱愛思考的好習慣。

如果大家依然覺得「聊什麼」「怎麼聊」講得有點空泛,我就用下面這套我兒子超愛讀的科學故事書,給大家舉些例子。

這套書叫《哇,科學有故事!》,裡面隨便翻開一頁,都是一個可以和孩子「聊起來」的話題。

想用它聊天的家長,可以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就親子共讀。

6-12歲小學階段的孩子,完全可以獨立閱讀。

首先拿到這套書,會發現它分了好幾個類目——

地球篇、宇宙篇、化學篇、物理篇、尖端科技篇、生命篇,還有日常生活篇。

隨便拿一本舉例,這本來自生命篇的「動物行為的故事」,就是我兒子有一次從動物園回來之後,我們一起讀的。

它解答了困擾孩子好久的一個疑問: 「動物不會說話,那麼它們是如何交流的?」

就像這書中的蜜蜂,經過德國動物學家的實驗證明,蜜蜂確實會用自己的一套「語言」傳遞消息,哪裡發現了新鮮的花蜜,它們都會「奔走相告」。

你知道嗎?蜜蜂飛舞時的不同動作,就是它們交流的秘密。

科學家經過觀察發現了,蜜蜂會用不同的舞姿傳遞不同的意思。

圓圈舞表示食物在100米以內,8字形舞蹈則表示食物在100米以外的地方。

而關於方向的描述,還與太陽所在的位置有關。是不是感覺,蜜蜂也超級聰明?!

更神奇的是,蜜蜂因為消息的溝通,也形成了自己的社會分工:偵查蜂、工蜂、女王蜂等等。

這細密的分工方式,和人類的社會形態,也有相似之處。

我們正好可以藉此機會,和孩子聊一聊:

你之前看到過蜜蜂怎麼飛?

不同「工種」的蜜蜂,外觀是不是一樣的?

蜜蜂的「嗡嗡」聲,有沒有傳遞信息的功能?

你之前看到過蜜蜂怎麼飛?

不同「工種」的蜜蜂,外觀是不是一樣的?

蜜蜂的「嗡嗡」聲,有沒有傳遞信息的功能?

回答不出來也沒關係,只要孩子跟著這個思路開始思考,就成功了一大半。

不止蜜蜂,許多動物的行為都傳遞了不同的溝通信號。

比如,狼會用叫聲提醒成員不要掉隊,或者警告其他狼群不要靠近。

再比如鯨魚,能發出20多種不同的聲音,告知夥伴獵物的位置、種類信息。

有些聲音,人類聽不到,而動物卻可以察覺。

除了聽覺,動物還會利用觸覺、嗅覺等感受,來獲取和傳遞信息。

如果孩子感興趣,我們可以跟他們聊聊孩子感興趣的動物,它如何傳遞信息,不同的動物行為可能在表達什麼意思……

家長回答不出了也沒關係,可以直接從書中找答案,還可以廣泛查閱資料,看一些紀錄片,直到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為止。

如果孩子不喜歡動物主題也沒關係,《哇,科學有故事!》系列,還有好多好多奇妙的科學話題、生活中的有趣現象,總能找到孩子有興趣的話題——

從這套書中,不僅能讀到有趣的科學故事,還能聊出延伸的知識點,還有專業的科學圖錶帶孩子見識科學的嚴謹。

200位科學家帶著他們的研究成果,穿越33種科學時間線,帶孩子親臨大型科學實驗現場,了解科學史!

還隨書附贈了99節科學動畫講解視頻。

想用它聊天的家長,可以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就親子共讀。

6-12歲小學階段的孩子,完全可以獨立閱讀。

《哇,科學有故事!》全33冊

適讀年齡:5歲以下親子共讀,6-12歲獨立閱讀

03

用讀故事的方式學科學

讓孩子愛上思考

如果有想給小學階段的孩子建立科學興趣、啟蒙科學知識,這套《哇,科學有故事!》我也是非常推薦的。

用故事的方式,還原了200位科學家的科學實驗經歷,串聯了 上百個中小學階段涉及的全科科學知識點。

不僅讓孩子在閱讀中覺得「大開眼界」,還鞏固了課內知識。

書中沒有生硬地擺事實,照搬科學成果,而是娓娓道來,通俗解讀,還從一個個具體的切入點,引導孩子探索科學的發展史,了解每一個知識的來龍去脈。

有文字、有漫畫,還有清晰的圖表,讓科學學習不再枯燥難懂。

不僅能讀,還能看!

這套書還隨書附贈了99節科學講解視頻。

翻開每個單冊的最後一頁,掃描二維碼,即可免費獲取視頻。

《哇,科學有故事!》全33冊

適讀年齡:5歲以下親子共讀,6-12歲獨立閱讀

團購詳情

團購產品:哇,科學有故事!(全33冊)

適合人群:5歲以下親子共讀,6-12歲獨立閱讀

發貨相關:天津發貨,圓通快遞。疫情地區,港澳台地區不發貨,新疆、西藏+25元運費

發貨時間:48小時發貨(周末及法定節假日不發貨)

下單方式:掃描文中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父母學堂優選商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eb6fd5ebf3280b55ce6cfa3dbec6e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