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把非遺糖畫搬到店門口、等位區打造成露營風,門口擺滿上百個椰子......瘋狂內卷下,各大火鍋店開啟搶人大戰,看看他們的引流招式有多拼?
單日2千人排號
它卻都在門口擺攤
最近,餐見君一行出差成都,路過春熙路上的吼堂老火鍋,發現它花心思在店門口設置了一些引流「小巧思」,甚至有顧客特意來打卡,前不久還曾單日取號排到4000桌。
首先,把頂流「圍爐煮茶」,打造成活字招牌。
幾個月前,吼堂老火鍋在店門口的等位區設置了免費的圍爐煮茶,顧客在排號等位的時候可以一邊喝茶一邊烤橘子、剝花生。而且桌子上擺放的勵志格言「格局打開」、「凡事看得開生活才能嗨」,與圍爐本身都極具傳播性。
在大眾點評,很多人提到,原本在茶館需要付費的圍爐煮茶,沒想到被煙火氣的火鍋店圈了粉(路人也忍不住回眸)。
吼堂門口的圍爐煮茶
值得一提的是,圍爐冰茶的夏季版本「圍爐冰茶」也橫空出世,在茶飲圈更是刷爆了。
它將原本的火爐換成了冰塊,熱飲變成了冰飲,在此基礎上加上了乾冰,這套新組合的營造的涼快感撲面而來,或將在這個夏天掀起一波打卡狂潮,聽說重慶的北步園火鍋已經上新了。
其次,營造稀缺,把非遺糖畫、麻將搬到店前。
在門口,有個小攤也吸引了餐見君的注意,在吼堂的非遺創作區,設置了非遺創作成都糖畫,顧客在點評平台打卡收藏,就能免費領取不同造型的糖畫作品。
其實,此舉不僅能為顧客帶來一些有趣的看點,還為線上的門店流量不斷積累人氣,也是吼堂對蜀地文化的另一層呈現。
吼堂老火鍋的糖畫
有了煮茶、糖畫,另一蜀地文化「川麻」必不可少。
在吼堂的等位區,如果顧客有需要,還可以讓服務員準備麻將,讓顧客停留下來,並且也能緩解因等待帶來的焦慮情緒。
顧客邊等位邊搓麻將
不僅看起來有趣,實則這些引流動作都指向了對顧客的深度洞察,難怪成都的餐飲同行告訴我們,吼堂高峰單日排號達到4千人。有時間引流的方式並不只是單單指向人,我們看下異業案例。
就像上海的一家咖啡館在門口為寵物準備了水碗,讓養寵人士也會感覺到「毛孩子」被照顧到,這一小小舉動讓咖啡館廣受好評。
上海某咖啡店門前
擺攤送咖啡、門口放椰子...
這些火鍋店殺瘋了
除了吼堂,很多火鍋店也意識到「在家門口引流」的重要性,並嘗試不同的辦法去拉新——
1、外擺服務 地攤,一邊賺錢一邊引流
爸爸炒料牛排老火鍋在門口放置了一台蒸汽朋克咖啡車,顧客到店或等位時不僅可以免費喝美式咖啡,還可續杯。
免費飲品 朋克咖啡車的打造,讓這家火鍋店很受年輕人的歡迎。
咖啡車
隨著露營的盛行,露營元素也被廣泛應用,像大萱火鍋就將等位區打造成露營風,還提供了零食和飲品。換種風格就能出圈,也是火鍋店們值得一試的辦法。
大萱火鍋的外擺區
此外,鄭州的一家茶飲品牌,在門店不遠做了地攤,據了解,擺攤當天多個攤位的茶飲都銷售一空,還為門店做了引流。
2、醒目的廣告位,文案、產品會說話
除了動態的引客入店,門店靜態的店招、周邊的廣告位也是門店吸客的方式。
像鄭秋秋創業火鍋的店招,用綠色與白色打底再配上紅色文字,讓整個門頭在一條街上識別性很高。這還沒完,在店招的下方,還立有4塊小門頭,把門店的特色、個性一一傳遞。
比如「鍋底虧本也要堅持使用一次性鍋底」「鄭秋秋不做活動,實惠就是最好的活動」
鄭秋秋創業火鍋門店招牌
像這種大門頭告訴你「我是誰」,小門頭告訴你「我的特點與賣點」在哪裡,醒目的燈箱,直至顧客顧慮點的文案,相互疊加,給了顧客充足的進店理由。
對此,吼堂聯合創始人李小孬認為,店招、廣告的信息要清晰,比如你是什麼品牌品類,有什麼活動等,還要把招牌菜很醒目地放在門口,因為大部分顧客進店是為某道菜而來。
春熙路上某火鍋店的「椰子招牌
再比如斑馬線牛雜火鍋,用黃色的亞克力燈箱把「只賣新鮮好牛雜」的品牌主張簡單明地展示出來,讓顧客有種吃得放心的直觀感受。
3、路口截流,讓火鍋品牌「先入為主」
早期,海底撈的一些門店會讓領位人員在商場門口、路口去詢問顧客是否要到海底撈就餐,這個動作也會給隨機進入商場就餐的顧客「先入為主」的印象,進而就有去消費的可能。
畢竟多一次露出,就有多一次機會。
另外,這個方法也適用於一些人流量不多的新商圈。對於領位人員來說,一般顧客的「耐心值」僅有3至5秒,需要簡介清晰地介紹有什麼活動、套餐,現在一起過去送什麼菜,以及門店位置等。主動走出去影響顧客,比用時間養店要來的直接。
還有一個引流行之有效的辦法——花式發傳單。傳統的發傳單依然很有用,但並非是直接把傳單遞給顧客,而是需要與顧客建立互動。
比如,吼堂常用的方式是用人偶大熊貓來發傳單,當人偶與顧客擊掌時,把手攤開會送給顧客一些小零食,順帶也把傳單遞給顧客。
此前,蜜雪冰城也讓眾多「雪王」出街,一邊給路人打招呼,一邊發傳單,既營造了歡樂的氛圍,也讓顧客留下了印象,甚至是直接到店購買。
引客入店
你還應該注意什麼?
以上列舉的都是引客進店的好處,但這些方法是否都適合火鍋店去做呢?在設計相關內容時又該注意什麼?
在火鍋餐見看來,首先要明確引客的目的是什麼,為了獲得第一批顧客,還是持續打造附加服務,或是吸引眼球。
不同的目的,所用的方法也不同,不能因為別的火鍋店用麻將讓顧客消遣,你的火鍋店也用。各家所處的經營階段、客群類型、地域喜好各不相同,吸引顧客進店的姿勢也就不一樣。
也有火鍋店老闆認為,一些旅遊城市的核心位置,會吸引很多外地遊客前來打卡,這些火鍋店就適合通過一些方法讓顧客獲得更多有趣有料的服務,但對於一些主流消費群體年齡相對較大的品牌來說,可能就不大適合去做引客入店的動作。
除了這些以外,引流的動作如何標準化地執行,是否可以建立相關的SOP?也是值得關注的部分。
如同熊喵來了火鍋,會讓新的領位嘗試並做出正確的示範,以此建立有品牌標識的肢體語言。
熊喵來了火鍋創始人吳紅濤說,要確保執行到位,一般需要機制來拉動,同時也需要門店自檢、巡店等層級檢核標準,並保證人員持續把標準化動作做到位。
總結
不同風格、客群定位的火鍋店引客的路徑也不同,不能為了「討好」顧客而去做一些動作,反而讓品牌失去原本的個性。
正如探魚創始人王力加說的那樣,門店做什麼活動,不是營銷部說了算,而是顧客的痛點就是營銷活動的起點。
同樣,引客的重心應該是「客」,對客群的了解程度越高,引客的效果也就越好。